APP下载

有效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研究

2017-07-21许琼华

文教资料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

许琼华

(厦门工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 如何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从“量”到“质”的提升,是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重点。本研究分析制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相关因素,重点探索有效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各种渠道,并以厦门工学院的就业工作为实例进行阐述。厦门工学院出色的就业策略: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实行学历职业“双证书”制度,鼓励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大学是毕业生就业的预演场地,实现高质量就业需要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共同努力。

关键词: 高质量就业 就业路径 高校毕业生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历史新高,达795万。同时,大批的海归和之前没有成功就业的往届毕业生及技校生,预计2017年求职人数将达到千万級别,即近千万大学生参与竞争。“十二五”期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表示,未来5年应届高校毕业生规模每年会突破700万。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居高不下,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需要全社会共担的责任。纵观历年就业情况,各界人士工作重心多集中在数量,最突出的表现即就业率节节攀升。但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低之类的报道,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关系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安定,如何促进职业生涯和谐发展和提高就业质量,即从质量角度引导大学生实现就业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简言之,促进就业工作不仅要关注“量”的发展,更要重视“质”的提升。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质量就业是大学教育的神圣使命,是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根本命脉”。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人民盼望有更稳定的工作,更高质量的就业,即求职者拥有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由此可知,提高就业质量已成为各大高校和毕业生乃至全社会追求的主要目标。

那么,什么是“高质量就业”?其实,有关高质量就业的内涵,目前的研究并无统一、严格的定义。例如,孔小莉和吴同会的研究表明,高质量就业的标准是考取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跻身知名企业或是成功自主创业,抑或是进行深造,诸如考取硕士研究生、赴海外留学镀金等;齐小萍的研究主张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不可忽视企业雇主的满意度及求职者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刘善堂和成鹃则从宏观层面、学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收入情况、工作与专业的相关率等多个角度解读高质量就业。

尽管由于自我期待或需求的不同导致解读和定义高质量就业的形式或内容不尽相同,我们还是能归纳出所谓“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从社会层面上,法律政策能够保证就业机会均等、就业环境公平等;(2)用人单位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使劳动者对工作有较高满意度的就业环境(包括报酬、自我价值的实现感等);(3)劳动者本身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为企业和社会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了解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后,在目前就业压力背景下,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就业新形势、认清学生的新想法,研究、反思和探讨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新思路、新途径是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我们将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主要分析制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相关因素,并探索有效实现高效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各种渠道。具体我们通过搜集各大兄弟院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成功的案例,并借鉴各大高校的就业工作经验,从中挖掘不同类型院校的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途径最优选取的客观规律。另外,我们致力于提炼最适用于高校的有效方案,并由厦门工学院作为实验基地开展研究,希望为有效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研究成果添砖加瓦。

一、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

为了分析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我们首先要了解与就业质量、就业满意度相关的因素。石云生和田必琴以河北金融学院为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展开调查,认为职业吻合度、职业稳定性、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及职业归属感五个因素与就业质量或就业满意度紧密相关;然而,该研究主要是从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这个视角研究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

类似地,吴可立通过列举当前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就业质量不高的现象(如劳动报酬偏低、劳动时间长、职工流动性大、企业“重使用,轻培养”、就业歧视严重、社会保障缺乏等)指出,就业质量的提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将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幸福感;该研究则主要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解读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回答“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还面临的难题和挑战”时指出,尽管目前我国就业市场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但是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及国内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仍是目前制约高质量就业的主要因素,这是从宏观层面分析制约高质量就业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概括地说,我们认为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

(1)高校毕业生缺乏职业发展规划,“先就业后择业”等盲目从众现象严重。另外,反映人力资本水平的学历、知识和技能难以适应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要求,亟待提升,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者必须给予重视。

(2)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仍然较缓慢。新旧贸易保护主义的出现和存在,对我们扩大、稳定就业和促进高质量就业有不利影响。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症滋生和蔓延,这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降低。

(3)从社会层面讲,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就业机会均等及保障毕业生权益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相应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不够完善、法律法规尚不够健全。就业公共服务职能部门的服务职责尚不够明确,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毕业生在求职、了解就业形势等方面的需求。

二、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分析制约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因素,有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高校(特别是就业指导部门)不能仅仅将自己定位于教书育人或办理就业手续的角色上,而应积极拓宽职能范围,发挥好连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下面我们将以高校为角色中心讨论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1.职业指导

职业指导旨在运用科学的方法(心理咨询技术、生涯教练技术、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等),帮助大学生知悉自己的心理特点,了解职业环境,获取职业信息,进而学会做出决策,即根据自我特点和社会需求选择并获取最佳职业。制订生涯规划,从“入学教育”做起,这可以减少大学生四年生活的盲目性,同时职业指导帮助大学生在大一即对自己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生涯人物访谈等途径了解用人单位所需,有针对性地提升职业能力,为将来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2.畅通网络平台

要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首先必须保证毕业生对于就业信息的获取畅通无阻。传统的就业信息发布方式包括辅导员通知、同学相互告知等。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现今,通过学校、学院的就业指导中心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成了主要的传播方式。另外,借助新时期的网络媒体平台(如qq群、微博、微信等)发布共享就业信息、求职技巧、培训课程等与就业相关的资源成了现如今的年轻求职者们更热衷的交流方式。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应与时俱进,注重与毕业生在沟通方式方面的交流,保证就业网络的畅通,为毕业生搭建良好的就业平台。

3.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常规的校企合作包括举办校园宣讲会、招聘会等直接与就业挂钩的活动,这是大多数高校在毕业季节所开展的例行活动。学校可以进一步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例如,学校可以依托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邀请知名企业家、科技公司高管到学校开设讲座、短期培训课程等;还可以实施对口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企业家导师制”培养模式等。当前,很多中职类院校已经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对于综合性本科院校而言,这是值得探索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夯实学校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工作中,有利于学生在技能培养、职业定位及企业文化学习等方面的熏陶,减少他们日后求职时在求职技巧、对企业的心理预期上可能碰到的障碍。这有利于学校与企业在人才输送方面的无缝对接,保障高质量就业的渠道畅通。

4.搭建校友平台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校友(特别是优秀校友)是学校建设、保障就业的优质资源;搭建校友工作平台、保障校友与母校的沟通流畅,能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各大高校高度重视校友工作,针对校友联络设有专门工作人员,利用多种渠道,加强与校友的信息沟通、活动互动和研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校友支持母校的建设。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引领更多学弟学妹步入崭新的职场天地。

5.鼓励创新创业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的蓬勃涌动,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重要的就业渠道之一。然而,某些高校毕业生因知识水平、阅历、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难免会走更多的弯路。这就需要学校、社会和国家在多个层面给予具体帮助或政策上的支持。例如,学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培训、组织举办创业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时期便发力“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体验。地方政府可以设置专项经费、小额贷款、开设绿色通道等方式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成功的校友同样可以通过上述的校企合作和校友平台继续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帮助。

6.考研或出国留学

前面提到部分毕业生因自身资本水平所限,难以适应新时期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要求。这就需要部分毕业生通过考研或出国留学提升自身水平,使自己拥有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某些行业着实需要求职者具备深厚的专业造诣,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化训练才能胜任。

另外,通过考研或出国留学实现高质量就业可以部分缓解我国目前普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高端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当然,这个就业方向要求毕业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扎实,而且学生对于继续求学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三、厦门工学院打造高质量就业工程

为更好地促进就业,为毕业生服务,学校推行就业目标责任制,校长与各系的系主任签订就业责任状,明确各系主任为就业第一责任人,要求将就业责任直接落实到每一位辅导员身上,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每周给予通报,以此督促指导就业工作,同时设立多种奖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根据就业的实际需要,学校先后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职业指导教研室、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校友会、学生就业促进会等机构,健全的组织机构确保就业工作的有序运转。

厦门工学院创办十年,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理想。近三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7%以上,2016届的毕业生,签约率也与2015年同期持平,达到53.4%。还有部分学生考取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出国深造。高质量的就业成果,主要来自于有效的就业路径。

1.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学校坚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从大一开始,并且贯穿大学四年的理念。在课程建设方面,为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核心就业力,职业指导教研室主要承担全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两门公共必修课程的教学工作。课程致力于探索以下系列问题:怎么样喜欢上所学专业,并且将它发展成为终生的事业?如何让简历成功hold住HR的眼球?面试时如何不紧张,如何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从大一开始即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四的就业未雨绸缪,发掘潜能。与此同时,丰富完善自己的人生。好的人生,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任何人,不管家庭出身、天赋和学历如何,都可以通过修炼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打磨自己的价值观,找到自我实现的平台。莘莘学子在厦门工学院已然获得成长,并努力成长为自己的样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他们终将收获快乐、成就和幸福的人生。

2.开展丰富多彩的就业活动

学校先前以就业网、微博、报纸为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后又与时俱进,开通“厦门工学院大学生就业服务”微信公众号,宣传涵盖政策通知、就业创业指导文章等。另外,为推进毕业生积极就业,就业指导中心着重打造“就业文化节”的品牌活动,以“职有我行”现场招聘、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为主线,辅以简历制作讲座、面试技巧讲座、职场礼仪讲座、毕业生相关内容档案讲座、公务员备考辅导讲座、考研讲座等。同时,每年定期舉办教师职业指导论文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生涯人物访谈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就业氛围,有效提高毕业生的核心就业力。

3.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一方面,致力于开拓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为社会输送适合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坚持走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道路。目前,学校与包含中国移动厦门分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研发中心在内的上百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人才招聘、教学改革等方面发展深入合作。

4.实行学历职业“双证书”制度

学校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在毕业时取得至少两本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推行“双证书”制度,目的在于促使教学工作与职业岗位的需求更贴合,通过提早锤炼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在校期间便达到岗位的要求,从而增强核心就业力。学生毕业后若能持证上岗,在职场中办事方能游刃有余。

5.鼓勵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

在全球化的时代,“双创”是一场改革,同时带动大量就业。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在校生搭建创新创业展示交流平台,完善创业机制体制的同时,构建创业孵化体系。另外,学校修订完善培养方案,探索优化课程结构,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近年来,互联网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助推创新创业发展,毋庸置疑,“互联网+”开启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引擎。学校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竞技平台,致力于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服务等。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促使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具有深远的意义,除却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之外,也能更好地展示教育,服务社会。但高质量就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影响高质量就业的因素颇多,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只有达成共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实践有效的就业路径,方能开创就业市场的良好共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齐小萍.企业家导师制:高职院校高质量就业的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2]孔小莉,吴同会.高校奖学金激励与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为例[J].河南科技,2012(3).

[3]刘善堂,成鹃.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J].江苏高教,2014(1).

[4]石云生,田必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2).

[5]吴可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J].唯实-经济广角,2014(1).

基金项目: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会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立项课题。

猜你喜欢

高质量就业高校毕业生
推动实施高质量就业促进湖南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高质量就业统计指标权重的确定及实证分析
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