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老子》政治思想的特征

2017-07-19索南吉

卷宗 2017年13期
关键词:辩证思维政治思想老子

摘 要:政治思想是《老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睿智的、浓厚的政治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基于现实而提出的。批判性是老子政治思想得以建立的基础,自然无为是《老子》的基本政治理念,辩证性思维是《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思维方法。对《老子》一书反映的政治思想特征进行理解有利于更全面深刻的把握老子的思想。

关键词:《老子》;道;辩证思维;政治思想

1 批判性是老子政治思想建立的基础

批判是一种自我反思和辩证的扬弃,一般意指对于某事的客观的判断、分析和评估。批判的目的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目的,即在意识到长处时也不放过不足,在注意到优点时也不忽视缺点。批判性思维之所以提倡批判,就是为了重新构想、重新塑造以便能够做得更好。老子政治思想正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中建立起来的。

1、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建立在对当时现实社会批判的基础之上的。老子所处的时代,周天子的统治已经衰落,奴隶制社会已朝不保夕。春秋末年正直多事之秋,是我国社会从奴隶制过渡与转变到封建制的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矛盾与阶级斗争非常激烈。奴隶主国家之间的战争表现为诸侯王国之间相互兼并,倚强凌

弱,相互争雄称霸,历史上的“春秋五霸”就是这样形成的。

老子也是看到了春秋末年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互相征伐的社会现实才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运行模式。“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政治理想—“小国寡民”是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但却反映了《老子》对社会风气败坏和道德危机的忧心和不满,同时表达了人民渴望社会安定和谐,反对离乱的美好愿望。

2、对法制、礼治、仁、义、礼智等儒墨法学说的批判。在政治混乱、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春秋末年,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治国安民的主张,其中儒家推行仁、义、礼、智,墨家推崇兼爱、非攻,法家提出法治法术。但是,“道家”的创始者老子则推行顺应自然无为之道,提出与儒、墨、法家截然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主张,并对其他学派进行了批判。《老子·第38章》中重点论述了道、德、仁、义、礼的关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斃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里反映了《老子》反对儒家学说的鲜明立场。《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认为“上德”之人不自恃有德,所以真正有德,“下德”之人死守着形式上的德,所以没有真正的德。“上德”坚持“无为”,也不要为了什么去作为,“下德”坚持“有为”,而且总是轻浮躁动地什么都想去做。“上仁”者施人以自然的爱心但不求回报,“上义”之人虽然能处理各种关系,但总是带有自己的各种企图。“上礼”之人虽然精通礼仪制度并能执行立身处世之准则,但由于很少有人支持、理睬他,所以他就捋袖伸臂强制别人来遵尚礼。可见老子关于礼的态度与孔子截然对立。

2 自然无为是《老子》的基本政治理念

《老子》发现大自然什么都不做,万物却顺其自然的发展。于是《老子》开始思考是什么原因呢?又如何去解释这种现象?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链接自然与人世的是“道”,自然“无为”—道“无为”—圣人无为。“道” 人世中最高的法则。所以就不难解释《老子》的政治思想,集中反映在他提出“道”的概念和一条“无为而治”的路线。大家知道,就“道”的概念和“无为”的命题来说,这并不是老子本人的创造,是早在老子之前人们就已提出的。

《老子》的贡献在于它同社会实践相结合,赋予“道”和“无为”已新的含义,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而加以发挥。就原来的意义讲,“道”是道理,道路之意。“无为”仅仅是“无意为”和无所作为的意思。但是,在老子的思想里,“道”是作为最高哲学范畴去对待的,“道”是作为决定万事万物的本原去认识的。而且,“道”本身是“无为”的。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就是说,能够说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哲学意义上的“道”,只是一般的“道”。“道”只有同“无为”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道”,才是世界的本原。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37章》﹚在这里,老子将“道”同“无为”结合起来,同哲学范畴结合起来,认为“道”本身本来就是无为的,因此“道常无为”。但是,“无为”的作用是普遍的,所以“道”的“无为”又是“无不为”的。“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48章》﹚“无为”同时又是“无不为”,“无不为”也正是“有为”。老子把“无为”、“无不为”的理论同治理国家结合起来,那便是“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3章》﹚

从《老子》关于“道”和“无为”思想的出发点来看,是为了治理春秋末年的社会秩序,是为规范统治阶级的行为。同时,也是为统治阶级治理国家出谋划策的,是为了结束“不义之战”和约束统治阶级不正当行为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类社会毕竟不能等同于天地自然,也不能把自然的规律不加选择的搬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大自然无爱无增,万物在其间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社会是由一个个有生命、有情感的人构成的,人有思想、有是非、有爱憎。对于执政者而言,需谨慎把握。

3 辩证思维是《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思维方法

《老子》认为事物中存在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且一切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转化。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变化的动力来自事物内在的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政治思想中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辩证性思维是《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主要思维方式。

1、无为而无不为。我们从《老子》书中随处可以看到,“无”与“有”是相对而言的,“无为”与“有为”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从书中的论述来看,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社会的政治实践中,作为一种统治手段,“无为”是有为的更高明的表现形式。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2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第37章》﹚。“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老子·第57章》﹚。由这些警句式的哲理概括中可以发现,“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则无不为”,“无为则无不治”等等,生动的揭示出了“无为”与“有为”之间的辩证关系。《老子》书中关于“无为”与“有为”的辩证法,是对政治智慧的一种哲学概括,它揭示了君主南面之术中高明之处的实质:最高统治者应当是守道无为,循道而治天下,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每一个高明而巧妙的思维方法,几乎都是建立在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理解上。

2、柔弱胜刚强。《吕氏春秋·不二》中写道:“老聃贵柔。”的确,《老子》书中在柔、弱与刚、强的对比中,充分肯定了前者在发展中的作用。“柔弱胜刚强”便是《老子》政治思想中充满辩证法智慧的又一个重要结论。这个结论是“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思维方式的一个体现。《老子》一书中对水有独特精辟的论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老子·第43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之也。”水是世界上最弱的,也是最强的。最弱的一方往往能戰胜最强的一方。

3、不争而善胜。圣人总是“为而不争”,而这种“不争”却比“争”要高明,因为“不争”即遵循“道”之自然常理,即“天之道”,而“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第73章》﹚不争之争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第8章》﹚从政治上来说,“不争无尤”是一种很理想的行为方式。虽然不能马上表现出什么伟大的壮举,但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错误,带有一定的消极性。“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多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22章》﹚这里所说的“不争”的方式,表面是谦虚退让,实质是以退为进。一个君主如果懂得谦卑礼下,就能获得臣民的拥护。“不争”可以说是一种战胜对手的特殊手段,显示出《老子》政治思想的高明之处。

4、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有一句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无为而治”思想极为深刻而又生动形象的发挥。烹煎小鱼,要相当谨慎、小心,不可轻举妄动。这是一个小生活常识,同时也是一个治国的大道理,许多经验都表明,在治理一个大国的过程中,那些重大政策的出台、举措的实施,都要三思而后行,要十分稳妥,如若总是心血来潮,变来变去,其结果必然是百姓遭殃。

从这个以“烹小鲜”喻治国的大道理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老子》实际上认为对国家的治理,即对百姓的治理,要适度,不可无度。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我们要把事物的发展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

4 结语

综上所述,老子的政治思想处处透露出独特的政治智慧,作为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道”为老子的政治思想打定了基础,这显示出《老子 》的政治思想与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老子》的政治思想的特点是批判性、自然性、和辩证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基于现实而提出的。批判性是老子政治思想得以建立的基础,自然无为是《老子》的基本政治理念,辩证性思维是《老子》政治思想中的主要思维方法。这种辩证性思维内含着矛盾双方的多重关系,或许老子也未曾领略到自己的无意,却已经是高超政治智慧了。从《老子》政治思想的特征完全可以看出来,“无为而治”是贯穿始终的,不论是批判性、自然性还是辩证性,他们的核心内涵都是无为而治,它是《老子》政治思想要达到的最终和最理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鼓应注译:《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2]金涛:《老子·庄子全注全译典藏本》,外文出版社,2012年5月。

[3]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新星出版社 ,2005年11月。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

[5]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66年3月。

[6]周桂钿:《中国传统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3月。

[7]刘占虎:《《老子》政治思想的批判维度省思》,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第2期。

[8]吴士英:《论老子的治国韬略及其二重性》,黄河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马德邻:《论老子的政治哲学:一种作为政治学基础的形而上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

[10]白少华、蒋天道:《老子的政治面向:帝王政治学》,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

[11] 王国胜:《论先秦的社会治理思想与民风建设》, 湖北社会科学, 2011年第9期。

[12]王雪军:《老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历史根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期。

[13]宋慧昌:《论《老子》政治哲学的辩证性》,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

作者简介

索南吉(1988-),女,藏族,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2014级硕士研究生,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辩证思维政治思想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唯物辩证思维在《生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民族复兴视域下科技创新环境培育与优化
智者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