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巧妙“联姻”

2017-07-19刘豫红

教师·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最优化联姻语文教学

刘豫红

摘 要:运用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与之巧妙“联姻”,实现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的最优化,可以构建精彩的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但在“联姻”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效性,它需要我们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一种创造性理解和处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最优化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与传统信息渠道冲击和磨合的时代,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充分把传统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為我所用,达到网络资源共享,实现语文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但教学设计毕竟是纸上谈兵,它与教学实践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只有实现了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的最优化,才能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那如何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巧妙“联姻”,实现语文教学实践过程的最优化呢?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春雨润物细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当然,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应该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一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中侵略者大肆抢劫、毁灭圆明园这一部分内容时,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是怎么毁?

生:拿不走的就砸、摔、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只剩一片灰烬!

师:一天多少小时?三天三夜多少小时?一天多少分钟?三天三夜呢?4320个分钟是多少个半分钟?会烧掉些什么?

师: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需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比如“平湖秋月”只需几分钟。

放无声录像———大火焚烧圆明园的镜头半分钟。

师:这半分钟,感觉长吗?会烧掉些什么?

生:会烧掉许多精美的建筑物和画家、书法家的作品。

生:会烧掉许多华丽的丝绸和衣服。

生:会烧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珍奇异宝。

师:把这8640个半分钟加起来,想象一下,是在几万个教室这么大的地方同时燃烧8640个半分钟啊!

师:至此,圆明园所拥有的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学生读课文中的句子,将“有”换成“没有”。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以后,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什么也没有了。(老师慢慢擦黑板,只留课题。其余都擦去,稍留残迹。)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

生:是耻辱。

生:是中国人民的警示牌。

在这里,那一段无声录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所有珍宝化为灰烬,大火烧了三十秒。没有任何声响和音乐,学生的心缩得紧紧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然后老师在“有……也有”的板书中加上“没有了……也没有了……”的“没”字让学生读。这种强烈反差,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在这里,没有思想灌输,有的只是对文化的认识,对历史的反思,大火在熊熊燃烧、画面沉寂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从而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获得情感体验。

二、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探究——问渠哪得清如许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的教学,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体验的教学,也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经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因为有了信息技术以后,大千世界变“小”了,而课堂变成了广阔空间。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资源环境,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在这样的理想课堂中,信息技术既不仅仅是教师的演示工具,也不仅仅是学生漫无目的查资料,制作电子作品的单纯技术工具,而应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建构知识和创新的认知工具、探究工具。课堂教学的内容即是在使用这一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就是努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一次教学比赛中,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说一说、听一听、读一读、跳一跳、唱一唱、写一写等环节。在让学生欣赏四季美景的配乐朗读时,大屏幕上投出了“春天”的四行诗,伴随着朗读声,屏幕上飘下了朵朵鲜花,它们穿行在“字里行间”,仿佛在告诉学生:我是春天的使者;读到秋天时,屏幕上片片黄叶忽忽悠悠地落下来,似乎在说: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读到冬天时,六角形的雪花慢悠悠地飘下来,好像在暗示着孩子们:快来打雪仗、堆雪人吧。虽然这只是一些小小的点缀,但鲜花、黄叶、雪花是春天、秋天、冬天多么直观的象征啊,它们的出现,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学生们的思绪在美丽的四季里尽情徜徉……

在学生理解完诗歌内容后,老师播放了《春天在哪里》音乐碟片,让学生跳一跳,放松一下。本来这是一个常见的低年级课间休息活动,但教师没有让学生为休息而休息,而是精心选择了这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休息完后,教师说:“同学们,歌里面说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那么夏天、秋天、冬天在哪里呢?你们能不能模仿这首歌,结合课文编编歌词,唱一唱?”学生四人一组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编好后,他们摇头晃脑地唱起来,“夏天在那炎热的山林里,这里有金蝉呀,这里有荷花,还有哪呱呱叫的小青蛙。”“冬天在那西北风的嚎叫里,穿着红棉袄呀,戴着红手套,小朋友的脸儿也冻红了。”听课老师们愣了一愣,随即热烈地鼓起掌来。孩子们编得太好了!分析原因,那是因为孩子们通过CAI课件欣赏了四季美景,听了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他们都沉浸在了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审美场中,创新思维的闸门被打开,以至一个个都变成了小诗人。可见,在多媒体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审美情感后,学生创造美的潜力是多么的惊人!

三、深化学生的思维与方法——引得源头活水来

语文教师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尤其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月光曲》这篇课文老师们曾多次教过,很多老师都制作了课件。在学习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时,可能就是放放《月光曲》的音乐,营造一种情境让学生欣赏。那么这一资源的引用仍然停留在创设情境、激发情感这一浅层次上。如何通过运用课件资源,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目的?曾读过一个案例,深受启发。

《月光曲》教学片段:播放优美的《月光曲》,老师提出要求:贝多芬借着清幽的月光弹起了钢琴。作者用语言文字把音乐的画面表现了出来。请你轻声朗读课文,试着找出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画面,并试着起名字。

“海上升明月 月在云中行 月照雪浪花(月下浪花涌)”

师:贝多芬的钢琴曲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里。可是你们知道吗?美好的音乐都是饱含音乐家充沛的情感的。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語言。贝多芬通过音乐要向穷兄妹俩倾吐什么呢?请同学们听音乐看画面,乘着音乐的翅膀尽情地想像,然后以“亲爱的盲姑娘,你听到 (看到)了吗?”为开头写一段话。

生:亲爱的盲姑娘,你听到了吗?这是我献给你的音乐。你虽然生活贫穷,却酷爱音乐,让我十分感动。今天,我要为你单独弹奏。因为美好的音乐应该属于一切热爱它的人。

生:亲爱的盲姑娘,你看到了吗?你看到月光下的大海了吗?你一定能看到,因为你是那么的热爱音乐,你能从琴声中判断出是我在弹曲子,你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多么强啊。那就让音乐带给你更多的陶醉吧!

生:亲爱的盲姑娘,你看到了吗?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在这一案例中,老师将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通过听音乐,想画面,起名字,让学生充分感悟语言文字,为学生思维放飞搭建了桥梁,然后让学生听音乐,看画面说出贝多芬的心声。这个设计尤为巧妙,在这里,老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音乐,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景象,从而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当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进入到音乐所渲染的氛围中后,学生心中油然升起对音乐的热爱,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对贝多芬的敬重。以至于他们觉得自己变成了贝多芬,那带有鲜明个人独特感悟的语言喷涌而出。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在声音、图画的刺激下,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在说的过程中,思维互相碰撞,产生了许多绚丽的火花。

四、落实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一堂优质的多媒体技术语文课,往往具有如下特征:它一定是语文味儿很浓的,或情感熏陶,或诵读品味,或质疑思辩,或言传笔谈,其乐融融;教师一定是设计独到,不落窠臼,巧设问题,创意浓浓;学生的自主意识一定是强的,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研究,实践交流;多媒体技术手段与语文学科一定是结合巧妙的,文画同现,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基础落实。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现在有一种错误倾向,老师一味地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多元反应,不敢教方法讲基础,这是轻工具重人文的表现。语文教师应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该讲解时大胆讲,该练习时充分练,该引导时巧点拨。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海底世界》一课时,学生对“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一句还不太理解,尤其对其中“巴”字的含义不太明白。教师要求学生上网查阅资料,他们了解了贝类有吸附在被吸物体上的本领,接着又让学生去专题学习网页中的“海底模拟厅”,观看了贝壳吸附在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的动画演示,对贝类的这一特殊的活动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兴致极高,就连平时对语文缺乏兴趣的同学也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他们边查阅边交流、讨论,此时有学生回答说“巴”的意思就是“粘”,就好象是用双面胶贴在船底一样。我立刻引导孩子们比较:能把课文中的“巴”换成“贴”吗?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学生通过仔细读课文,品析这两个动词,感觉到“巴”这个词里含有“紧紧地吸附”的意思,而且还有“主动吸附”的感觉,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在带领学生直观地了解贝类的活动方式后,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较好地进行了感悟语言的训练。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姜湾小学)

猜你喜欢

最优化联姻语文教学
非遗,与互联网“联姻”
珍菌堂联姻富迪
当文化联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