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2017-07-19郭波陈斌秀

教师·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

郭波++陈斌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那么,应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呢?

一、创设阅读情境,引发阅读冲动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感丰富的阅读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阅读情境之中,引发学生的阅读冲动,有效地进行阅读。

1. 激疑引趣

在教学新课时,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读完课题后,教师便要激疑,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让学生立即集中精力阅读课文,主动带着问题去探究。如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①从题目的内容质疑:“我的老师”指的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上课精彩吗?关心学生吗?②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质疑: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讲了老师哪些事?③从课文的写作技巧方面质疑:从题目的中心词“老师”知道文章是写人的文章,主要人物是“老师”,那么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表现老师的特点的?

2. 设疑诱趣

如《变色龙》一文,为了能使学生顺利掌握文章的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问题:①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是怎样的?(善变) ②“善变”的特征有哪些?③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却是不变的,那是什么呢?④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等等。这样诱发了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去阅读课文,自觉地从课文内容中寻找答案,主动地去解決问题。

3. 设境生趣

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教《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首先播放电视剧《水浒传》中的一些画面:知道了“梁山多勇夫”,接着就问学生,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不,他们的计谋同样叫人拍案叫绝。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油然而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手段有很多,教师要因材施教,多创设机会,去唤起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其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营造探究氛围,体验探究乐趣

愉悦的氛围是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催化剂,能刺激学生大脑,把贮藏在大脑中的知识闸门打开,使学生产生回忆、想象、联想,将其思维由潜伏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促进思维的发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时,给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并能获得成功。如学习《羚羊木雕》一课时,“父母是否应该干涉孩子的交友行为?孩子又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这般举动?”等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并通过辩论的形式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三、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自主学习习惯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知识的积累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首先,教师应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积极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广泛涉猎各类读物,从而开阔视野,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学完《杨修之死》一课,当学生还沉浸在杨修被杀,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之时,我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同学们,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把《三国演义》读完,它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启迪与思考。接着给学生推荐明清四大古典小说等。其次,教师应传授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在整篇文章的阅读中,教师应从读、问、思、注、写五个方面指导学生:读——要求学生在遇到生字新词时多查字典,自行解决;问——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思——阅读时要认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注——圈注重点词语、句子,品味文章语言的表现手法;写——写阅读之后的感受、体会及存在的疑惑等。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精读、略读、浏览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感悟的过程。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形成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实现个性化的阅读,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启发探究思维,提高探究效率

思维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为此,教师可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探究情境,拓展探究空间,拓宽探究视野,去启发学生探究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长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者写父亲买橘子时,用了“蹒跚”一词。但学生不理解“蹒跚”这个词。教师运用多媒体演播了父亲爬铁道买橘子的片段,那一幕幕艰难的攀爬买橘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这“蹒跚”一词不仅写出了老境颓唐、半生惨淡的父亲对儿子厚重的爱,也表现了儿子对父亲一生坎坷困顿的怜悯及未能尽责尽孝的愧疚。它不仅准确地描写了人物的形体动作,而且更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体验,为文章“淡淡的哀愁”气氛添了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促使学生在心目中勾画出一个“蹒跚”而行、老境颓唐的父亲形象,再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引起学生情感的激荡。至此,对“蹒跚”一词在文中应有之义有了真切的感受与理解。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所占比重较大,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强。而文学作品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它寓形象、意境于模糊观念之中。模糊观念带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却比明晰的观念更有表现力,它的表现力体现在不同读者可以通过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来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因此,阅读教学绝不能拘泥于文字,还必须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形象理解。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沧海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的美景,接着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感受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借助多媒体能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进入到阅读教学的最佳境界。

五、有效引导批注阅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批注阅读就是指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课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的一种读书方式。

批注阅读一般应放在一课之前,即所谓的“先学后教”。让学生自己去品读、批注,他们就会以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进入文本,用正确的态度去鉴赏作品。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知识、情感、智慧感悟文本的内涵,领会语言文字中所流淌出的美好而复杂的感情,获得独特的审美阅读感受。他们或用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喜爱,或用凝重的语句阐述自己的思考,或用率真的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字里行间无不渗透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从而提高学生文学鉴赏的能力。而常规的阅读课,都是学生读教师指定的文章,回答教师预设的问题或文后的问题,常常会有一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学生的个性特长很难发挥,想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免有些一厢情愿。学生只是粗读了一遍课文,还处于浅尝辄止的状态,就被要求进入交流环节,结果往往是没有几个学生能说出什么。很多时候,学生还要受到统一阅读教材的限制,受到教科书编者的“提示”,受到语文教师的“点拨”,等等,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独立判断,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学生的依赖性。而在批注阅读过程中,学生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想怎么批注、爱怎么批注都由自己。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充分获得富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审美体验和独特理解,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获得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品位的提升。

这样,学生不断地通过批注式阅读训练,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批注式阅读中找到了读书的乐趣,形成了独立的思想,拥有了自主的精神。

六、评价甘甜成果,提高阅读品味,体验阅读快乐

为使学生拥有健康的阅读心理,教师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定期让学生汇报阶段性阅读的成果,从而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长久性和实效性,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促进他们共同提高。

1. 确定课外阅读任务

根据学情给每个学生开列必读篇目,制订好阅读计划,端正阅读方向,保证课外阅读的健康性,进而提高阅读的品味;定期检查督促,确保课外活动的有效开展。

2. 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

阅读成长记录袋中装有阅读记录卡、总结每一个学生在某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记录卡等不同种类的卡片,教师可以通过记录卡掌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了解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和阅读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等。教师还可以通过记录卡来评价学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3. 建立阅读考评机制

每月及时总结和评价阅读成绩,形式是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和字数;检查评比阅读卡片、读书笔记的数量和质量;举行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在教室的学习专栏内展览优秀阅读卡片、笔记;表彰课外阅读先进分子,等等。这样,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有效地激励学生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阅读氛围,学会阅读方法,提高自主阅读习惯,既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探究思維,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也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强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学会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湖南省新田县石羊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