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凸显语用教学过程,回归语文教育本真

2017-07-19胡洁

教师·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课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胡洁

在21世纪的当下,国家提出教育应回到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来。学校课程改革改变了当下教育的生态,引领了新时代教学风暴。热闹之中也应冷思考,教育改革之路到底在何方?语文课堂改革的最终方向在哪里?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认为中学语文的教育改革还是应该凸显语用教学过程,让语文回归教育本真,回归到语文教学的始发目标,以培养学生阅读为抓手,重视课堂,重视语用积累,真正让语文学科回归本真之路。

一、语文教育应重视学生的阅读,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原始积累

学习语文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储备,而且,课内课外联动式的阅读习惯显得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博览群书,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天长日久,自然会慢慢积累写作的素材,产生写作的欲望。因为读的书越多,学生写作起来也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勤读书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引经据典,内容充实,而且有深度。杜甫诗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积累多样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走进作者丰富的精神世界,获取更丰富的文章意境,从而能真正读懂作者,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读书贵在坚持,如果每天都给学生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会是一个惊人的數字,大大提升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准确运用个性化语言、艺术地表达独特认识和真实情感的能力。

二、重视语文课堂常规教学,凸显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性功能

真正好的教学效果应当从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去评价,既要看到结果,也要了解过程。有时候,听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觉得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讲,应该也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可是当真正按照这种思路去上课时,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我们并没有学到别人优质课的精髓,一味追求表面化的效果,特别是并没有注重教学过程的细节以及背后的匠心考虑,仅仅满足形似而非神似。我们比较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教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这样自然就达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备课。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时首先不仅仅要深钻教材,把握好重难点,更重要的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心理状态和学习基础水平,以便把控教学难易程度和进度。然后是备教法,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再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同时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层次、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方法是讲授式还是探究式、使用多媒体教学好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好,等等。

三、做好“读一读、议一议、讲一讲”,让语文素养在语文课堂落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可见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应特别强调在语言实践中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而所有这些都应该立足语文课堂来达成。当然,语文课堂可以不确定用时、不拘泥应用完整、不规定教学顺序。“读”就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读书,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议”就是倡导学生自觉议论,主动探究问题,是师生就教学中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展开讨论,其本质是对话,是学生相异构想的充分暴露;“讲”即是讲解、解惑,可由教师讲,也可由学生讲,变“一言堂”为“群言堂”,目的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和习惯,更多是让学生的“潜意识”显现,这既是课堂的议论,又是学生语用知识和能力的自我建构。

四、科学设计课外作业,有效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效果

语言文字的习得需要语言材料的反复刺激与强化,课内是主干课程和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课外的自主研修是必不可少的,而课外作业是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对课内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手段。对学生来说,通过作业,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作业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对于教师来说,科学布置和实施家庭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及时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发现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弱点,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重要的依据。

真正有经验和智慧型教师应保持一种清醒的判断,一部分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实际还是没有真正领会到知识的内涵。此时,语文教师如何测评?又怎么处理?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在作业中去寻找问题,找到新的方法有效化解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教科书,细心研究学生,并不断地总结思考。唯有如此,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才会越来越高。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