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问课改的逻辑起点

2017-07-19唐作明

教师·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理念学校课程

唐作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回顾课改历程,尽管每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使课程和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课改的现状是被动多于主动,形式多于内容,理论多于实践,还有很多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依然传统,很多校长和教师面对课改依然不愿改、不会改、不敢改。因此,要想让学校自觉自愿地进行课改,首先校长和教师要明白下面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课改?课改为了什么?课改要改什么?怎么样课改?我们不妨把这些问题称为“课改之问”。追问“课改之问”,本人认为只有也只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就是“以人为本”。

一、为什么要课改

反思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尽管国家很重视,社会很关注,成果有很多,进步也不少,但我们同时也感觉到了基础教育还有很多的困难与困惑、压力与迷茫,甚至于感觉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偏离了理想。虽然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都关注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没有真正地指向“人”,而是指向了“分”,学校教育没有真正实现“育人”目标,而是实现了“育分”目标。当学校在面对全体学生的时候,关注的却是少数优秀的学生,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的“升学”。“以知识为本”“以分数为本”“以升学为本”的学校教育随处可见。因此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改就是必然。

二、课改为了什么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课改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贯穿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课改的灵魂。也就是说,课改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和“人的发展”。即课改必须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应该包括教师。课改不仅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方法,我们更要让课改成为教师实现个人专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幸福的最佳途径。

三、课改怎么改

“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使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要以关注人的个性发展为本,要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以人为本”,重点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课改要让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本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人的需求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前三个层次的需求,学生基本可以得到满足,当前基础教育中学生最欠缺的是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比奖励更有效。”课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为学生的自我展现提供机会。而学生的课堂展示恰恰能很好地满足学生自我展现的需要,更是激发兴趣、激活学生和激活课堂的最好方式。因此,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的展示和展示教师,更应该是学生的展示和展示学生。

2. 课改要让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教育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选择、自我负责、自由创造提供良好的服务和环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地位、任务、价值及作用,从而使学生积极投入智力和精力,努力学习和创造,使他们形成爱学习、爱动脑、会学习、会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把学生的自主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使他们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下自由生长和发展。

3. 课改要让教育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本。不同的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如果我们采用同一种教育模式教所有的学生,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好像是公平的教育,但实际上是非常不公平的。只有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那么,什么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教育。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只改变“教”和“学”方式是不够的,仅靠课堂教学改革还很难解决,还要改变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在学习内容上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学校要大量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各种活动,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层次与课程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教师要尊重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强调自主学习,要实施个性化、开放式的教學,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4. 课改要让教育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以人为本”,强调了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强调了课程要有利于培养每个学生的良好品德;强调了课程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育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关键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课改一定要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课改要让教育找回校长、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的幸福!课改也应努力使我们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校长、教师和学生快乐工作和幸福生活的需要。

愿教师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理念学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学校推介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