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收低留桩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18王鸿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季稻省工永定区

王鸿林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福建龙岩364100)

机收低留桩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王鸿林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农业局,福建龙岩364100)

再生稻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机插、机收再生稻更是突出了省工这一优势。2016年在龙岩市永定区建立了13 hm2的中浙优8号机收再生稻示范片,头季稻机收后再将稻桩平割,留桩高度5~10 cm,再生季每667m2产量达369.5 kg。中浙优8号低留桩的再生稻有效穗适中,穗粒数多,全田熟期基本一致,产量较高。

中浙优8号;机收再生稻;留桩高度;栽培技术

再生稻是将水稻收割后再生栽培,获取两季产量的栽培模式,具有省工、省种、低成本、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机收再生稻更是突出了省工这一优势。为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总量稳定增加,提高种粮效益,近年来龙岩市永定区把再生稻生产作为粮食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经试验示范筛选出具有“再生能力高、产量高”特性的中浙优8号作机收低留桩再生稻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良好效益。2016年在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上北村建立了13 hm2的中浙优8号机收再生稻示范片,采用种好头季稻,机收低留桩等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经测产验收头季稻和再生季每667m2产量分别达631.8 kg和369.5 kg。

1 选好品种是关键

再生稻栽培成败的关键是品种选择,应选用产量高、再生力强、抗倒伏强、生育期适中、优质高产的品种。经多年试验示范,中浙优8号具有再生力高、抗倒性较强、生育期适中、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龙岩市永定区作再生稻栽培品种示范推广。2016年湖雷镇上北村的中浙优8号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头季稻和再生季每667m2产量分别为631.8 kg和369.5 kg,两季合计1 001.3 kg(表1)。再生稻表现有效穗适中,穗粒数多的特点。

2 适时播种,调节生育期

低留桩再生稻生育期较长,要通过调节播种期,尽量使再生稻的抽穗期处于最佳光温条件下,保证再生稻安全齐穗。根据永定区温光资源和具体的天气预报,抓住播种的有利时机,冷头浸种,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要求中迟熟组合在3月下旬前播种,切莫迟播,导致再生季减产或失收。4月上中旬机械插秧。头季稻安排在8月上中旬收割,再生季9月下旬前 齐穗,11月上中旬收割。使再生季成熟期与烟后稻等大面积一季晚稻成熟期基本吻合,避免再生稻遭受鸟、鼠集中危害。2016年湖雷镇上北村中浙优8号示范片3月28日播种,4月15日插秧,8月12日收获,头季稻全生育期137 d,再生季9月28日齐穗,11月10日成熟收获,全生育期90 d,两季合计227 d(表2)。

表1 中浙优8号再生稻经济性状表现

表2 中浙优8号再生稻生育期表现

3 工厂化暗室育秧

3.1 育秧基质配制

将水稻育秧基质与育秧土以1∶1体积比例混合配制成水稻机插育秧基质。育秧用土以黄泥土为最佳。配制前土壤要风干,破碎,土壤颗粒直径小于5 mm,无杂质。以每个秧盘3~4 kg准备育秧基质母剂与当地育秧土。

3.2 浸种、消毒、

按每盘播70 g种子,每667m2插20盘准备种子。经过浸种、消毒,清水淘洗干净后催芽至露白,摊开晾干至谷粒表面无水层,谷不粘手就可播种。大田面积较大时,要根据插秧能力分批播种。

3.3 机械播种流程

放硬盘→播底土→洒水(必需浇透)→播种→覆土→取盘送温室大棚叠盘堆码。

3.4 暗化处理

温室育秧棚的内、外遮阳网全部盖上,将空秧盘倒扣于叠盘堆码的秧盘上,再将叠盘堆码的秧盘用黑膜包裹遮盖,实行暗处理,待根芽出齐后移置于秧田。

4 培育壮秧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配制育秧基质的当地育秧土肥力差,当秧苗叶色转淡时需要施肥,每667m2用水稻测土配方专用肥10 kg冲水泼施。1叶1心期每667m2用15%多效唑200 g对水50 kg喷雾,控制秧苗徒长。插秧前3 d施送嫁药并排干沟中水,以方便起秧运秧,秧龄18 d左右。

5 采用畦厢式栽培

畦厢式栽培有利于排除田间渍水,增加土壤通透性,改良根际环境,增强水稻根系活力;改善田间水热状况,田间小气候,减轻病、虫、草害;同时边行优势明显,温光条件好,能促进再生芽萌发,稻桩萌芽均匀,提高再生苗再生力和成苗率。对田面宽超过5 m的田块采用畦厢式栽培,畦面宽2.5 m,沟宽0.3 m,沟深0.25 m。基肥在开沟起垄后施在畦面上,然后耙入泥中,使土肥混溶。畦要做到畦面平整,沟深面平。

6 机插适度密植

再生稻双季要获高产,头季稻必须要有合理的群体结构。头季稻增加密度,虽可提高再生稻基本苗数,但丛成穗率较低,穗粒数较少,且易发生病虫害,降低再生力。合理密植,能增大个体生长空间,有利于产生更多分蘖,青枝蜡秆,再生力强,丛有效穗多,穗粒数多,产量高。机插株行距30 cm×20 cm,每667m2栽 1.11万丛。

7 科学肥水管理,适施促芽肥和壮苗肥

7.1 科学施肥

采 用 测 土 配 方 施 肥,N∶P2O5∶K2O为1∶0.31∶0.77,每667m2施纯氮11 kg。头季稻每667m2施水稻测土配方专用肥(N、P2O5、K2O含量为13∶4∶10)85 kg。施肥策略是足氮适磷增钾,攻前稳中补后。采取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的施肥方法。既要攻蘖争穗,又要保穗争粒,还得保粒争重。施肥技术是重施基肥(60%)促稳长,早施分蘖肥(30%)促早发,巧施穗粒肥(10%)促大穗,促结实。

7.2 湿润灌溉

水分管理坚持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的原则,改串灌漫灌为好气灌溉,以促进根系活力,植株健壮,保证再生稻的肥水吸收。水管上做到插后畦面浅水返青促分蘖;够苗排水烤田,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孕穗、抽穗扬花期保持沟间有水;灌浆期干湿交替,以利养根、保叶、促青枝蜡秆。收割后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应保持浅水层。

7.3 适施促芽肥和壮苗肥

施促芽肥和壮苗肥是再生季能否高产的保证。促芽肥早施比晚施效果好,但要结合看田看苗,对长势差的提早施,长势过旺的应迟施、少施。低留桩少施,高留桩多施,一般在头季稻齐穗后15~20 d每667m2施尿素10~15 kg。收割后及时施用壮苗肥,一般在割后5~7 d内,每667m2施尿素15~20 kg,氯化钾10 kg。壮苗肥施用不能太迟,否则将延缓再生苗的发生,有效穗数减少。

8 割前重晒田

头季机收再生稻应确保在收割前5~7 d及时开沟排干田间渍水,使表土干裂硬实,利于收割机下田作业,防止田间土壤水分过多、收割机过度碾压翻转稻桩。无法排干水的田块不宜采用机收。

9 适时机收二次低留桩

永定区温光资源较充足,只要确保在9月下旬齐穗,就不会受寒流影响而导致减产或失收。低留桩再生稻有效穗适中,穗粒数较多,低留桩能使机收时遭碾压的稻桩和没有受碾压的稻桩再生苗成熟期基本一致,是夺取机收再生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头季稻九黄以上成熟时就可以开始抢晴收割。机收收割完后及时用割草机(或禾镰)将稻桩按留桩高度定为5~10 cm再次割低、割平,头季稻早收割留桩矮些,迟收割留桩高些。桩口要求平整,全田桩高一致,这样再生苗才整齐一致,熟期一致,产量高,斜割易伤再生芽,且生长不整齐,熟期不一致。

10 清理稻桩,灌跑马水

头季稻机收时应将稻草粉碎,收割后,将田间稻草清理于稻桩行间,禁止稻草覆盖于稻桩上,同时应清理田间杂草。稻草还田能提升稻田有机质,培肥地力,抑制田间杂草生长,能增加再生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头季稻收割后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开沟防渍水。出苗时,保持浅水层。

11 化学调控

在再生季破口齐穗期,每667m2用赤霉素2 g、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300 g,对水50 kg喷雾,可促进基部低节位分蘖的穗颈抽长,克服包颈,提高全田植株整齐度,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12 病虫害统防统治

再生稻头季稻病虫害防治是再生稻高产稳产的关键。病虫危害不仅造成头季稻减产,而且影响到再生芽的萌发和再生率的提高,危害严重的稻田导致再生稻绝收。病虫害统防统治具有防治效果好,农药施用量少,省工等优势。宜组织机防队采用机动喷雾器、无人机进行防治。头季稻应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再生季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瘟病、稻曲病。对症下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孕穗期稻飞虱百丛虫口达1 500头以上的田块,应列为防治对象田,每667m2用80%烯啶.吡蚜酮10~15 g,或25%吡蚜酮40 mL加20%异丙威100 g对水50 kg喷射;防治稻瘟病每667m2用75%三环唑30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稻纵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和幼虫发生期,每667m2采用1.8%阿维菌素10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纹枯病每667m2采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爱苗)20 mL对水50 kg喷射。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孕穗期、破口期每667m2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15~20 mL或43%戊唑醇40 mL对水50 kg喷雾。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Ratoon Rice Mechanized Harvest with Low Stubble

WANG Hong-lin
(Agricultural Bureau of Yongding District, Longyan, Fujian364100)

Rice ratoon cropping has the advantage of saving labor and seeds, low production inputs, fully using resources of light and heat.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and harvesting in ratoon cropping highlight the character of labor saving further. In 2016, 13 hm2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plot of Zhongzheyou8hao was established in Yongding District, the main-rice harvested by machine with a stubble height of 5~10cm, and the ratoon crop rice showed moderate panicle productivity, more spikelets number per panicle, united maturity and high yield reached 369.5kg per 667 m2.

Zhongzheyou8hao; ratoon-crop with mechanized harvest; stubble heigh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511.048

B

1008 - 9799(2017)02 - 0011 - 03

2017 - 04 - 05

王鸿林(1975 - ),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mail:wanghl1215@163.com)

猜你喜欢

季稻省工永定区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探析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社前村天后宫山门舞楼
一种简易的农业节水灌溉水袋设计
头季稻与再生稻稻米品质比较试验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技厅省工信委黑龙江省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
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成本效益分析
永宁 永定区退休医生坚持16年为边远乡村群众送医送药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抓关键技术夺再生稻高产
省工棉2号最佳种植密度及最适施肥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