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2017-07-18赖先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浦城县再生稻机收

赖先洪

(福建省浦城县农业局,福建浦城353400)

·栽培技术·

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赖先洪

(福建省浦城县农业局,福建浦城353400)

以甬优2640为材料,开展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再生季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甬优2640在浦城县作机收再生稻,其再生季每667m2的最佳纯N施用水平为13 kg,具体施肥方法是保根促芽肥每667m2施尿素13.3 kg,壮苗肥施尿素15 kg。

再生稻;施氮水平;机收;再生季;产量

近年来,机收再生稻以其省工、省力、节本增收、高效的优势,有效解决了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季节性劳力紧缺及头季稻人工收割成本高等因素而影响再生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浦城县农业局于2016年开展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不同施氮水平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试验,以探索机收再生稻再生季最佳氮肥施用水平,为浦城县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安排在浦城县莲塘镇山桥村窑子头畈。试验田土质为壤土,地力中等,排灌方便。

1.2 供试品种

供试品种为甬优2640,系由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适合机收、生育期适中、再生力强、抗倒抗寒的杂交水稻品种。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施N(纯N)水平(表1)。为便于机械操作,试验田选择在机耕道边,并根据收割机割幅设计试验小区宽度为4 m,每个处理(小区)面积含小田埂200 m2,小区随机排列,不设重复,试验地四周设保护行,小田埂与保护行用地膜包裹,避免肥水串流。

表1 机收再生稻再生季不同施氮水平

1.4 试验方法

2016年3月17日播种,育秧方式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机插基质软盘育秧,前期不施肥,移栽前5 d每667m2施尿素5 kg作为送嫁肥,促使移栽后返青快。4月27日插秧,秧龄42 d。株行距18 cm×30 cm,每667m2插1.235万丛,丛插2~3粒谷,基本苗5万。

头季稻统一施肥,每667m2施纯N 11.6 kg,N∶P2O5∶K2O为1∶0.36∶0.73。

再生季氮肥按处理施用,保根促芽肥施用时间为头季齐穗后20 d;壮苗肥施用时间为头季收割后2 d,同时各处理每667m2加施氯化钾10 kg。

科学管水,湿润灌溉,头季稻够苗及时烤田,收割前10 d进行二次烤田,做到收割时不陷轮,减轻对稻桩的机械伤害,割后2 d复水。头季采用机械收割,留桩高度统一为10 cm。病虫害实行统防统治,重点做好稻飞虱和纹枯病的防治工作。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氮水平对生育期的影响

头季稻3月17日播种,8月12日成熟,头季8月12日收割,全生育期148 d。再生季8月15日出苗,随施N水平增加,各处理再生季生育期随着延长。其中,处理N0于10月29日成熟,再生季全生育期75 d,为最短;N5处理于11月14日成熟,再生季全生育期91 d,为最长;N4、N5处理由于生育期过长,受到不同程度寒害,其中N5处理受寒害较重(表2)。

表2 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生育期的影响

2.2 不同施氮水平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施氮水平对再生季的经济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效穗:随氮肥施肥量增加而增加,N0处理的有效穗最低,每667m2仅为9.07万,N5处理的有效穗最高,每667m2为20.09万。

穗粒数:各处理间差异不大。其中,N1处理的穗粒数最高,为69.5粒;N5处理由于偏N,后期萌发的小苗成穗较多,穗粒数受到一定影响,仅为64.6粒,为最低。

结实率:N2处理的结实率最高,为87.5%;N5处理由于受寒害,包颈较重,结实率偏低,仅为78.9%。

千粒重:各处理间差异不大,N2、N4处理的千粒重都是25.8 g,为最高;N1处理的千粒重最低,为25.3 g。

2.3 不同施氮水平对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施N的各个处理均比无N区(CK)显著增产。随着施N量的增加,再生季产量逐渐提高,当每667m2施N量达13 kg时(N3处理),产量为最高,每667m2达271.4 kg,比无N区(CK)增产146.7%,此后随着施N量的进一步增加,产量逐渐下降。可见,甬优2640在建阳区作机收再生稻种植,其再生季每667m2的最佳施N量为13 kg。

3 小结

生产实践中再生稻头季机收适宜低留稻桩,而低留桩再生稻以倒4、5节位分蘖成穗为主,与高桩再生稻以倒2、3节位分蘖相比,抽穗期推迟,生育期延长[3],需要解决如何促进低节位再生苗早生快发与保证高产所需穗数的问题,有研究表明合理施用氮肥可以有效腋芽萌发成穗,提早施用促蘖肥,在再生季有效分蘖临界期(头季收获后18 d)前后施用穗肥和粒肥,显著增加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产量[4]。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再生季产量增加,随氮肥增加呈现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产量最高值出现在每667m2纯N施用量为13 kg的处理。从产量构成看,再生季有效穗数较对照增加,且随施N水平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施N水平增加而减少,且施氮量超过N3处理后较对照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产量由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构成,研究表明再生季产量主要决定于有效穗数[5]。本实验有效穗数与再生季产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当纯N施用量超过15 kg时,虽然有效穗数继续增加,产量开始降低,因为由于氮素过多,群体通风透光差,光合产物向籽粒转运减少,有效穗数增加不能有效弥补穗粒数较少对产量造成的损失[6];氮素过多还会延长再生稻生育期,本实验施N处理生育期较对增加3~16 d,氮肥越多,生育期越长,后期再生季受到寒害,产量下降,氮肥利用率降低[7]。综合考虑氮肥的产量效应,甬优2640在浦城县作机收再生稻,其再生季每667m2的最佳纯施用水平为13 kg,具体施肥方法是保根促芽肥每667m2施尿素13.3 kg,壮苗肥施尿素为15kg。

表3 不同施氮水平对机收再生稻再生季的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 杨东,陈鸿飞,卓传营,等.头季不同施氮方式对再生稻生理生化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643-646.

[2]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等.再生稻促芽肥高效施用量与头季稻齐穗期库源结构关系[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33-837.

[3] 俞道标,赵雅静,黄顽春,等.低桩机割再生稻生育特性和氮肥施用技术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12,27(5):485-490.

[4] 俞道标,张燕,赵雅静,等.低桩机割再生氮肥施用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6):210-214.[5] 杨惠杰,郑景生,姜照伟.再生稻超高产库的结构特征[J].福建农业学报,2005,20(2):65-68.

[6] 李木英,石庆华,王涛.谭雪明种植密度对双季超级稻群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杂交水稻,2009,24(2):72-77.

[7]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等.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3,18(1):50-55.

Effect of Nitrogen Rate on Grain Production of Machine-harvested Ratoon-rice

LAI Xian-hong
(Agricultural Bureau of Pucheng, Pucheng,Fujian 353400)

Yongyou2640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s on growth duration, economic traits and yield of ratoon-crop season with a machine-harvested main-ric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amount of nitrogen rate was 13kg per 667m2in ratoon season, the method of urea applying was 13.3kg per 667m2for axillary buds germination and15kg per 667m2for ratoon tillers growth.

ratoon rice; nitrogen rates; machine-harvesting; ratoon-crop season; yield

S511.048;S143.1

B

1008 - 9799(2017)02 - 0008 - 03

2017 - 06 - 01

赖先洪(1963 - ),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mail:956656034@qq.com)

猜你喜欢

浦城县再生稻机收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主动靠前 发挥优势——浦城县老促会助推革命遗址保护
浦城县人社局实地核查获市级拟资助优秀创业项目
一个老红军的初心——浦城县古楼乡石村原党支部书记张宝兰追记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