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手术径路对于鼻中隔偏曲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7-07-18郭清华彭梅君

重庆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偏曲鼻甲鼻中隔

邵 华,郭清华,彭梅君

(大理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云南大理 671000)

·经验交流·

两种不同手术径路对于鼻中隔偏曲治疗的临床研究

邵 华1,郭清华2,彭梅君2

(大理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于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分别行鼻中隔成形术(NSS)和鼻中隔矫正术(SRO)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鼻内镜检查情况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所有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结果 NSS组治愈57例(90.5%),好转4例( 6.3%),无效2例( 3.2%),总有效率为96.8%,无效率为3.2%;SRO组治愈47例(82.4%),好转5例(8.8%),无效5例( 8.8%),总有效率为91.2%,无效率为8.8%。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前及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SS及SRO径路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腔病变情况。

鼻中隔偏曲;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效果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为20%~50%[1]。它的病因主要为鼻外伤、发育异常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头痛、鼻出血等。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方式,常用术式主要包括鼻中隔次全切除术、典型黏膜下切除术、改良黏膜下切除术和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成形术等[2-4]。本文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分别行鼻中隔成形术(NSS)和鼻中隔矫正术(SRO)治疗的鼻中隔偏曲患者,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鼻腔的改善情况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分别行NSS和SRO治疗的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男65例,女55例;平均年龄36.7岁;高位偏曲30例,C型偏曲40例,S型偏曲30例,棘突或嵴突20例;同时伴有中鼻甲或下鼻甲肥大97例,伴有慢性鼻-鼻窦炎72例。纳入标准:(1)籍贯、出生与成长地均为大理州;(2)有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3)上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4)术前鼻内镜检查发现有鼻中隔偏曲。排除标准:(1)近1个月内有局部或全身急性感染;(2)既往有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史;(3)既往有糖尿病、严重免疫缺陷病史。根据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NSS组和SRO组。NSS组63例,男33例,女30例,18~20岁1例,>20~30岁10例,>30~40岁33例,>40~50岁13例,>50岁6例;SRO组57例,男32例,女25例,18~20岁2例,>20~30岁12例,>30~40岁29例,>40~50岁10例,>50岁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评估方法 参照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版)[5]提供的方法采用10分制视觉模拟量表(VAS) 进行主观症状(鼻塞、头痛、流鼻血及流脓涕)评估。利用鼻内镜检查进行客观评估。术前及术后第12个月由本科室的同一位耳鼻喉专家对患者进行以上内容的独立评价;对所有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门诊随访。

1.2.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的手术由同一位耳鼻喉科专家在局部麻醉下完成。NSS组:消毒、铺巾、麻醉,在鼻中隔前方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开黏膜,分离切口侧软骨膜及骨膜,切除偏曲部分的鼻中隔软骨及骨,尽量保留鼻中隔不偏曲侧的软骨及骨。对于伴有鼻窦炎的患者给予纠正,伴有鼻甲肥大等影响鼻腔通气的病变给予适当修整;SRO组:消毒、铺巾、麻醉,在鼻中隔前方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切开黏膜,分离双侧软骨膜及骨膜,切除偏曲部分的鼻中隔软骨及骨。同时纠正影响鼻腔通气的鼻窦及鼻甲病变。

1.2.3 术后处理 术毕,切口处缝合2针,术腔用膨胀海绵和抗菌药物纱条填塞;同时行鼻窦开放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静脉应用抗菌药物3 d,术后48 h抽出鼻腔填塞物,并给予清理术腔。术后4~5 d出院,出院嘱患者10~14 d后返院复查,给予拆除中隔前端缝线,清理术腔。

1.2.4 术后判断标准 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鼻中隔矫正较满意、鼻腔通气可,为治愈;术后症状获得改善、鼻中隔稍偏曲、但鼻腔通气可,为好转;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鼻中隔偏曲、漂移或穿孔、鼻梁塌陷、鼻腔通气差,为无效。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性别分布差异性分析采用R×C表资料的χ2检验,年龄分布差异性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前先对样本进行Levene′s方差齐性检验,术前及术后各组的VAS评分及鼻内镜检查评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术前术后差异性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术后对于治疗效果评定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术前的主要临床症状 术前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鼻塞、头痛、流鼻血及流脓涕。术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者术前的鼻内镜及CT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及CT检查,内镜下所有患者均可见鼻中隔呈不同程度的偏曲,并伴有下鼻甲肥大或窦口鼻道复合体(OMC)解剖异常(中鼻甲肥大、中鼻甲反向偏曲、钩突肥大或反向偏曲等);CT可见偏曲侧或双侧鼻窦炎。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术后12个月疗效评估结果 NSS组治愈57例(90.5%),好转4例(6.3%),无效2例(3.2%),SRO组治愈47例(82.4%),好转5例(8.8%),无效5例(8.8%)。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结果(n)

2.4 主观症状的VAS评分结果 NSS组和SRO组术后VAS平均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分)

2.5 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NSS组有2例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并发症发生率为3.2%;SRO组有2例发生鼻中隔与下鼻甲粘连,2例发生轻度鼻梁塌陷,1例发生鼻中隔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8.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

3 讨 论

鼻中隔偏曲是多种病因所致的鼻中隔偏离正中线,引起患者出现各种临床不适症状,给患者工作及生活带来相应不适的一种疾病[6]。它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鼻塞、鼻出血等,长期不予治疗可能会诱发中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慢性鼻-鼻窦炎等疾病,导致患者出现耳鸣、耳闷、流脓涕等不适症状。其治疗主要依靠手术纠正偏曲部分的骨质,从而改善鼻腔的通气[7]。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Killian术式,但因该术式可视视野有限,对鼻腔的损伤较大,而且对于病变的纠正不够理想,现在已逐渐被淘汰[8];后来又提出了显微镜下鼻中隔成形术,较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它的视野较清,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9];自从鼻内镜应用到耳鼻喉的手术以来,已广泛用到鼻中隔偏曲的治疗上;它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可清楚地观察术腔情况,对于病变的清除较理想,而且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可有效地改善鼻腔通气情况;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它可以明显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

纳入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多数患者(90/120,75.0%)同时伴有下鼻甲肥大,部分患者(62/120,51.7%)伴有OMC解剖异常;一半以上(72/120,60.0%)的患者同时伴有慢性鼻-鼻窦炎。说明鼻中隔偏曲可能与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有一定关系,长期的鼻中隔偏曲导致偏曲对侧的下鼻甲、中鼻甲及钩突等代偿性肥大,影响鼻窦的引流,继发出现该侧引流受阻的鼻窦出现慢性鼻-鼻窦炎,这与国内的相关报道相符[11-12]。

两组患者的术前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鼻内镜及CT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排除这些因素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NSS组治愈57例(90.5%),好转4例(6.3%),无效2例(3.2%);总有效率为96.8%,无效率为3.2%;SRO组治愈47例(82.4%),好转5例(8.8%),无效5例(8.8%);总有效率为91.2%,无效率为8.8%。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NSS和SRO径路对于鼻中隔偏曲的治疗有效率无差异。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获得了改善。说明两种术式都能改善鼻腔通气,缓解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两组患者术后的鼻内镜检查并发症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对于鼻腔的改善情况相似。各组术前及术后的主观症状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改善鼻腔病变。但笔者认为NSS更优于SRO径路,其优点在于:(1)NSS保留较为完整的鼻中隔支架,而松解的软骨片仍黏附于一侧未分离的具有血供的软骨膜;(2)NSS保留鼻中隔支架较为完整避免了双侧鼻腔填塞凡士林纱条,术后较为舒适;(3)NSS鼻中隔支架的较为完整避免了鼻中隔因呼吸气流而产生的扇动;(4)NSS手术创伤较小,故术中疼痛及出血相应减少,更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但对于一些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患者,需要行鼻中隔矫正去除较多的软骨和骨质才能达到矫正鼻中隔的目的[13]。综上所述NSS这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上适用于大部分鼻中隔患者,更值得推广。

[1]古庆家,李静娴,樊建刚,等.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0(2):173-175.

[2]孙开,王文博,宋志超,等.鼻内镜下保留鼻中隔软骨的鼻中隔矫正术[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11):1215-1216.

[3]Yildirim G,Cingi C,Kaya E.Septal stapier use during septum surgert [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2013,270(3):939-943.

[4]臧洪瑞,韩德民,周兵,等.鼻腔扩容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10):537-540.

[5]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4):73-74.

[6]浦诗磊,余洪猛.二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2):1037-1038.

[7]王英力,吴彦桥.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术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耳鼻 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4):790-791.

[8] 张春雨.内镜下三线减张法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矫正鼻中隔偏曲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12):655.

[9]陈永禄.不同术式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39-40.

[10]周丰,涂海螺,张耀明,等.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05例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12(4):237-238.

[11]Banglawala SM,Gill M,Sommer DD,et al.Isnasal packing necessary after septoplasty A meta-anallysis[J].Int Forum Allergy Rhinol,2013,3(5):418-424.

[12]丁小军,邓建华,谷李欣.鼻腔扩容术68例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5):2464-2465.

[13]周丰,涂海螺,张耀明,等.鼻内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05例疗效对照观察[J].中国眼耳鼻喉杂志,2012,12(4):237-238.

10.3969/j.issn.1671-8348.2017.16.028

云南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资助项目(2010CD124)。作者简介:邵华(1975-),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鼻科学的研究。

R459.2

B

1671-8348(2017)16-2253-03

2017-02-10

2017-04-14)

猜你喜欢

偏曲鼻甲鼻中隔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两种鼻腔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对比性探究
慢性肥厚性鼻炎采用下鼻甲粘膜下切除术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对比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音乐干预对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疼痛的影响
鼻中隔矫正术后采用鼻中隔褥式缝合的疗效观察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中鼻甲的处理
中鼻甲的处理在鼻内窦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Medpor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修复单侧唇裂鼻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