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例高危妊娠的发病率调查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2017-07-18余丽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孕产早产户籍

余丽纯

·经验交流·

64例高危妊娠的发病率调查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余丽纯

目的 研究高危妊娠的发病率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64例产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原因与高危妊娠发病率的关系, 根据高危评分分为观察组(20例, 评分≥10分)和对照组(44例,评分<10分)。对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高危妊娠发病率与年龄、学历及户籍、孕产史、孕检次数相关。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5%, 高于对照组的27%;自然分娩率为20%, 低于对照组的5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窒息、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临床上应该加强患者定期检查, 了解胎儿生长情况, 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提高妊娠结局。

高危妊娠;危险因素;妊娠结局

高危妊娠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是指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病理因素的致病因素, 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严重者甚至会引起难产, 威胁母婴健康[1]。文献报道显示:高危妊娠影响因素相对较多, 且对于伴有急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及不良因素等有关, 导致胎儿发生早产、死亡等不良后果增加了新生儿围生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同时, 高危妊娠还与地理因素、经济及孕产期检查等有关。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导致高危妊娠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 导致胎儿宫内生长缓慢、早产等风险上升, 对产妇、母婴健康产生明显的影响。为了研究高危妊娠的发病率情况及其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的影响, 选取2013年1~5月收治的6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收治的64例产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产妇年龄最小20岁, 最大45岁, 平均年龄(26.2±7.4)岁。将高危评分≥10分设为观察组(20例),评分<10分设为对照组(44例)。

1. 2 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产妇进行调查。本次共发放64份问卷调查, 回收64份, 回收率为100.0%。本课题开始前由医院筛选精明能干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培训;调查过程中病情较重者可以让家属代写;文化程度较低者,可以让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准确填写。

1. 3 观察指标 分析高危妊娠发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及户籍、孕产史、孕检次数的关系。观察两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自然分娩率及阴道助产率)。比较两组新生儿结局(早产、窒息、巨大儿)。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高危妊娠发病率与年龄、学历及户籍、孕产史、孕检次数的关系 ①年龄:>30岁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为62.5% (40/64), 明显高于≤30岁年龄产妇的37.5%(24/64)。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发病率为60.9%(39/64), 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发病为23.4%(15/64), 大专以上发病率为15.6%(10/64);初中及以下学历高危妊娠发病率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学历产妇。③户籍:农村户籍高危妊娠发病43例(67.2%), 城市户籍发病21例(32.8%), 农村户籍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户籍。④孕产史:初产妇高危妊娠发病20例(31.3%),经产妇高危妊娠发病44例(68.8%);经产妇高危妊娠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初产妇。⑤孕检次数:孕检次数<8次的发病40例(62.5%), 孕检次数≥8次的高危妊娠发病24例(37.5%);孕检次数<8次的高危妊娠发病率明显高于孕检次数≥8次的产妇。

2. 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率为65%, 高于对照组的27%;自然分娩为20%, 低于对照组的5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观察组早产、窒息、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n(%)]

表2 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n(%)]

3 讨论

高危妊娠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 其诱因相对较多, 发病后容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早产、难产,增加围生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高危妊娠产妇围生儿的病死率显著高于健康产妇, 高危妊娠产妇子女的体格发生异常、生活困难的比例均高于健康产妇[3-5]。本研究中, 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 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 由此看出: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会存在明显的影响。同时, 高危妊娠本身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包括:产妇孕产史、产前检查次数等因素。为了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 应加强产妇相关知识宣传教育, 让产妇对高危妊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降低高危妊娠发病率[6]。高危妊娠发病率的调查:①年龄:>30岁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为62.5%(40/64), 明显高于≤30岁年龄产妇的37.5%(24/64)。②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学历发病率为60.9%(39/64), 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发病为23.4%(15/64), 大专以上发病率为15.6%(10/64);初中及以下学历高危妊娠发病率显著高于高中及以上学历产妇。③户籍:农村户籍高危妊娠发病43例(67.2%), 城市户籍发病21例(32.8%), 农村户籍产妇高危妊娠发病率显著高于城市户籍。④孕产史:初产妇高危妊娠发病20例(31.3%), 经产妇高危妊娠发病44例(68.8%);经产妇高危妊娠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初产妇。⑤孕检次数:孕检次数:孕检次数<8次的发病40例(62.5%), 孕检次数≥8次的高危妊娠发病24例(37.5%);孕检次数<8次的高危妊娠发病率明显高于孕检次数≥8次的产妇。

高危妊娠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妇及围生儿的发病与死亡, 而围生儿的体质健康、产妇的生殖健康, 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7]。所以, 医疗保健机构应该结合不同妊娠阶段高危因素的分布特点, 根据自身设备和医疗水平加强产妇管理, 叮嘱产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 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8-11]。同时, 医院还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及时帮助产妇建立早孕建卡, 对高危妊娠产妇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定期叮嘱其进行筛查, 保证每次孕检均进行高危妊娠评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积极做好由高危妊娠向中、底危妊娠的转化工作[12-16]。做好定期的产后访视, 以便及早发现和识别高危新生儿, 进行重点监护, 并积极防治产后并发症[17-20]。本研究中, 观察组早产、窒息、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高危妊娠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 临床上应该加强患者定期检查, 了解胎儿生长情况, 对于出现异常患者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提高妊娠结局。

[1] Petrocca F, Visone R, Onelli MR, et al. E2Fl-regulated microRNAs imair TGFb-Dependentent cell-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in gastric cancer. Cancer Cell, 2013, 13(3):272-286.

[2] 徐香芬. 永康市高危孕产妇监测情况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2):184-185.

[3] 闫庆霜. 319 例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社区医学杂志, 2013, 6(9):79-80.

[4] 万蕴华, 刘丽红, 江白玲, 等. 680例高危孕妇的筛查与系统管理分析. 中国当代医药, 2015, 10(19):421-427.

[5] 梁升连, 葛海艳, 褚志平, 等. 重度产后出血232例相关因素分析.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3, 7(22):325-327.

[6] 李志敏, 陈玲. 细致化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产前分娩自我效能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14):271-272.

[7] 刘光萍. 前置胎盘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健康之路, 2013, 12(3):34-35.

[8] 万波, 王莹, 赵烨, 等. 中山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防治措施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24):3705-3707.

[9] 李红, 武加利, 何香芹, 等. 彩色和能量多普勒超声对高危妊娠胎盘绒毛动脉的血流监测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4):111-112.

[10] 何宝翠. 施甸县2007~2011年5333例高危妊娠管理分析. 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4(2):457-458.

[11] 廖红萍. 社区1124例高危孕妇管理及结局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19):244-246.

[12] 冯艳丽. 对高危孕妇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分析.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 5(9):89-90.

[13] 刘会玲, 钟菁芸. 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早期结局的临床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3(7):238-239.

[14] 姚建琴. 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关系研究.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4(4):102-103.

[15] 杨阳. 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关系研究. 医药前沿, 2015, 5(12):169-170.

[16] 李云. 高危孕妇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分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19):16.

[17] 胡红英, 刘秀芳, 蓝淑英. 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早期结局的影响研究.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3):57-58.

[18] 黄冬梅. 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早期结局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 2016, 36(1):21-23.

[19] 邱翠芳. 产妇高危妊娠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早期结局的临床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61-62.

[20] 刘红梅. 社区高危妊娠孕妇的管理及新生儿结局分析. 新疆医学, 2016(12):1535-1537.

Survey of incidence of high risk pregnancy in 64 cas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regnancy outcome


YU Li-chu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Shanwei City People’s Hospital, Shanwei 5166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cidence of high risk pregnancy in 64 case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regnancy outcome. Methods A total of 64 maternal women were survey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reasons and incidence of high risk pregnancy, and they were divided by high risk scor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10 points) and control group (44 cases, <10 points). Comparative analysis were made on delivery way, neonatal outcomes in two groups. Results Incidence of high risk pregnancy was correlated with age, education background, census register, pregnancy history and pregnancy test tim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cesarean section rate as 65% than 2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lower spontaneous labor rate as 20% than 55%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incidence of premature delivery, asphyxia and fetal macrosomia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High risk pregnancy increases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of maternal and child. Clinical patients should be regularly checked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of the fetus, and abnormal patients should immediat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tervene, so as to improve pregnancy outcomes.

High risk pregnancy; Risk factors; Pregnancy outcome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105

2017-03-27]

516600 汕尾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孕产早产户籍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征婚信息
热议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
孕产·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