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强化实施对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实践效果

2017-07-18罗哈娜李艳华孙惠平岑韶红黄金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2期
关键词:换药预防性手术室

罗哈娜 李艳华 孙惠平 岑韶红 黄金妹

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强化实施对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实践效果

罗哈娜 李艳华 孙惠平 岑韶红 黄金妹

目的 探讨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中强化实施对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实践效果。方法 200例择期开腹手术患者, 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各100例。干预组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切口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68.00%高于常规组的52.00%,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0% 低于常规组的1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 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强化实施可有效提高术后切口愈合质量, 预防手术切口感染, 具有显著临床实施价值。

手术室;预防性护理;切口感染

切口感染为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 影响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较多, 其中手术室为导致患者切口感染主要原因[1-3]。手术室为严格无菌环境,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切口暴露时间长, 如手术室有感染致病因素, 则术后切口感染风险可急剧升高[4]。加强手术护理干预管理, 对手术患者强化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 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手术室行择期开腹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信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 每组100例。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护理和研究;排除术前合并有严重感染、免疫功能障碍患者;排除生命体征不稳定, 术后转入ICU患者。干预组中男56例, 女44例;年龄18~79岁, 平均年龄(45.2±12.3)岁;胃肠外科手术30例, 肝胆外科手术20例,胸心外科手术12例, 骨科手术28例, 妇科手术10例。常规组中男52例, 女48例;年龄19~78岁, 平均年龄(45.6±11.5)岁;胃肠外科手术28例, 肝胆外科手术21例, 胸心外科手术10例,骨科手术29例, 妇科手术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 根据手术安排完成术前访视, 提前准备手术需要的器械、药物, 合理安排接台手术,提前准备完成手术室, 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干预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①强化手术室护理人员消毒、无菌观念:定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 对于考核不合格者再培训, 合格后才能上岗。成立手术护理督查小组, 不定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 对于护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无菌观念不强、消毒不严格者进行必要处罚。②术前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切口皮肤实施强化消毒, 于术前访视过程中完成。如患者皮肤有毛发, 先剔除毛发, 用肥皂水清洗干净, 并注意观察患者切口破皮部位是否合并刮痕、破损、疼痛等, 针对性予以处理。③手术室强化预防护理:严格检测手术室空气及器械中细菌、颗粒含量, 对于不达标空气质量及时予以消毒处理, 直到合格后再进行手术;手术室医护人员需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规范洗手、穿衣, 限制手术室手术人员和护理人员进出手术室次数。④术后强化预防护理:术后换药应在换药室进行, 换药室需由紫外线长期消毒, 由医师完成,护士协助, 换药使用单一换药包, 换药前应先严格洗手消毒,严格无菌操作, 规范消毒, 换药使用敷料应绝对无菌, 换药后敷料应固定良好, 对废弃医疗废物应严格丢弃于医疗垃圾袋中统一处理。两组患者护理和随访直到切口完全愈合。

1. 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和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参考外科学手术切口愈合评定标准[5], 分为甲级、乙级、丙级愈合。甲级愈合:术后切厚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愈合良好;乙级愈合:术后切口存在红肿热痛感染征象, 但未化脓;丙级愈合:术后切口发生化脓, 需敞开切口引流。将丙级愈合归为切口感染范畴。②护理满意度:护理结束后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 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方法、护理态度等6项内容, 共60分, 0~35分为不满意, 36~47分为满意, 48~60分为非常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患者切口甲级愈合率为68.00%高于常规组的52.00%, 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0% 低于常规组的12.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3.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n(%)]

3 讨论

手术后切口感染为外科手术中常见并发症之一, 为影响手术疗效、患者预后重要危险因素, 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影响[6,7]。本次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强化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 与常规护理相比较得出预防性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常规组, 且丙级愈合、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护理干预强化在手术室中实施, 重点对患者术前皮肤清洁、手术室环境和消毒及术后患者换药进行预防干预, 将可能引起患者切口感染危险因素降低到最小, 提高切口感染预防效果, 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协助提高手术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8-10]。本次研究另得出,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手术强化实施, 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干预, 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 降低切口感染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具有显著临床实施价值。

[1] 王伟红.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9):786-789.

[2] 李燕, 沈玉英. 优化护理在预防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3):479-480.

[3] 孟宪惠, 左志刚, 宋德刚, 等. 手术室导致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 18(4):327-328.

[4] 闫海波, 张梅花. 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5):136-137.

[5] 臧玮娜. 手术室强化护理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当代护士:综合版旬刊, 2016(10):109-110.

[6] 王丽霞, 邵丽萍.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研究.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16):143.

[7] 黄欢, 樊智娟, 张俐玲. 手术室护理对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及相关性探讨. 首都医药, 2014(22):92.

[8] 徐永勤, 徐颖, 黄丽华.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 西部医学, 2014, 26(10):1405-1407.

[9] 李燕, 沈玉英. 优化护理在预防门诊手术室切口感染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15, 22(3):479-480.

[10] 吴亚敏. 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患者的手术室因素分析及其护理措施探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A01):347-3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2.093

2017-04-05]

529200 台山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猜你喜欢

换药预防性手术室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