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优化路径思考

2017-07-17吴雄栋

财会学习 2017年13期
关键词: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吴雄栋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强,八项规定的出台、治理小金库和打击假发票的专项活动的开展,国家渐渐的认识到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所发挥的显著的影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和评价。本文主要是对内控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具体实施的时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优化路径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的定义就是,一些单位部门为了使得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如,制定、实施、执行,使得其进行经济活动时的风险大大的降低,并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在具体进行工作时包含了一些具体的流程。在这个基础之上并且将国家的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各个内部控制体系得以完善还要对与此有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催促,保证很好的执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建设环境不够完善

整个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根基就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环境,主要涉及内控意识、组织机构,还有人力资源管理。首先是内控意识淡薄。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单位决策层单纯注重单位业绩和内部事业的发展,将内部控制职能自身散发的光彩和优点给忽视了,个别单位甚至还认为内部控制与他们没有关系那是是内控部门需要做的工作,单纯依靠内控部门或业务部门完成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

其次是组织结构不完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没有实施内部控制单位领导负责制,没有设立单独的内部控制部门还有将作为领头的内部控制部门确立好,进而使得内部控制工作协调组织好。有些单位单纯依靠内部控制负责部门单打独斗,未能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和专业人员的作用。第三内部控制监督流于形式。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往往通过党委会议或办公会的方式来进行集体决策,既当决策者又当监督者,这样就会使得监督不到位,不能使监督机构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最后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未能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根据专业能力进行合理分工,未能加强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未能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

(二)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不健全

首先,没有设置合理的内部监督机构。其次,内部监督机构设置不合理,这就会使得监管工作的力度不够,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最后没有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缺少了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就相当于缺少了一只臂膀,仅仅依靠内部监督是完全不够的,并且还会导致许多内控工作无法得到好的监督,而使得信息不透明。

(三)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未建立

在行政单位中,由于忽视了对风险的认识,所以一些领导往往不会对风险进行防控,这就给单位造成一些隐患,并且不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还有一些单位没有风险评估的能力,所以也就经常忽视风险调控,这就会导致腐败和徇私舞蔽。

(四)预算控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

一些行政单位预算控制体系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虽然他们制定出基本的预算方案,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经常落实不到位。其预算的执行能力非常弱。还有就是没有很好的进行规范的管理,在一些行政单位中,资产只有购买的时候才核算,平时的管理、使用、调拨和报废都没有专人负责。

(五)内部控制信息沟通不畅通

由于滞后的信息使得行政单位内部成员之间沟通不流畅,这样就导致了有的问题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产生严重的后果。还有就是,在行政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沟通系统,这样就使得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在进行交流时在传递信息时不完整不准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阻碍了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还使得办事效率大大的降低。

三、优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中有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存在,针对问题,提出下面的建议。

第一,树立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首先需要做的是将内部控制工作这一重要性认识清楚,要认识到它存在的必要性,于是乎我们想要让行政单位内部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内部控制环境体系必须得到完善,并且使得行政单位内部等部门权责明确,其办事效率必须得到大大的提高。不仅要使得行政内部单位的办事效率提高,同时还要注重行政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各项素质,必须要求他们时刻有服务的意识,还有较高的专业能力,这样就可以在无形中推动内部控制环境的良好发展。对于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良好的作风,针对其行为制定各种制度;2.要建立完善的有效率的工作体系;3.积极的创建比较好的文化氛围,使得文化建设工作更好 。

第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首先,需要通过进行竞争来选拔人才,针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岗位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使得那些有能力的、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人才发挥起作用,从而也使得行政单位的队伍更加强大。通过竞争的方式来选拔优秀的人才,使得那些有能力的、知识水平比较高的人才发挥起作用。其次要针对各岗位人员做好培训工作,既要全员培训又要突出重点。重点培养对象是领导干部,培训重要内容是专业的业务能力。要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考核,根据其考核的结果来对他们的工资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第三,建立岗位职任制,健全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首先,为了高效率的使行政管理体制良好的运行,要调整和改进组织结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得其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使得信息的沟通速度得到提高,而在网上进行行政其速率也比较高。其次,使得各个岗位责任得到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还有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并且针对其具体的职能制定相关的标准。使得其工作顺利有效的完成。再使得工作能够高效的完成,要对其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完成。还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并结合其他的一些考核制度,要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自觉性进行强化。通过聘请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对单位进行审计,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第四,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将内部控制的针对性进行有效的提高

想要使得行政单位的行政成本得到控制和减少,必须高度重视行政单位的风险,现在行政单位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外部环境,等影响较多,所以我们需要增强风险意识。做好各种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有针对性的处理和应对工作。并建立相关的风险评估制度。

具体做法有,首先要提高其风险的意识,行政单位要给,所有的工作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工作,使他们意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并且高度重视起来,这样就会使得风险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其次,针对风险点进行收集,行政单位要针对经常出现的风险点,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以避免下一次再次出现。最后,在应对风险时,要提高其这种能力。只有具备了其应对风险的这种能力,才能使得风险得到有效的防范,从而使得具体的工作得到顺利的进行。

第五,强化全面预算模式,严格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预算管理在各个部门的作用不言而喻,它在整个经济活动的过程中穿梭着。作为重要的依据存在。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全面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要将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好,得以健全,如编制、审批、执行等等。将定期清查机制和资产日常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起来,并采取一定的相关举措,使得资产得以保证其安全性。

第六,加快信息化建设,建立内部控制报告制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社会,信息是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桥梁,要将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完善好,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单位本身具体的情况,将信息内部公开具体的程序、方式、内容确立好。要切实根据国家要求将单位三公经费、年度经费预算和年度经济决算在网上公开公示。并将本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及时报送有关监管

部门。

参考文献: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2.

[2]徐国强.内部控制实证研究[M].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郑素芬.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与审计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0.

(作者单位: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

猜你喜欢

行政单位事业单位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浅析行政相对人在依法行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行政不作为的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