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平县杂粮产业调研报告

2017-07-15赵辉

新农业 2017年6期
关键词:建平县建平杂粮

赵辉

建平县地处“镰刀湾区”,属于玉米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近几年杂粮产业发展迅猛,种植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杂粮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但杂粮产业的发展已到瓶颈,如何突破现有的种植格局,打造地域品牌优势,是杂粮产业发展壮大必须要面对的严峻问题。

1发展现状

1.1杂粮分布集中,品种齐全

建平杂粮主要分布在以朱碌科镇、建平镇、奎德素镇和喀喇沁镇等为中心的中东部乡镇,这些乡镇土地面积大、交通便利、海拔地势高,适合杂粮生长、加工和销售,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作用。全县杂粮共有十几个品种,主要有谷子、高梁、向日葵、黍子、芝麻、荞麦、薏米及各种豆类等。

1.2杂粮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全县目前有杂粮加工购销户1000多家,投资超过500万元的企业30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建平小米”“建平红小豆”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提升了建平杂粮产业的档次和知名度。

1.3杂粮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建平县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是辽宁省政府确定的“有机杂粮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2发展优势及劣势

2.1发展优势

建平地处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半农半牧丘陵地区,全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平均气温7.6℃,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短,空气通透性好,病虫害轻,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平均在10~12克/公斤,这种土壤能够使杂粮品质突出、营养丰富、口感纯正。近些年,农业部门密切同各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地膜覆盖、机械穴播、膜下滴灌、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生物农药防治、农业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已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杂粮逐渐实现了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

2.2发展劣势

目前建平土地仍是实行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老百姓单打独斗,一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应用,部分老百姓对一些高科技不接受、不认可、不使用,使杂粮在种植上不能实现集中连片,没有规模,形成了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瓶颈。目前建平没有专门研究杂粮产业发展的科研机构,也未形成自己的品牌,限制了杂粮产业的发展。

3发展建议

实行“政府引导、部门推动、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县政府成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各相關部门积极参与和配合,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形成合力抓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土地流转,实现农业共营,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方式,也是深化杂粮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实现农业共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签订订单,避免老百姓种出作物无销路,造成积压。建议建平的杂粮加工企业,组建建平县杂粮商业协会,制定完善的章程和制度,共同商议全县杂粮产业发展的方向、市场及科技引进等。围绕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包装检测,进行有机绿色认证,引进精深加工,不断塑造良好的品牌权威和市场形象。以品牌推动产业发展,以品牌引领结构调整。

猜你喜欢

建平县建平杂粮
杂粮粉到底能不能吃?
细粮VS杂粮
建平县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对策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The Effect of Grammar Teaching on Writing in China
杂粮小镇之歌
建平县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分析
浅谈建平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