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门饰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体现

2017-07-15吴晗杨程程李玮奇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等级制度明清时期

吴晗 杨程程 李玮奇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等级制度,是当朝者为确保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和完善的体系,蕴含了中华民族对“礼”的深刻体会。文章从等级制度最明显的明清时期出发,探索门饰文化中等级制度的体现。

关键词:明清时期;门饰文化;等级制度

一、引言

古代中国,帝王往往会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层级制度来维护统治地位,保障社会道德秩序。从明代开始,建筑层级制度被皇族有意扩大,明确规定除皇室建筑外不允许私自在建筑上使用龙、凤、太阳、月亮等纹样。而这种状况在清代又有所补充,清代皇室对建筑群落每个部分间的相互关系都更为关心和确定,建筑群落的外形更为固定。

在中国传统古代建筑中,建筑构件之一的门不仅具有通行和御敌的实用功能,其象征意义和风水学功能也都十分丰富。在中国古代礼仪观念影响下,门的组件和装饰都受到了建筑等级制度的约束,无处不渗透着等级制度下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

二、门饰的种类与功能

(一)门环装饰

明清时期,家族院落的府门或者宫城的城门等对外开合的门扇的中央位置有着呈对称形的一对铜质兽头或圆钉,上挂圆型铜环——门环。门环原本是一种实用功能型物件,能够起到拉门和叩门的作用,而随着时代变迁,门环又被人赋予装饰功能和玄学功能。如象征吉祥如意的“如意门环”以及谐音“鹿鹤”的象征寿比天齐的“六合门环”(图1)。

(二)门铺装饰

门铺,又称“铺首”,实质上是门环的底座部分,有了它铺首衔环才能组成一个完成整的门环(图2)。作为门环的一部分,铺首同样具有实用功能、装饰功能和玄学功能。铺首能够将门环牢牢固定在门板上,并能够通过与门环的碰撞发出鸣响来提醒来客。早期门铺大都为饕餮纹饰,而后发展为虎、龟、蛇、师等兽首造型,外形凶猛威严,代表着安全和坚固。同时,凶恶的兽面犹如门神一般用威严喝退厄运,具有驱鬼祛邪的玄学功能。

(三)门钉装饰

门钉原本是门的结构件,数块门板层叠拼成一块时,用钉进行固定,因为顶帽露在外面十分影响美观,所以将顶帽设计成泡头的形状,而后慢慢演变成今天的门钉。一排排整齐排列的门钉使得大门显得更加坚固、牢靠。同样,除了装饰功能外,门钉在一些风俗活动中又被赋予了玄学功能——“摸一摸,有病祛病,无病得子”,蕴含着生殖崇拜观念祈求人丁兴旺的意义。

(四)门楣装饰

门楣,即门框上方的横向方木,不单单有着支撑门架构的作用,而且还能保持门户稳定性。同时门楣也是大多数门匾的悬挂之处。门楣是能反映时代、民族文化的艺术装饰构件,门有类似但门楣却少有雷同,不同院落其门楣风格也各异,门楣艺术能够体现院落主人的地位、好恶和院落功能。门楣装饰纹样各异,造型精美,寓意吉祥,象征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同样,门楣也被人们认为具有逢凶化吉的玄学功能,有消灾避难、驱鬼祛邪的神通。

(五)门簪装饰

大门的上槛中凸出的柱状器物即为门簪,属于建筑构件部分,用于固定门扇上轴所用的连楹。门簪常见有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六角形等造型样式,正面通常雕刻或描绘有花纹图案,一般多见四季花卉,也有吉祥祝语作为装饰的情况(图3)。“门当户对”中的“户对”说的就是门簪,由于其与地面平行位于门户上方,且永远成对出现,因此用其代指男女双方家庭条件、社会地位相差无几。有些地方将门簪称为“男根”来祈求男丁兴旺、香火不断,显示出民间重男轻女的生殖崇拜风气。

三、门饰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一)门环中的等级制度

门环构件中,门环和铺首都有着等级制度象征,统治阶级对其有着明确的规定。据《明史》记载:“亲王府四城正门以丹漆近钉铜环;公王府大门绿油铜环;百官第中公侯门用金漆兽面锡环;一二品官门绿油兽面锡环;三至五品官门黑油锡环;六至九品官门黑油铁环……”从文中不难看出,皇室对于官员宅府和亲王府的大门门环的材料有着明确的要求,不允许随便使用。

而在铺首的众多形态中,兽王造型是皇室专用的门环样式。兽王即百兽王者,统领万兽,而人皇则人族皇者,主宰世人,因此,此类门环只有帝王家专享,一般家庭是不允许使用的。当然,尽管当朝统治者有着严格的门饰等级制度,但百姓还是想尽各种办法来改门环的造型和纹样来表达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祈盼。如“太阳”门环就是一般家庭最常使用的铺首造型,太阳照耀万物,带来光明,是吉祥的象征。花盆门环也是帝王等级制度下一般家庭中常见的门环造型,花盆谐音“发”“盆”,都有象征财富的含义,寓意财源广进。

(二)门钉中的等级制度

门钉的数量是很有讲究的。清代对门钉的数量有着明确的规定,据《大清会典》記载:“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设金钉。”“坛庙圆丘,外内垣门四,皆朱扉金钉,纵横各九。”皇家宫门中门钉呈九行九列的八十一枚的金钉,因为“九”是最大的阳数,代表至高无上(图4)。对亲王、郡王、公候等府邸大门的门钉数量也是用着规定的:亲王府的大门门钉数量为九行七列的六十三枚,铜质;郡王府与世子府大门的门钉数量则是九行五列的四十五枚;而贝勒府、贝子府、镇国公府、辅国公府大门则同样是九行五列的四十五枚;公府的门钉为七行七列四十九枚;侯府及以下府邸递减至五行五列的二十五枚,铁质。普通的市民百姓则不允许使用门钉。

铜质的门钉镀金,木制门钉涂黄漆,朱门金钉则是皇室专用,其他府邸不允许使用。

(三)门枕石中的等级制度

门枕石又称门台、门座、门墩或者镇门石,属于功能构件,用于门扉转轴的安装和稳固。明清时期,门枕石是官宦家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因此门墩的造型、材质和摆放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室、文武官员、富豪家族和普通市民皆有不同。如在皇室的门楼要放置狮子门墩;抱鼓型有狮子门墩则要放置高等级武官的门楼,低等级武官的门楼则只能使用抱鼓型有兽吻头门墩(图5);在文官当中,高等级文官门楼要放置箱子型有狮子门墩,而低级文官则使用箱子型有雕饰门墩;富豪家族常用箱子型无雕饰门枕石,多见石制;普通市民则只能使用木制门枕木。

四、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门的外形不厌其烦的形象塑造以及内涵赋予,让我们在形形色色的门中领略到了古人对于文化生活的向往。而明清时期等级制度的加重使得我们在门的艺术中能够明确地区分出这些艺术使用者的等级和社会地位,让我们更深刻地领略了封建思想中对“礼”的阐述。每扇门中的独特艺术成分都能够向我们诠释建筑主人的生活,这正是门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高娟.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门的文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2]周林楠.门装饰中的等级制度[J].艺术教育,2011,(03).

[3]庄雪芳,刘虹.中国古代建筑等级制度初探[J].大众科技,2005,(07).

作者单位: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等级制度明清时期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第一部】
明清室内陈设艺术
中国古代的“巫”与“巫”的分化——兼论人类社会等级制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