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设计师的创造力哪里去了?

2017-07-15邓舒婷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山寨创造性设计师

邓舒婷

摘 要:面对中国频频出现的山寨建筑,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设计师的创造力哪里去了”?山寨建筑虽不至于损害什么现实利益,但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来看,这就不是一个小问题,建筑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的凝结物,还明确体现了这个国家的创造力。因此,山寨建筑的频繁出现,到底是设计师的不作为还是隐而未现的某些力量的驱动?答案比现象更值得深思。

关键词:山寨;建筑;设计师;创造性

一、当今中国建筑设计之现象——“山寨”之风盛行

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城市之美是建立在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地域风貌的珍惜,特别是与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彰显出一个城市独有的文化韵味①。”这样说还不够,还有一种美是荡漾在城市居民脸上的自信——那种与地理环境相谐的创造力和智慧,而这种自信和智慧潜藏于城市的建筑之中。

中国的城市大多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有明确的地方特色,当然,近几十年来,城市的现代化已经模糊了这种历史和特色。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的繁荣,却出现了一种突兀的现象,就是许多国外的建筑都被照搬到中国的各个城市中来,仿造世界著名建筑这一现象也早已屡见不鲜,如杭州的埃菲尔铁塔、惠州的奥地利小镇、大连的威尼斯水城以及郑州的凯旋门,等等,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照搬过来的西方建筑,常常因为与该城市或区域环境不协调而显得生硬。因为搬来了建筑却搬不來文化、历史与故事。建筑是人活动的空间,是记忆、情感和故事的储藏室,是人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的结合物。可能会有人这样说,模仿是创造的开端,但孰不知当仿造成为噱头、成为不费力的挪用,创造力就成了复制的阶下囚。

目前,“抄袭”“山寨”这些名词成为流行语,可以说在国内的各个领域都存在这些现象,只是建筑物因其凸显而让人一目了然。如果人们对“抄袭”“山寨”的东西看得多了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不痛不痒,最终导致的是这个社会整体素质得不到提升,就更别说国内建筑设计师创造性的开发和彰显了。现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想一下午逛完巴黎和威尼斯吗?这的确有可能,如果你在中国的话。”听起来好像很自豪,但是,需要反省的是,为什么我们很少见到中国的建筑被国外仿造呢?!

二、建筑设计师创造性丢失、

“山寨”之风盛行的原因

“山寨”之风盛行的原因与设计师创造性的丢失有必然的关系,然而“山寨”之风的盛行并非由设计师群体独立掀起这样的风潮,而是设计师这一社会群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促成了“山寨”之风大行。

(一)设计师与生活压力——生活之需、内心浮躁、理念错误

中国的设计师没有找到自己的路。在生活压力之下的设计师们不得不满足商业人士提出的所谓“建筑设计”的要求,一味地跟随他们而背离了自己的愿望和初衷。节奏极快的社会生活也同样影响着设计师的内心,让他们无法真正地沉浸下来去思考一个建筑在城市之中的意义,“城市之美”及何为“美”的问题。在种种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设计师偏离了最初的设计理念,转而树立了“金钱至上”的错误理念。

(二)设计师与社会——官本位、商人、老百姓

1.官本位——追求政绩、图“短利”、无监管

城市的管理者往往视建筑为政绩符号,为了突显政绩,追求大业绩,而忽略了从资源、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去思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面貌,常常以个人对凸显的理解去掌控城市建筑的模样,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对“山寨”现象,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和正确引导,在政绩、经济和人文的排名中,自然把建筑的人文性放在最后的位置,甚至可有可无。

2.商人——追求经济利益、博人眼球、提高知名度

在商业社会中,商人在社会作用中是占有较大比例的,他们掌握着社会中的一大部分资金,资金除了在商业圈子中流动,还常常溢出圈外,在制度下参与文化活动,或者在文化市场上操持商业活动。仿造西方建筑看似因欣赏和宣介外国文化,实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就从“山寨”建筑所带来的丰厚商业利益即可看出,商业人的思考未从一个特定的城市文化角度出发,没有考虑到商圈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影响。这种城市中的“微缩景观”只是一时地博人眼球,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并没有太大的实用性,特别是在一个留学热及出国旅行如此之方便的年代,这类“微缩景观”对人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文化增进感。

3.老百姓——缺少参与意识、批评意识、文化认同意识

有的老百姓缺少参与意识和批评意识,对山寨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这些山寨建筑泛滥的背后,反映的是一种文化上的自卑和自我安慰意识。”②面对“中国制造”而非“中国创造”的建筑物,有的老百姓就或多或少地习惯了“中国制造”这一词,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自信,缺乏文化认同感的表现。

三、“山寨”建筑的例子及其后果分析

(一)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与浙江省杭州市的埃菲尔铁塔

在法国这么一个浪漫的国家,众所周知,其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所以埃菲尔铁塔除了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以外,还是一个爱情的符号。然而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广夏天都小区的埃菲尔铁塔,尽管在其周围又仿造了法国的香榭丽舍大街,依旧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在杭州仿建的埃菲尔铁塔,让人产生虚幻之感,居民在不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和故事的情况下,只能把其当作一种新鲜的样式,或者满足一下所谓“高档”小区的虚荣心。而我们国家自身的历史文化印记呢?我国的建筑设计师有没有意识到,设计实际上是在设计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而这些“外来物”终究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文化和生活感受?

(二)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与广东省惠州市的奥地利小镇

一个有“世界上最美的小镇”之称的哈尔斯塔特镇是奥地利州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的一个村庄。哈尔施塔特镇及环绕其周围的湖与山,她们都有一种安静恬然的气韵,是一种历史、信仰与文明的交融,是无法复刻的。而惠州的奥地利小镇不论怎么仿造“外来物”终究还是外来物,始终缺少真实的哈尔斯塔特所能带给我们的自然、淳朴之感,更看不出这个小镇的“前世今生”。其实奥地利小镇——哈尔斯塔特已经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而在惠州的奥地利小镇却因是仿造而显得呆板、僵硬,浓厚的商业气息更凸显了其人文情感的缺失。

(三)意大利的威尼斯与辽宁省大连市的威尼斯水城

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美誉的威尼斯水城,其建筑物與威尼斯的文化合为一体,几乎每一个建筑物都有自己的传说和故事。

而这个威尼斯水城却在大连作为一个旅游项目重现了,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旅游项目,一味地“拿来”,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自然会缺乏地域人文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拿来”的东西怎能理直气壮呢?

山寨“洋景点”的目的是博人眼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总希望这些“洋玩艺”能帮助他们区别于其他城市,这里面不难找出“政绩工程”“短期行为”的影子,使得这些山寨的“洋景点”“洋建筑”禁不住时间的考验,更讽刺的是民众对此并不买账。与其花费巨资来建造一个“东方威尼斯水城”,还不如把钱投放到文化建设中,重新演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山寨”建筑的后果

对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就惠州的奥地利小镇而言,照搬过来的建筑,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偏离了一个小镇的原有面貌。形式上,即建筑的材料、颜色的搭配等;内容上,即它的实际功能,这些都与原先的奥地利小镇相距甚远。小镇应该是有人居住的、充满人情味的,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信仰和生活,而惠州的奥地利小镇仅仅是商业的产物。如果中国的设计师认为这也是创造,那真正的“中国创造”的路还很长吧。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山寨建筑模仿得再逼真,也不过是徒具一副外壳,原建筑的“魂”是无论如何也抄不下来的。”③每一座名建筑上,都打上当地深厚的文化烙印,都印记着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民风。但杭州的埃菲尔铁塔和大连的威尼斯水城在中国印记着什么呢?中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信手拈来的风土人情就足以让人感叹。可见,中国的建筑设计的发展是完全不缺这些元素的。如今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各色仿造建筑,是在与我们的文化对弈,还是要凸显中国文化的包容度?恐怕只会助长对本民族文化的冷漠态度吧。而这类“山寨”建筑带来的影响已经显现,集中表现在:

1.资源浪费、无可持续性、环境恶化

仿造的建筑经不起历史的考验,逆着当地的自然环境来仿造建筑,资源的浪费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求短利、求政绩,资源的浪费完全没有给可持续发展以机会。就像俞孔坚所说的“在当今中国这股裹足般的‘城市化妆运动大潮下,城市建设迷失了方向,转而追求毫无意义的风格、形式以及华丽的异国情调。而这些,只会加速生存环境的恶化”。

2.社会浮躁、破坏城市文化

科技和经济确实发展了,但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盲目从众更是社会浮躁的一个体现,“山寨”风外加“盲目从众”之风,使得城市文化受到一而再、再而三的破坏。

3.社会认知错误、恶性循环

靠仿制和山寨,是一种实质上的崇洋媚外,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和认同感的心理表现,而这种自卑和媚外,会导致文化自觉成为一句空头口号。

四、中国设计师创造性的探索之路

相信每一位设计师的初衷都不会是让自己绕着金钱转,但如今中国的设计缺乏创造力的现象,则很大程度上是设计师背离了初衷,屈服于市场压力。设计的完成固然需要考虑市场,但优秀的设计要想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中更显秀姿,就必须站在市场之外,考虑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在市场中求短利。对于创造性的培养,设计师首先必须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有深入的观察和体验,对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要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和热爱,从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汲取养分。同时,设计师要走在社会的前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葆有丰富的想象力,保持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不仅如此,还要时刻关注设计的发展趋势,坚持实验性,在设计中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品格。

注释:

①王安中,李宜蓬,龙明霞主编.中国城市传播竞争力模型建构与发展报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5.

②③王安中,李宜蓬,龙明霞主编.中国城市传播竞争力模型建构与发展报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72.

参考文献:

[1]李雯然.数不清的山寨建筑道不明的复杂情结[J].社区,2013,(06):62-63.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指导老师 : 李丛芹

猜你喜欢

山寨创造性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我是小小设计师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设计师访谈
推荐一个设计师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