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造价超支的产生原因与避免措施浅析

2017-07-14马志京

商情 2017年19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措施

马志京

【摘要】 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的提高的因素一般有以下方面:如施工过程中材料单价的上涨和人工单价的上涨,工程设计的不完整、不详细、不清楚,给施工和投标报价带来的上涨风险,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施工方案,并根据该方案定出准确的报价,如果到施工时才发现原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不合理要重新制定,则很有可能引起造价提高的风险。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造价一直是各施工方和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合理的工程造价预估,会带来可预知的经济收益,而如果工程造价预算脱离实际,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合理预估造价,并保证工程造价不会超支,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控制措施。

【关键词】 工程造价超支;预算;原因;控制措施

在建筑行业,实际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超支现象的原因也非常多。这表明,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方面还有待提高,资金和资源的配置还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监管力度还不够,管理上还存在非常大的缺陷和漏洞。工程造价超出预算,不仅影响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和交期。因此,我们必须找到出现工程造价超支现象的原因,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避免超支现象的出现。

1 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分析

在对工程造价超支原因进行分析时,我们必须对往常出现超支现象的工程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适当的推理和正面剖析,找出其发生超支的原因,以从根本上寻求解决对策,避免此现象今后再出现。

1.1工程材料的价格波动

对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建筑物主体的工程材料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由于建筑材料设计的种类非常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工程材料市场价格波动比较大,由于材料需求量非常大,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仍然忽高忽低,这就给工程造价的预算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尽管已经考虑到了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但是总结工程造价超支的诸多现象,工程造价偏差造成的超支现象仍然非常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实际情况修改设计方案,造成工程材料的巨大浪费,这些都是导致工程预算超支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经济收益。

1.2工程量问题

清单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不符的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定招标单位给出工程量清单,并对其偏差负责,在结算时调整。但在实际操作中,招标单位为了规避工程量计算错误的风险,在招标文件中规定多少范围内比如±3%不得调整;或者规定由投标单位复核工程量,负责校正,如果在投标阶段不提出,则视为没有工程量偏差,结算时也不调整。这样招标人就把工程量编制的责任和风险又全部推给了投标人。如果施工企业不能摆脱清单责任,业主就可以随时以投标人报价里包含的所有工程风险为由来打压施工企业,施工企业将不得不额外承担不应由自己来担的工程量风险。

工程量清单缺项的风险虽然在计价规范中规定:工程量清单漏项或设计变更引起新的工程量清单项目,其相应综合单价由承包企业提出,经发包人确认后作为结算的依据,但承包企业提出的漏项项目往往在投标时就应在投标书中有所体现,才易为业主接受,并有利于与业主在价格上协商。如果承包企业在审核工程量清单时,没有及时发现漏项或发现漏项却没有向业主提出异议,施工过程中想通过索赔来获得相应的工程款是很困难的,想得到一个有利的价格则更难。

1.3其它原因

此外,还有许多原因导致工程造价预算的超支。如在工程项目的审核预算中出现了减项现象,严重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再有,施工图的结算过程中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建筑材料不受控,存在超支风险;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资源配置不够合理。这都是导致工程造价超支的重要原因,建筑项目承包方,必须高度重视。

2 免工程造价超支的有效控制措施

2.1消除预算超支隐患

工程预算是以工程设计为依据的,所以工程的设计工作才是形成工程造价的最终源头。设计者追求的是设计出宏伟气派的建筑,而工程审核人员考虑的则是如何减少开支项。在建筑工程中,既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又要有严格的审核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预算基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最合理预算。所以,消除运算超支隐患,重要的就是严把质量关,而严把质量关的关键就是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对审核过程严加控制。

2.2严格控制预算的执行过程

预算方案一旦确定,就要以固定的模式运行,避免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异常和负面干扰。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相關部门对工程进行行政干扰,项目负责人必须要召集项目的设计人员、审核人员、以及预算编制人员进行论证,讨论干扰是否合理,合理进行肯定,不合理要坚决拒绝。总之,要排除一些障碍,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2.3跟踪建设全过程,杜绝违法行为发生

相关部门需全程监督工程的施工过程,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贪污等违法犯罪现象。要全面跟踪追查各环节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不是以往的片面的、个别环节的跟踪,尤其要对报批环节、设计环节、招标环节、竣工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及时发现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态势,杜绝出现施工漏洞。深入合法施工理念,并深入到每一位施工建设人员工作之中。

3 结束语

总之预算控制管理工作本身必须科学合理,才能保证工程造价有据可循。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合理有序的造价控制,并在保证了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条件下,对建设投资资金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保证工程实际造价不会多于预算造价从而防止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 梁兴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科学之友,2010(04):12-30

[2]王玉金,孙江,曲玉凤.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魅力中国,2011(07):20-34

[3]李赞驱.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经济生活文摘,2012(06):20-30

[4]王先群.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1):40-5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措施
液压系统常见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讨
航道整治工程齿形构建安装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析
市政路桥工程测量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探讨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某金融商业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关于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加强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