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

2017-07-14马喜

商情 2017年19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质量管理

马喜

【摘要】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带动下,许多农田生产的过程中已经配备了水利工程进行灌溉及排水,由于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可预测的气候灾害,并且还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因此为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及减少环境污染需要从给排水上进行处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排水效果良好。目前最有效的提高给排水效果的方法是从施工技术上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水利工程作业时可以正常进行灌溉排水工作,满足农田生产所需。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目前水利工程在农田中的使用多数以小型为主,并且在现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促进下,农田水利工程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控制给排水的施工技术,其质量对之后农田灌溉及排涝的效果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一、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资源就是水,由于一些农业地区在水的调配上效率很低,而水利工程的应用可以改善降水量少、水源地远及运输困难的问题,具体的效果及优点以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一)保证我国食品安全

水利工程的使用及增加可以保证在农业中可灌溉的农田范围进一步扩大,而这也可以保障农业生产量的提高,从而促使我国食品质量的提高。

(二)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由于我国淡水资源的储存量较少,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从节约的角度进行规划使用,而水利工程的应用可以更加科学的安排农田灌溉量,并处理好排水工作,避免造成水污染的情况。

(三)促进社会的稳定

经济对社会的稳步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工作,而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体,是许多人生活的基本保障,因此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必须要保证农业的持续与稳定的发展,而水利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便捷,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

二、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中的难题

(一)地形选择

由于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使用对地形、地势、地貌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施工前的勘察质量,由于地形勘察工作是为工程制定设计、方案的基础,因此勘察效果不好可能会造成之后整个施工过程都存有一定的问题;第二点,施工地形的特点,在选择水利工程建设位置时需要从土壤、土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若是地形环境不过关很可能会造成工程基础不稳,影响其日后的使用。

(二)技术水平

1人员素质不高。在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中有许多施工队伍专业程度不够,但是其雇佣费用较低,再加上一些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不足,因此无法雇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的现象非常普遍,只能选择专业素质较低的队伍进行施工。

2材料质量较差。一种情况是受资金的影响而选用劣质材料;另一种则是在采购、检查、保管等环节的管理不不合格;再有就是一些人员为了获取私利而选用廉价材料进行使用。

3操作技术水平较低。在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操作中需要对其尺寸、方向等进行精准的设计,并在操作的过程中根据要求进行设计的安装,但是受技术水平的限制所造成的管口乱接、错接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

三、农田水利工程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措施

(一)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排水管道的安装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合理的安装。

1管道要做好防水层,杜绝出现在防水层做完后出现打洞、埋设管道以及剔槽等。还应该注意其洞口的处理,因为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以防渗漏等。

2管道接口结构以及所需要的材料应该符合相关设计要求,并且管径应该小于或者等于0.6m,同时将接口的混凝土管口的浆皮刷净;对于管径大于0.6m的管道口应该进行凿毛。

3排水管道是靠压力差来自行的排水,从而避免出现管道堵塞以及沉积等问题。这就要求在安装管道时应注意一定的坡度,杜绝出现其陡坡、倒坡以及高低不平现象。

(二)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目前在许多农村中使用的仍是上个世纪修建的水利工程,其给排水质量较低,并且农村中许多水利工程属于农户集资修建的形式,资金及管理都较为短缺。因此国家在工程修建中需要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并提高对工程施工过程的管控,加大对工程各个环节的审批力度,避免出现违规施工、私自施工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质量管理的效果。

(三)加大设备及检测仪器的资金投入

机械设备的质量决定了大型施工操作的实际效果,因此在进行设备的选用时应将其性能、质量、作用等作为考虑的重点;其次,检测仪器可以对工程施工缺陷进行纠察,使施工过程的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并且其产生的各项分析数据精确度要优于人工处理,帮助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进行,为之后的分析及纠错提供数据基础,从而控制水利工程实际的施工质量。

(四)材料管理

施工技術完成的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材料质量的影响,同时其也对水利工程之后的使用状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材料管控工作中需要从采购、登记、储存、调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保证材料资源的合理配用,并结合施工技术的使用来强化施工效果,从而达到质量管控的目的。

(五)制定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施工方案中应对水利工程中使用的技术进行明确的指示及规范,其需要从施工条件、要求、资金、地形等进行综合考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其经济性、技术性的建设及使用要求。

(六)人员管理

首先,可以选用高技术的人才来进行工程的施工;其次,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养,从根本上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最后,加强施工队伍的筛选工作,对于一些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施工队伍需要进行淘汰,避免其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操作技术掌握的不熟练。

四、结语

根据给排水使用的特点,上文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由于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设计及方案实现的执行基础,因此需要从多角度来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在现有的技术下实现高效施工的目的。目前水利工程不只是国家重点的基础工程,也是农业发展的重点基础工程,其给排水的使用效果作为水利工程具体价值的体现,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 姜树辉.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

[2]刘景林.论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6(21)

[3]张善红.浅析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6)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质量管理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的探索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践与思考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