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思考

2017-07-14徐建国

商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扁平化人力薪酬

徐建国

【摘要】 企业通过扁平化的管理,促进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转型,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扁平化架构的实质和特征,探索扁平化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使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发展相匹配,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关键词】 扁平化管理模式;思考

一、传统层级的管理模式

企业的组织形式从一开始的直线制到后来的事业部制,称之为“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自上而下成为一个层级的控制命令系统,实行理性管理。

二、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优势

所谓扁平化组织,就是指在组织的决策层和操作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越少越好,以便组织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中间管理层级的减少,使得管理者更容易捕捉市场动态,底层员工也更容易了解管理者的决策意图,组织也就变得更加柔性化了。扁平化组织结构的给企业提供了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为企业带来的巨大人力资源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扁平化管理减少了管理层次,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从而可以是企业决策者尽快发现信息所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信息传递层次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失真的可能性就小,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提高了,有利于快速做出预测和决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化

扁平型组织结构中管理层次减少,管理人员也会相应地减少。在位的管理人员的管理跨度增大,会接触更多的工作,有助于实现工作内容丰富化和增加工作的挑战性。管理人员的减少意味着每个管理者的责任更加重大,要求领导必须谨慎地使用下属人员,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同时有利于降低组织的人工费用和管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

(三)员工参与的机会大大增加

管理跨度加大迫使上司必须适度放权,对于很多方面,下属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或自主决策。这时,员工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上级的命令,他们可以参与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并自己主导工作过程。通过参与,员工与上级的沟通将会增加,员工会感到被尊重和信任,有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和开发潜能。

(四)有助于员工的职业发展

层次减少、人员精干后,工作职位的挑战性增大,相应地员工的工作挑战性加大。有压力就有动力,每个员工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不能再消极地应对了。他们会自我增压,会主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甚至向组织寻求帮助。在这样的环境下,组织员工会更快地成长,朝着自己的职业目标进步。

(五)有利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扁平化组织结构要求企业快速反应、决策迅速,那么企业员工迫切需要一个快速学习和分享的体系。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與之适应的学习型组织,不但能满足员工边干边学的愿望,更能为组织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创意,使知识充分传播、共享、不断循环,擦出新的思想火花。

(六)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扁平化管理打破了传统的职能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代之以管理效率高,人员配置合理的扁平化组织模式,信息流的快速传递,领导层的决策快速准确,使企业能灵敏、快速的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

三、扁平化管理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制度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和创新首先要落实到制度的建设上。管理制度不仅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同时也要从我国的国情与企业的现实状况出发,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因素:首先,要考虑企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切实考虑现有人员的状况,集权与分权的程度取决于权力承担者的素质状况;其次,还要考虑企业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制度;第三,要考虑企业的人文环境氛围,营造更为适合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分为;第四,要考虑员工未来发展的状况,防止一刀切,制定较为柔性的制度。

(二)转变管理观念

一是转变企业存在等级文化观念。扁平化组织使纵向晋升途径减少,所以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要促使员工树立追求技能发展和绩效贡献的思想,淡化职位等级观念。二是要建立以工作单元为基础的工作设计,科学的工作分析与设计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优化

一是制定与扁平化组织要求一致的人员任用标准。任用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掌握不同的工作技能。二是实现员工自主选择与指令相结合的人员配置新模式。以制度的形式赋予员工部分管理权限,让一般员工可以和自然的去从事一些以往管理者从事的工作内容,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在企业内部实行人力资源市场化,用市场配置的方式构建员工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从根本上转变管理人员和技能操作人员固有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

(四)绩效管理的优化

扁平化组织是以工作目标的实现来进行组织结构的构建,以为在组织的绩效管理上,一是要设计一个目标管理系统对工作业绩进行有效的评估,使企业的整体目标、阶段目标、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都能够很好的实现。二是要建立“内部市场链”的考核机制,单纯的绩效目标考核可能会忽视企业整体业务流程的绩效实现,因此,还应建立一种面向过程的横向考核机制,实现这种考核思想的重要手段是通过建立“内部市场链”,即沿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方向,实现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双向考核

(五)薪酬管理体系的优化

一是建立以员工岗位与业绩贡献相结合的薪酬制度,扁平化组织强调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同一岗位上,员工的薪酬与个人的业绩挂钩,二是实行绩效薪酬制度,增加同一岗位上薪酬的垂直空间,使员工的薪酬变动不单纯依靠岗位的变动来实现,而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实现“同岗不一定同薪,干好即可增薪、不同岗也可同薪”的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发展的潮流不可逆转,机遇与挑战并存,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的关键环节尤为重要,因为其他各种资源都必须在人力资源的作用下,才能发挥最大效力。因此,在企业扁平化管理的变革中,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配套改革,才能保证改革目标的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 于良顺.关于国有特大型企业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2]马琳.企业实行扁平化管理的思考

[3]易建平.扁平化管理的理论特征及应用

猜你喜欢

扁平化人力薪酬
国企改革中政工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推进
有趣的动物
人力旅行
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扁平化的球星Ⅱ
吸引人才,薪酬体系需细分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扁平化的球星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