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享单车的可行性发展分析

2017-07-14路瑶

商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共享单车共享经济

路瑶

【摘要】 共享单车,这个互联网与创新摩擦出的新兴产业自一“出生”便成了城市热点。一时间,“摩拜”、“ofo”“Hellobike”等各大运营巨头迅速入驻于各大中小城市。无桩停车、扫码取车的快捷克服了城市公共自行车停放位置固定等众多弊端,但它的存在能否真正的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能否创造共享经济下的新兴产业链条?能否成为“最后一公里”的一把利剑?

本文将根据现行共享单车在城市中的运行状态,对共享单车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赞誉与质疑共存的市场环境下,探究共享单车能走多远。

【关键词】 共享单车;新兴产业;共享经济

1 研究背景

如今,环境污染与交通堵塞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两大重要问题。在党中央的号召与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下,选择绿色的交通方式已成为一种出行的“时尚”。以往,谈到公共交通,我们脑海中只会闪现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但在该公共交通体系下,无法解决随时随地便可出行的需要。自“最后一公里”上线以来,为解决短途出行难的问题,城市中呈现出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满地开”的现象。如果把城市中川流不息的汽车比作是城市交通的“动脉”,那共享单车就是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贯穿整个大街小巷。因此,对共享单车的市场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与必要。

2 现状分析

共享单车的“成长力”是毋庸置疑的,具方便、快捷、绿色、健康等优点于一身的它让自行车这个交通工具成为一种潮流。但其背后隐藏的经济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有人说在未来几年,共享单车的存在将取代公共自行车成为一种垄断经济。由于政府投资的公共自行采取定点存取,往往出现在高峰期桩位或自行车不够的“潮汐问题”等现象,但不收费或低收费无疑是公共自行车的一大亮点,低成本的运行模式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共享单车虽弥补许多不足,但其主要通过计时收费与押金沉淀带来的现金流和利息流作为盈利手段。因此我们可以把公共自行车看成经济适用房,而共享单车就是别墅,二者既竞争又互补,而不是一种替代品。

(2)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注册用户的显著骤增使其成为发展共享经济的载体。但据有关调查显示,城市中出现了单车丢失、废弃单车堆积成“山”、随意停放车辆等一系列“道德风险”问题,市民的公共意识较为淡薄,甚至存在有些单车使用者将其停放在家中占位己有的行为。此外共享单车存在“信用风险”,即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信息不对称性,利用“扫码取车”的特点,故意篡改二维码,造成使用者财产的损失,进而使得不精通网络技术的老年人对共享单车的使用率降低,丧失了一部分消费群体。

(3)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虽然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附近的单车位置及数量,但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区域的共享单车停放数量较多,而有些区域出现了空白,供需不对称等问题严重,其中主要原 因并不是投放量较小,而是现阶段共享单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未能及时平衡城市各区域单车的停放量。

(4)共享单车的市场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这个朝阳产业发展的初期,市场竞争较大,各家投资商纷纷出台相应的投放使用政策、设计出满足人们需要的单车模式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与滴滴打车,优步打车通过借助市场资源谋利不同的是,共享单车需前期投入大量的成本,无论从产品设计到电子定位系统的安装,还是从单车的制造到维修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据悉每一辆单车的成本在人民币700元左右,在产品投入使用时一般每小时计价一元。因此在这样的运行模式下如何在近三十家投资商中占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把控用户体验、利用规模效应,在各区域内建立完善的自行车网络,密度大者则为王。

3 发展前景与可行性建议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共享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的发展趋势。一个真正高效的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并不是一位的追求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内较高收入群体的发展状况,而是看一个产业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否能惠及各阶层、各领域。从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看,未来几年将成为其发展的“黄金时代”,为促进共享单车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目前,针对共享单车的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的政策体制还未完善。共享经济不仅需要的是消费观的共享,更需要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的统一。政府可以加大对共享单车的支持,出台一系列对公共交通工具的保护措施,普及公民的信用意识和加强契约精神,使得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在市场的调整下构成完整的公共交通体系。

(2)现阶段的共享单车经营模式呈现出一种投入大、盈利低的趋势,但其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影响力较大、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等特点让广告的流入成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据报道,小蓝单车已安装大屏显示器实现这一设想,想必这已是共享单车的一种发展趋势,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利用好广告的商业价值。

(3)对于单车乱停乱放、随意损坏、占为己有等一系列有失文明的问题,通过GPS对共享单车实行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种“失信懲罚,守信奖励”的体制机制,对每一个注册用户进行信用考核评价,信用度低的用户取消使用资格,而对信用度高的用户可以奖励免费骑车时间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用户的流量进行监控测评,对用户量大的区域加大单车的投放量,并划分好停放区域,一方面有利于街道的整洁,另一方面便于他人的寻找和使用。

(4)各运营商可加大对共享单车实行再创新,例如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共享电动自行车等,利用新兴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吸引消费者,把握时代发展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张燕.共享单车如何与城市共享共融?[N].宁波日报,2017(5)

[3]姚凡.太原:共享单车能走多远[N].山西经济日报,2017(5)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共享单车共享经济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沙发客的共享经济特征及启示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