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与对策建议

2017-07-14林伟炜

商情 2017年19期
关键词:收入差距农村经济互联网金融

【摘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能丰富金融产品体系,还能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农村经济;收入差距

一、引言

自2012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取得长足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金融市场格局,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互联网金融在高速成长的同时,也对乡镇地区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政府在政策层面对乡镇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支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引导移动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规范发展。这对互联网金融和农村经济都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资金支付、融资、投资以及信息中介服务的新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三方支付、余额宝、P2P网贷、众筹和数字货币等等。

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成长。P2P贷款、互联网基金、互联网消费金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和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都在逐年上升。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从2014年的183.20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367.10亿元,上涨了2283.79%,增幅最大;第三方移动支付从59924.70亿元上涨到385000亿元,增长了542.47%,增幅第二;P2P贷款从2514.70亿元上升到14955.10亿元,增长了494.7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从80767亿元上涨到192000亿元,增加了137.72%;而互联网基金从61947.70亿元上升到133000亿元,上涨了114.70%。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的规模在迅速增大,对社会的影响也在加強。

三、互联网金融对乡村经济的影响

(一)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拓宽乡村地区企业的筹资渠道

乡镇企业因为地处农村地区,筹资渠道少,加上传统金融信贷系统审批程序复杂,贷款门槛高,放款时间长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乡镇企业只能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商业信用与当地民间借款融入资金。这种现象导致乡镇地区,资金需求量大,资金成本高,使企业的财务负担加重,加大了企业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拓宽了乡镇企业的筹资渠道,使乡镇企业拥有更多的筹资选择。相比于传统的金融信贷系统,互联网金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审核资金需求者的信用等级情况、企业经营、筹资还款能力等等,因此它具有融资费用低、审批效率高、借贷门槛较低的特点。而对于乡镇企业资金单笔需求小,资金需求频率高的特性,互联网金融亦能很好地契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乡村小企业在筹集资金时有更多的选择,拓宽了小企业的筹资渠道,为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特有贡献。

(二)有助于丰富乡镇区域金融产品种类和数量

乡村区域各种机构网点较少,金融产品缺乏,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众多机构推出一系列的泛金融产品,包括线上支付、 基金销售、互联网信托、网络借贷及保险业务等,极大的丰富了金融产品的种类。这使乡村地区的居民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购买到合适的金融产品,扩大了乡村居民的投资渠道,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投资。支付宝、淘宝等模式的发展,不仅扩大了乡村居民可选择产品的范围,缩小了城乡之间生活方式的差距,而且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三)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助于乡村地区居民通过较低成本享受到各种服务,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缩小区域收入不平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客户是个人和小企业,互联网金融的成长,使平台扩大对小企业信贷,促进了乡村地区小企业的发展,则会扩大乡村地区就业水平,提高乡村地区人均收入。而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农村地区居民获得更多的投资和筹资机会,方便了农村居民以较高水平利息借出资金,以较低水平利息贷出资金,提高了农村地区居民收入,缩小了城乡收入不平等。

四、对乡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一)设计符合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互联网产品

农村地区的个人和企业对金融产品有巨大的需求,互联网平台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农村地区发展要求的金融产品。对于农村小企业对资金需求频繁、单笔资金需求小、资金需求季节性强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推出小额资金周转协议,在一定额度内,给予企业随借随还的权力,推动企业的发展。丰富互联网金融产品体系,有助于使农村地区企业和个人获得更多的筹资和投资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繁荣。

(二)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监管

政府应该重视互联网金融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制订有助于其发展的法律,以立法的形式,鼓励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地区推广。政府在完善法律同时,也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平台和互联网产品的监管。现阶段,互联网平台的建立、运作以及互联网产品等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性,政府应该设立专门监管机构,对互联网金融的成长和壮大实施专门监督。同时,政府应该开展针对农村地区居民的金融知识普及与教育,增强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农村居民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2]孙之涵.P2P网络小额信贷探析[J].征信,2010(3):90-92

[3]彭传金.P2P小额信贷模式前景背后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01

[4]范家琛.众筹商业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3(8):72-75

[5]谭天文,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电子商务,2013(11):101-103

[6]陈雪瑛.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作用的探析[J].现代商业,2016,07:113-114

作者简介:

林伟炜(1992-),男,福建莆田人,硕士,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货币银行学。

猜你喜欢

收入差距农村经济互联网金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异质性与居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