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基斯坦上将何以统帅40国反恐联军

2017-07-14肖建明

华声 2017年11期
关键词:希勒逊尼派什叶派

肖建明

巴基斯坦加入“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回击了印度就跨界恐怖主义问题对其的施压。但该联盟被认为是代表逊尼派国家对付什叶派伊朗,可能恶化巴国内的教派冲突。

2017年4月21日,巴基斯坦前陆军参谋长拉希勒·谢里夫来到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就任代表40个国家的“伊斯兰反恐联军”的总司令一职。随他一起前行的,还有巴基斯坦一个旅的五千官兵。

沙特于2015年12月15日宣布组建“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后,因当时伊斯兰堡担心入盟会“有损巴基斯坦在穆斯林世界的中立立场”,将沙特王室的这一动议搁置了下来。2016年,沙特外长、防长、王储轮番访问巴基斯坦,并在陆军司令部与拉希勒会晤;巴基斯坦总理和拉希勒本人也一起回访了沙特。之后,巴基斯坦政府同意了沙特政府的请求,并向拉希勒将军颁发了“无异议证书”。“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这一“穆斯林北约”终于被激活了。

那么,“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真的是出于反恐的需要么?其实,在这个舞台上,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都有各自的诉求。一个舞台两台戏。

沙特组建联军“一石二鸟”

2011年,沙特出资1000万美元支持成立“联合国反恐中心”;2014年又出资1亿美元继续支持这一国际反恐中心,但效果全无。因此,沙特决心成立自己的“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希冀主导并协调伊斯兰世界的反恐行动,甚至邀请宗教学者来处理极端主义问题。

沙特当前的反恐形势相当严峻。由于“伊斯兰国”在占领区的西边、东边和北边都受阻,它最有可能的突围方向是南边,即约旦和沙特方向。“伊斯兰国”已经号召对沙特发动各种袭击,威胁要推翻沙特王国政权,接管麦加圣地。来自“伊斯兰国”的恐怖分子,还在麦地那先知寺外围实施了一次自杀式袭击,震惊了全球的穆斯林。

此外,叙利亚冲突爆发之初,沙特政府纵容了3000多名沙特人加入了所谓的圣战组织。现在,这些经过战场上洗礼的“圣战士”不仅对沙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还对沙特政权的意识形态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才决定组建“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因为它正好能帮助沙特应对这种危险的局面,并打击本地区所有的恐怖组织。然而,战斗力低下的沙特军队根本无力参与高烈度的反恐战争。因此,依赖穆斯林世界中唯一的有核国家和军工实力最强的巴基斯坦,就成了沙特王国的首选了。

另一方面,油价大跌、深陷也门泥潭、叙利亚局势的逆转等,都在削弱沙特在中东的地位。2016年,沙特的国防开支达500亿美元,跻身全球五大军事开支国。这种军事开支等于宣示沙特笃定要在本地区发挥影响,重点是限制伊朗,而不仅仅是出于反恐的需要。

这一点从“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的逊尼派色彩,就可以看出来:以什叶派为主的国家如伊朗、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都被暂时排除在联盟之外。而该联盟的目标之一,是向叙利亚、伊拉克派遣驻军以打击“伊斯兰国”。可在没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参与的情况下,沙特如何向这两个国家派遣驻军呢?在这种情况下,其打击“伊斯兰国”不就是一个空口号吗?

沙特宣布联盟成立后,曾集结20国举行了“北方雷霆行动”军事演习,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有35万人参加,其含义大家都心知肚明。为了淡化联盟的宗派色彩,沙特政府派出了麦加大清真寺的领拜教士伊玛目卡阿巴·谢赫·萨利赫·本·穆罕默德·易卜拉欣去巴基斯坦宣传。这位伊玛目再三强调,“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只打击恐怖主义,而不针对任何国家或派别(沙特另有联军专门打击也门境内由伊朗支持的反叛势力)。

拉希勒上将提出三大条件

巴基斯坦有世界上第二多的穆斯林人口,又是一个以逊尼派人口为主的“伊斯兰共和国”,其军队是逊尼派士兵和什叶派士兵混杂在一起的。1984年,沙特要求巴基斯坦驻沙特军队全部征用逊尼派,剔除什叶派士兵。这一要求导致齐亚·哈克决定全部撤回驻沙特的军队。

巴基斯坦境内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冲突至今没结束,导致许多什叶派人士离开巴基斯坦。如果巴基斯坦参与一个被认为是代表逊尼派国家对付什叶派伊朗的联盟,将恶化巴基斯坦国内的教派冲突。

所以,拉希勒上将就他的任命提出了三大条件:联盟要包括伊朗在内,使这一联盟看上去本质上不是宗派联盟;他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挥,并拒绝指挥一支为单个国家打仗的军事力量;如果有必要推动穆斯林国家之间的和解,他希望能获得授权去充当仲裁人。

伊朗也保证,只要拉希勒充当仲裁人,伊朗将接受巴基斯坦作为也门危机的调停人,也愿意把也门胡塞武装带到谈判桌前。

目前不清楚沙特是否答应了拉希勒的条件,但不管怎么说,巴基斯坦同意与沙特进行反恐合作了。

数十年来,包括沙特在内的海湾诸国的王室,都对巴基斯坦军队及其领导人礼遇有加,奉为上宾。拉希勒将军曾六次訪问沙特,在2014年由“海合会”举办的“阿卜杜拉之盾”军事演习中,拉希勒将军是唯一一位以非国家元首身份出席的嘉宾。很多人认为,拉希勒将军可能是穆斯林共同体走向团结的关键人物;他可以用他的知识和经验来消除穆斯林国家间的误解。

伊斯兰堡意在摆脱国际孤立

2016年4月,印度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申请,要求将巴基斯坦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艾兹哈尔列入安理会制裁名单。印度指控“穆罕默德军”幕后策划了当年1月在印度一座空军基地发生的枪击事件。“穆罕默德军”之前被联合国安理会列入了黑名单,但这份名单不包括其头目艾兹哈尔。如果艾兹哈尔被列入制裁名单,他将在全球范围内被禁止出入境,其财产也会被冻结。这一申请后来被中国采取技术性手段搁置。

恼羞成怒的印度决定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孤立巴基斯坦。2016年9月,印度总理莫迪决定不出席11月在巴基斯坦举行的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峰会。在印度拒绝参会后,孟加拉国、不丹和阿富汗都表示不参加南盟峰会。

同年10月在印度果阿召开的金砖国家峰会上,印度总理莫迪指控巴基斯坦是“恐怖主义的母舰”。印度主办的此次金砖峰会一共邀请了8个地区邻国的领导人参加,唯独没有邀请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

同年12月,在印度阿姆利则市举行的“亚洲之心”会议上,印度再次就跨界恐怖主义问题向巴基斯坦施压。巴外交事务顾问阿齐兹原打算在会上发言,但遭到印度的阻挠,停留数小时后不得不打道回府。

印度在国际社会孤立巴基斯坦,以防巴基斯坦把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印度的政策是让国际社会承认巴基斯坦是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希望国际力量制裁巴基斯坦。若如此,印度在克什米尔进行跨界反恐行动时,就更少顾忌了。

因此,巴基斯坦加入“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很好地回击了那些把恐怖主义与伊斯兰国家联系起来的做法。

不过,从军事上、意识形态上击败“伊斯兰国”和“基地”组织,只能靠穆斯林国家的长期努力,“伊斯兰反恐军事联盟”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它被某些国家利用,反倒可能加剧中东地区现有的宗派冲突。

摘编自2017年第10期《南风窗》

猜你喜欢

希勒逊尼派什叶派
粉粉希勒湖,满满少女心
新千年沙特什叶派问题的演进与前景
伊拉克妇女因露手导致冲突
25岁母亲背3岁女儿爬遍美国名山
美国国庆节一瞥
爆炸“侵袭”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