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医赵海滨教授谈冠心病的防治

2017-07-14陈德生图片提供

长寿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冠脉胆固醇心肌

文/本刊记者 陈德生 图片提供/医 宣

冠心病是老年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危害、如何防治等,这些年经媒体不断宣传,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然而,多种数据表明,其患病率仍在升高,且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所以防治工作仍任重而道远。为此,记者日前专程赴京,采访了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赵海滨教授,请他谈了冠心病的防治。采访中,赵教授以他渊博的专业知识,向记者详细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令记者听后大为受益。

赵教授首先谈了冠心病的概况,他说,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狭窄或斑块形成,甚至破裂、完全阻塞,限制或者中断了心肌血液的供应,使之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的心脏病,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中国的冠心病死亡人数已列世界第二位,情况不容乐观。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其患病率及病死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多为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引起,是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临床表现随个体不同有很大差别,论治时视病情变化而定。

接着,赵教授谈了冠心病的机理,他说,冠心病多数是由冠状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其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使流入心肌的血流量减少,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胸闷、憋气、心绞痛等。再严重者,可发生心肌坏死,引起梗死性心脏病,可出现猝死。

他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了解并干预其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肥胖、高血糖 (包括糖尿病)、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饮食)、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性别(女性绝经期后由于失去雌激素的保护,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冠心病)、年龄(随年龄的增大而发病率升高)、家族史、社会心理因素(家庭、工作中的负性生活事件频数及紧张值对冠心病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冠心病的发作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等有关。

随后,赵教授谈了冠心病的症状,他说,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精神紧张、劳累、运动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时伴有大汗,有濒死感,时间持续3~5分钟。轻者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自行缓解,重者有发生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危险。遇到这种重症情况,患者应立即去医院救治。

紧接着,赵教授谈了冠心病的治疗,他说,冠心病的治疗须从西医、中医和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三个方面谈及。一是西医方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①药物治疗,当然是冠心病治疗的首选,有人总结为“ABCDENT”方案:A.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防治血栓形成;B.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耗氧,预防猝死;C.钙离子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能阻止细胞内激动钙增加或直接舒张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从而使血管松弛,血流阻力减小;D.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E.RAS系统阻断剂(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N.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T.溶栓药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具体用药,须由医生开出处方。②手术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冠脉搭桥:A.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对于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治疗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冠脉造影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经诊断如果冠脉狭窄严重,病变支数较多,心肌的供血严重减少,则应采取积极的介入治疗,以免病情恶化。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适用于严重冠状动脉病变而不能接受介入治疗或治疗后复发的病人,以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或出现室壁瘤、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患者。此术通过恢复心肌血流的灌注,缓解胸痛和局部缺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命。当然,手术的选择应该由心内、心外科医生与患者共同决策。二是中医方面的治疗。中医治疗冠心病以中药为主,其优势在于:它将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又强调“个体化”,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予以不同治法,既纠正冠心病的局部病理因素,又调整全身功能状态。方法上首先要辨别虚实,虚证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纠正脏腑偏衰;实证多从活血化瘀、疏理气机、辛通温阳、泄浊豁痰等论治,用药时宜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选择。比如补气药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心脏的功能,使血流畅行不滞,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党参、红景天等;活血药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尽量恢复血管弹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使血管不容易形成斑块,常用药物有丹参、红花、三七、赤芍、川芎等。当然,用药须由医生开出处方。三是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烟、注意休息、情绪平和、减轻精神压力等,这是非常重要的。若没有患者的这些配合,再好的治疗方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最后谈到冠心病的预防,赵教授说,冠心病的预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在饮食上,应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常食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的果蔬,如菠菜、大蒜、马铃薯、蘑菇,能降低胆固醇;木耳、苹果能降低血压;植物蛋白如豆类、豆制品,有利于胆酸排出,使胆固醇合成减少。还要注意少吃辛辣、油腻之品。喝茶是防治冠心病较好的手段,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经实验证实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②运动是必要的,宜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轻柔、舒缓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并须避免饭后立即运动、过度体力活动或者突然用力。③良好的情绪是疾病调节器,平时要注意心理调整,遇事心平气和,宽以待人,想得开、放得下;切忌急躁、激动、闷闷不乐、大喜大怒、过度紧张。对子女、金钱、名誉、地位以及疾病都要坦然、淡化,保持情绪稳定。④为及早发现冠心病,中老年人应定期做以下的检验:如有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常规化验;每年做一次血压、血糖检查;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应到附近医院做冠脉CT等相关检查,排除冠心病。⑤生活要有规律,合理安排每日的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培养多种爱好。⑥患者应密切注意冠心病的一些隐匿或不典型症状,比如房颤、牙痛、咽痛、左肩及上腹部胀痛不适等,提高警惕,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他说,做到以上这些,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赵海滨教授应诊时间、地点:每周三、周四上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小关街51号)心血管科,为知名专家门诊。

猜你喜欢

冠脉胆固醇心肌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