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7-07-13雷忠萍贺道华程雪妮曹翠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高校改革

雷忠萍 贺道华 程雪妮 曹翠兰

摘要 分析了目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方面存在的各种弊端:实验室规模小,利用率低;不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不完善等。针对这些弊端,从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创新让学生走进实验室的管理模式;重视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管理;改革

Management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 in Laboratory of University

LEI Zhong-ping1,HE Dao-hua2*,CHENG Xue-ni1 et al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2.College of Agronom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

Abstract In this study,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management systems of laboratory are explored.The experiments space and equipment in laboratory are not enough and have not served its turn.Team of experimental teachers,which are qualified and proficient,do not gain prominence.The normalize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is imperfect.On the base of these problems,this article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future innovation in the management,such as the intranet aided management facilitating the share of laboratory,the establishment of procedures in easy availability of laboratory facilities,the equipment and promotion of technicians team,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vision of laboratory-wide rules.

Key words University;Laboratory management;Innovation

高等學校的重要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技,而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硬件。高校实验室的管理状况将直接反映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水平。如何有效发挥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使实验室资源充分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将是评价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1]。但是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招生人数不断扩大,现行实验室管理措施的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实验室管理改革已势在必行。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验,就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及改进建议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1 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高校实验室大多是按照专业设置的,由学院、系或者教研室负责管理。这种管理体制曾在专业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迎合了理论教学的需要,提升了理论学习的效果。但是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以及高等教育向工程化[2]方向发展,原有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凸显出诸多弊端[3]。

1.1 规模小,实验室仪器重复建设,利用率低

长期以来,重视理论讲授,轻视实践提升,实验教学未得到应有的重视[4]。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有的高校实验室人均可用面积偏小,仪器设备台件数不足,造成学生动手操作条件欠佳。实验室面积的限制也导致很多教学实验被安排在晚上或周末,最终都严重影响了实验课的效果。另外,由于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形成自成体系、各自建设专用实验室的现状,交叉学科的增多又导致很多重复性建设。这种重复性建设的结果是导致小实验室在数量上的增加分摊了有限的教育经费,使很多实验室无力购买大型贵重仪器,而小型设备却重复购买,造成了利用率不高和资源浪费。这些最终造成了实验室整体装备差,功能单一;陈旧、过时的设备无力更新,无法形成较大规模,难以为高水平的教学、科研提供有效支撑[5]。

1.2 不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长期以来,实验技术人员被认为是教学辅助人员,缺乏应有的重视。实验技术人员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非常小,他们的进修和业务培训更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使得实验技术人员总体业务水平跟不上高校教育改革发展的速度。此外,实验技术人员普遍地位低、待遇低、工作岗位缺乏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实验室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实验室隶属于院系,造成了院系间实验室人员缺乏交流,也不利于他们提高业务水平。

1.3 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不完善

学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够合理,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与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实验室工作条例、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奖惩办法、实验设备管理办法及操作规程、安全保卫制度、消防制度、设备维修管理制度等。但是,很多实验室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严重的隐患,这些都将影响实验室功能与效益的发挥。

2 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建议

2.1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在信息化时代,实验室如果能够实现信息化管理,把仪器设备的型号、存放位置、人员配备、运行现状、预约状况实时录入信息平台,将为学校及学院的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提供一个获取资源的快捷通道,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使得有限的购置经费产生最大的效益[6]。同时,这些节省出来的经费又有利于实验室的长期运转和更新升级。

当前,高校校园网这一基础公共信息平台已经完善。在此基础上,建设二级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网站,介绍实验室基本情况、共享实验设备,将实验项目的相关教学资料、演示实验视频等上传到实验中心网站。学生可以选择、预约实验,还可以进行虚拟实验;教师可以进行模拟实验、虚拟实验、远程实验教学等网上辅助教学,实现师生交互,这将会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信息化运转也能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主管部门及时提供客观数据,为全校实验室建设的统筹规划提供了信息。另外,实验室实行信息化管理还有利于轻松管理国有资产,各个实验室的资产清单、运行现状均记录在网上,一目了然,能大大减轻每年庞大的国资核查工作量;汇总相关仪器的使用记录、使用频率、维修费用,最终提高管理效率。

高校是科技的领跑者。在智能家居、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嵌入了微处理电子原件,具备了网络通信、信息交互功能。高校实验室可以对贵重的仪器设备构建物联网,进一步充实实验中心网站的服务内容,实现实验室的网络化管理,最终将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2.2 创新管理模式,让学生走进实验室

伴隨实验室开放出现了实验室管理教师数量严重短缺的尴尬局面,导致很多优秀的学生无法进入实验室。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有必要尝试以实验教师管理为主、学生管理为辅的实验室管理模式[7]。由学院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把有志于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分成小组,从中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协助管理实验室;实验室管理教师对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学生组长要负责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登记,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完好程度、故障、修复以及低值易耗品的损耗进行详细登记,以备实验室管理教师根据记录及时进行维护和修复。这种协助管理的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实验室管理教师工作量大、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管理技能。

2.3 重视实验室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实验室建设的最主要内容,是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开展好实验教学、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的关键[8]。实验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实验技术人员承担着教学实验准备、科研实验以及实验室的日常管理3项任务,这些任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他们的综合素质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进展。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就要转换思路,改变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为实验室引进一些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加专职实验教师,减少兼职实验人员[9],因为只有专职的实验教师才会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中去,才能潜心管理仪器、开发仪器新功能、研究新的实验项目等。在充实实验室教师队伍之后,还得对他们加强管理,明确其职责,如做好实验项目开课的前期准备;同时承担一部分实验教学的指导任务;进行常规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和日常保养,以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正常进行;学校可通过专项资金鼓励实验技术人员从事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参与到教研和科研工作之中。此外,要给实验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让他们多走出去,进入兄弟院校相关实验室学习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最后,要给实验技术人员应有的待遇,在让他们享受和专任教师同等的待遇,在职称评定方面和专任教师有同等的机会,并根据工作表现和贡献,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荣誉。这样通过激励政策,使其安心于实验室技术工作,从而稳定实验技术队伍。

2.4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

提高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水平是适应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高校行政管理和人才培养两者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实现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就必须建立并依据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文件,对各项工作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约束。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管理内容和方法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它主要包括实验室组织机构的构架、安全和环境的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化学药品的管理、档案的管理等方面内容[10]。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首先要明确组织结构,建立可行的文件化管理体系,确保管理措施的实施;实验室安全环境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中之重,包括实验室的布局要合理,既要满足开展实验的要求,又要符合健康安全的规定;实验室的仪器管理规程、化学试剂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废污排放规范、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消防安全条例等,所有这些规范条例都要悬挂于实验室醒目之处[11],并且对于每一个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对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要倡导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12],要建立一支专业对口、层次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人员队伍。对于每一个实验技术人员,要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13],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各项制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需要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使实验室管理朝着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持续性地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结语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的双重责任,而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又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其关键在于把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统一起来,以人为本,转换思路,把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实验教师综合素质来推动实验室发展,以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和模式来推动实验室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总之,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高校教育体制的改革、仪器设备的更新升级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验室的管理改革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探索。要重视实验室的改革工作,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将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和体制改革推向一个全新的局面,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1] 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271-273,288.

[2] 王建民.高等教育“工程化”建设中的管理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0):6-15.

[3] 张少翃,邹帆,谭炳安.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多重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147-150.

[4] 常艳,赵海泉,蔡永萍.农业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4):398-400.

[5] 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 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3-195.

[6] 陈姗,陈润恩,栾长萍,等.高校实验室网络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8):93-95.

[7] 张红梅,张桂然,王君,等.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实验室科学规范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210-213.

[8] 徐宝芳,斯琴巴特尔.试论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9):37-39.

[9] 邹爱英,刘华,杨青霞.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6):34-35.

[10] 胡阿丽.农业科研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171-172.

[11] 曹蕾,魏永生,张君才,等.高校化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模式探析[J].广州化工,2012,40(12):195-197.

[12] 乔晋忠,张丽萍.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92-94.

[13] 苏广和,焦吉祥,姚恺华.院校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77-179.

猜你喜欢

实验室管理高校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关于实验室管理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