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2017-07-13曹国军陈国徽周微傅小平吕太华刘中来谢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再生稻产量

曹国军 陈国徽 周微 傅小平 吕太华 刘中来 谢国强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方法]以丰两优香1号和中浦优华占为试验材料,以不同促芽剂和920在机械收割2 d后下午对水225 kg/hm2进行喷施,对再生稻产量及构成因子进行研究。[结果]喷施促芽剂和920处理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提高再生稻的发苗数和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株高,从而提高再生稻产量,增产幅度为7.9%~12.7%,增产效益显著。再生稻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品种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该研究为头季机械收割后再生季稳产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生长调节剂;再生稻;产量;构成因子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Ratooning Rice

CAO Guo-jun,CHEN Guo-hui,ZHOU Wei, XIE Guo-qiang* et al (Jiu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ujiang,Jiangxi 3322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of ratooning rice. [Method] With Fengliangyouxiang 1 and Zhongpuyouhuazhan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different promoter and 920 were sprayed with 225 kg/hm2 water in the afternoon after mechanical harvesting 2 days to study yield and its components. [Result]Spraying promoter and 920 treatment can break the dormancy of regenerated bud regeneration, improve rice seedling number and spike rate, increase the effective panicles per unit area, seed setting rate, grain number per panicle and plant height, so as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ratooning rice, increase by 7.9%-12.7%,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significantly. The ratooning rice yield showed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grain number, seed setting rate and 1 000-grain weight ,showe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species regeneration ability.[Conclusion] The resear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stable and high yield in the first season after mechanical harvesting.

Key words Growth regulator; Ratooning rice; Yield; Component

再生稻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 700年前,具有一种两收,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秧田,栽培技术简单易行,米质好,食味佳,无污染等诸多优点[1-2]。再生稻种植是我国南方稻区提高复种指数和增加稻田全年生产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随着再生稻品种更新与生产技术的提高,再生稻生产发展很快,早中稻-再生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再生稻区再生稻产量较低、效益不稳,制约着再生稻的发展[3]。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合物。目前已被证明具有调节作物生长、控制萌发和休眠、促进生根、防止落花落果、控制种子发育成熟等生理功能。中稻蓄留再生稻头季机械化收割将逐步扩大,头季机械收割造成稻桩受损,再生芽减少,成为限制再生季产量的因素[4-6]。通过研究头季稻收割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为头季机械收割后再生季稳产高产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九江农业科学院试验基地,沙质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绿肥油菜,排灌方便。

1.2 材料 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和中浦优华占。

1.3 试验设计 头季机械收割后,留茬高度40 cm,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①促芽剂(150 g/hm2,江西农业大学提供)+KH2PO4(2 250 g/hm2);处理②920(15 g/hm2)+KH2PO4(2 250 g/hm2);处理③清水(CK)+KH2PO4(2 250 g/hm2)。田块面积为0.7 hm2,在机械收割2 d后下午对水225 kg/hm2进行喷施。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1 头季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实收测产,从各处理中随机选取5个点,连续10株作为观察株,实地调查株高、有效穗,并取样进行室内考种。

1.4.2 再生季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从各处理中随机选取3个点,量取9 m2进行实割测产,人工脱粒,籽粒收回后在自然光下晾晒,去除非饱满粒,测定含水量,然后称重,按含水量14%换算产量。实地调查再生季碾压率、株高,并在紧邻测产小区的四边取样,每边取3篼,共36篼,进行室内考种,将穗分为饱粒、半饱、空粒,将其烘干、称重、计数,计算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1.5 田间管理措施

3月28号播种,采用覆膜湿润育秧,每公顷大田用塑料软盘(434孔)750张。4月28日抛秧,抛30万丛/hm2左右,田间病虫害采用统一管理。头季成熟前7 d搁田使其自然晾干直至黄熟。头季收割后立即覆水,再生季保持浅水灌溉至收割前7 d。

头季施肥:氮肥(N)、磷肥(P5O2)、钾肥(K2O)用量分别为195.0、8 120.0、195.0 kg/hm2,其中基肥施用15-15-15 的复合肥375.0 kg/hm2和钙镁磷肥375.0 kg/hm2,分蘖期(移栽后5 d)追加尿素150.0 kg/hm2和氯化钾112.5 kg/hm2,幼穗分化期再追加尿素150.0 kg/hm2和氯化钾112.5 kg/hm2。

再生季施肥:在头季收割前15 d施150.0 kg/hm2尿素和112.5 kg/hm2氯化钾促芽肥。头季收割后2 d施75.0 kg/hm2尿素和75.0 kg/hm2氯化钾作为提苗肥,再生季进行正常田间管理,直至再生季水稻成熟后收割。

1.6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及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头季和再生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从表1、2可以看出,中浦优华占和丰两优香1号头季产量分别为8 677.5、9 081.0 kg/hm2,头季生育期在138 d左右。喷施促芽剂和920较清水对照再生稻生育期相差1~2 d,两季总生育期在210 d以内。不同处理对再生稻各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不显著,中浦优华占和丰两优香1号对各处理的响应不一致,具有品种间差异,但喷施促芽剂和920对有效穗、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株高都有提高。

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稻产量影响

再生稻产量是衡量品种再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表3可以看出,相比清水对照,喷施促芽剂中浦优华占和丰两优香1号这2个品种再生稻较清水对照增产率分别为11.9%和12.7%,喷920较清水对照这2个品种增产率分别为7.9%和8.0%,但丰两优香1号的再生稻平均產量较中浦优华占高9.3%。

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再生力的影响

再生力是衡量品种再生能力强弱的直接指标,该研究以再生季的有效穗除以头季的有效穗来表示再生力。由图1可知,促芽剂和920较清水对照对中浦优华占和丰两优香1号这2个品种再生力都有所提高,且2个品种对相同处理的响应不一致,促芽剂对中浦优华占再生力的影响高于920,而920对丰两优香1号再生力的影响高于促芽剂。

2.4 再生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分析表明,再生稻产量与实粒数(0.657**)、结实率(0.611**)和千粒重(0.649**)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品种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0.502*),与有效穗呈正相关(0.450),但不显著。表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导因素。

3 结论

不同植物生长调剂处理能打破再生芽的休眠,提高再生稻的发苗数和成穗率,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株高,从而提高再生稻产量,喷施促芽剂和920处理的中浦优华占和丰两优香1号这2个品种再生稻都较清

水对照有所增产,增产幅度为7.9%~12.7%,增产效益显著。且丰两优香1号的再生稻平均产量较中浦优华占高9.2%。再生稻产量与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品种再生力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再生稻增产主要通过增加实粒数、粒重,兼顾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来实现。

参考文献

[1] 马晓春.中稻蓄留再生稻品种筛选与头季收获方式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5.

[2] 林祁,郑小苹,刘锋,等.广两优 676 作再生稻超高产栽培的产量结构特征分析[J].福建稻麦科技,2016,34(3):8-11.

[3] 刘怀珍,黄庆,陆秀明,等.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0):1-3.

[4] 张桂莲,屠乃美,张顺堂.喷施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4(5):26,42.

[5] 李阳.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与再生芽化学调控初探[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6] 徐富贤,熊洪,朱永川,等.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两季高产高效施氮技术研究[J].杂交水稻,2006,21(2):46-49.

猜你喜欢

再生稻产量
“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适用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2022年11月份我国锌产量同比增长2.9% 铅产量同比增长5.6%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粮食 超级稻再生稻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