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氏太极拳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意义深度解析

2017-07-13关国山

运动 2017年6期
关键词:契合点陈氏太极拳

关国山

(望奎县武术协会,黑龙江 绥化 152100)

陈氏太极拳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意义深度解析

关国山

(望奎县武术协会,黑龙江 绥化 152100)

陈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最为重要的一个门派,数百年间承担了主要传承与发展责任:将太极拳引入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练习者1 亿多人,使之成为世界第一大健身运动项目。但近些年也出现了受众基础不断缩小、传播层次不断分化等推广与传承问题,而全民健身运动主项目往往缺乏较强文化内核,虽能健体却无法承担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重任,因此深度解析太极拳对全民健身的推进意义,寻找二者契合点,则可实现多赢目的。

陈氏太极拳;全面健身运动;推进意义

1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陈氏太极拳属于太极拳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起源于河南焦作,由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据阴阳理论,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成就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整套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讲究缠丝劲是陈氏太极的独创奥秘。陈氏太极从初创发展至陈瑜大师历经19世,陈式太极拳有非常好的健身作用,再加上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诸多爱好者。陈氏太极的传承极讲求太极拳内功心法和坐桩内功的修炼,起到了很好的修身养性的目的,也为其他派别所称道,发展至今遍地开花,弟子众多。

2 陈氏太极拳的现代发展与传承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契合点分析

2.1 陈氏太极拳的现代发展与传承困局

首先,陈氏太极拳现代推广与普及重形式,轻文化内质。由于太极拳是一个文化属性极强的拳种,长期以来传播者为了较快传播需要,剥离了文化属性,将太极拳具化成一种强身健体的拳种,较难吸引青少年群体,从事锻炼主力军多为老中年群体,甚至沦为和广场舞等文化内涵缺乏的运动项目一样的锻炼目的了,练拳者的练习目的无非就是降低慢性疾病患病率,如延缓椎间盘退化和弹性缩小及肌肉、韧带伸展性减退,实现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浅表化目的,这也成了太极拳生存与发展的现代之困;其次,太极拳作为一个特殊的拳种,其起源和产生具有极强的禅宗色彩。因此,长期以来学练太极拳各派都过于注重禅宗及门派观念,这在培养练习者门派自觉性和观念内化方面起着极好的自我约束作用,但也导致了太极拳练习的绝对人数并不多,即使有普通民众从事锻炼活动,整体展现出的锻炼水平普遍不高,整体而言普及度不广,修炼内容和文化涵养渗透度无法深入。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陈氏太极的意义只有健身意义,多数人缺乏一定的情感归属认同感,仅仅满足于对一套太极拳架的掌握,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无法涉及并体会太极拳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髓,也就难以对太极拳产生深厚的感情,不能形成深厚的群众基础。

2.2 陈氏太极拳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契合点分析

首先,二者文化根基同源,文化传承和精神教化目的相同。陈氏太极拳和全民健身运动二者的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是同源的,都是基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脉络。太极拳运动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基于对道教的彻悟,具有极强的禅宗色彩,作为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广大人民,特别是太极拳各大流派传人及弟子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太极拳运动是锻炼价值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既能增强锻炼者的体质、增进身体健康,而其对“松静为本”“占中求圆”的内心净化品格有着极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以柔克刚”“反者道之动”等中国传统古文化所蕴涵的 “崇德 ”“尚礼”“谦让”“守下”“用智”“使巧”“内向”的阴性文化特征加以利用并优化,又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是一项集锻炼性、娱乐性、社交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对于我国当前正在广泛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和建设也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任何其他健身项目都无法取代的。而这些古老的传统哲学和养生处事之道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倡导的,二者有着极多的精神契合点;其次,二者发展宗旨同质,能够在相互发展过程中起到互补作用。太极拳的拳术技术和精神内核不是可以速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的浸润才能有多领悟,因此,要坚持普及太极拳的长期性。太极拳的普及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太极拳的发展和提高问题,只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稳定的锻炼人群才能推动太极拳运动向前发展,特别是能够进入竞技体育领域,这对于延长太极拳拳种的生命力来说是非常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于太极本身来说,其锻炼方法和技术要求有表层、中层和深层3个层次,同理对于参加锻炼人群来说身心兼修是其根本要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好坏也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衡量标志,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二者在发展宗旨同质,能够在相互发展过程中起到互补作用。

3 陈氏太极拳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推进意义解析

3.1 具有隐性文化内核,能够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文化属性,有利于强化文明核心价值观

可以借助太极拳运动把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更广的范围和一个更深的层次。因此,各方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重视发掘整理太极拳运动隐性文化内核,并加以利用,运用到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文化属性工作上,把太极拳普及工作纳入国家各级体委工作之内,作为推广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运动项目来抓。可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建立稳健的太极拳专业队伍建设工作,成立并培养一批专业化、知识化、业务能力强的太极拳运动推广人员并纳入事业编制,通过浸润式的培养,能够让这批推广人员掌握太极拳隐性文化内核,兼修内外,对外形成良好的推广形象;其二是抓紧各方联合推广力量发展民间太极拳运动组织。通过更能产生小众化影响力、工作更有具象民间太极拳运动组织的互相学习,不定期互相交流,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让太极拳在群众中扎下根基,从而优化我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全民健身运动的运动项目,逐步推广,能够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文化属性,有利于强化文明核心价值观。

3.2 强化教化约束力,能够提高受众人群的综合素养,符合推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目标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因此该拳种的思想内涵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思想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特别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成的注重内外兼修的一种特殊拳术。这一文化符号已经被加以强化,在练习者中形成了一道强有力的约束力。相对于目前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主流运动项目,如广场舞、健美操、三大球、瑜伽等来说,太极拳更注重自身文化符号的建设,再加上太极拳活动的参与群体从来都是群体性集体活动为主,较少出现个体单独行动的活动组织特点,能够有一种不言自威的魅力,对提高受众人群的综合素养,形成较强的社会约束力是有一定帮助的,这也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目标,提高广大人民精神文明有着极高契合度的。

4 结 论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的全民健身运动,无论就其设计的目的,还是最终实现目标都与陈氏太极拳的根本宗旨高度契合。因此,认识二者的契合点和找到合适的结合点对二者来说都是具有时代意义,都能切实地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历史的和现实的依据。

[ 1 ]刘南亮.关于中国传统太极拳的整体反思与超越[ 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 2 ]戴有祥,贾利.太极拳魅力跨界思考[ J ].搏击·武术科学,2014(8).

G852

A

1674-151X(2017)03-14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6.078

投稿日期:2017-01-15

关国山(1961—),经济师,本科。研究方向:陈式太极拳发展传承。

猜你喜欢

契合点陈氏太极拳
义宁陈氏家风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陈远
林挺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寻找知识“契合点”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陈氏兄弟
广告翻译探微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找到大学英语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契合点,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