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模式探究

2017-07-13金显春刘合智

运动 2017年6期
关键词:成都市公共服务城乡

金显春,刘合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成都市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模式探究

金显春,刘合智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通过对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出体育服务于农村的有效途径,以期促进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功效的发挥效果。

城乡统筹;新农村体育;服务模式

新农村体育是针对以往农村体育的改造、开拓与发展的体育,也是对以往农村体育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成都市新农村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理念、新的形势和新的氛围。随着成都市“世界田园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永久居住点的建设,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状态下,农村的精神方面的建设也应同步得到加强。从经济视角分析,体育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有助于调整其他产业结构和拉动内需、加快国民素质和精神面貌的调整。体育运动的过程追求公开、公正、公平的展示和实践,对参与者的道德观的培养、修正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体育对参与者还具有宣泄和“安全阀”的作用,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城乡统筹背景下以成都市新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模式的研究为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成都市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

目前,成都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比较缓慢,整体上还处于初级、上升阶段,探索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居民健康需求变化的体育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与模式,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实施与完善,基本实现覆盖市、乡镇和村(社区)3级体育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加快改善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状况,保证居民的体育权益、体育健身和公共体育鉴赏等基本体育文化,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近年来,成都市在加强体育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实际性的成效。但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体育服务建设观念不断增强,城乡建设注重文化体育内涵,树立了社会进步要以经济和体育文化协调发展为基础的观念,体育服务建设贯穿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不断改进和完善,成为体育服务的有效保证。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体育器材更新严重缓慢,服务体系建设欠缺,服务内容形式变化大。体育服务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政府过于职能化,城乡农村体育发展程度差别比较突出。体育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功能作用发挥欠缺。

2.2 成都市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研究背景

2.2.1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具有基础性作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化主体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通过有效地组织和配置农村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满足农民对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一系列有组织程序化服务。

2.2.2 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特色、居民生活质量等,体育公共服务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建立以公共体育机构为骨干,以基层体育服务网络为基础,做到体育服务定期化、体育活动常态化、活动内容特色化和活动形式多样化的服务模式。通过对我省公共服务的现状归纳和综合分析,并从多学科、多研究方法和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对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丰富了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方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模式。

2.3 体育社会公共服务体制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

公共服务是在诸多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服务能体现社会现代化水平,体育强国的前提不仅指硬件设施的高标准,更多地表现为公共服务的能力;二是公共服务能提高社会综合竞争力,体育强国的标志是体育的综合竞争力强,而体育的综合竞争力离不开社会的综合竞争力;三是公共服务促使和谐社会建成,体育强国的目的是提高国民整体身体素质,养成体育习惯,树立基本体育意识,促进体育整体发展水平的稳定提高。

2.4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体育社会公共服务模式初建

第一,体育政策向公共服务转型模式,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必须层次分明;第二,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向公共服务倾斜模式,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必须实行针对性突破;第三,管理型服务组织模式,责任明确的协调机制;第四,指导型服务组织模式,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必须依靠法制保护;第五,体育社会资源向公共开放服务模式,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主体渠道和方式的多元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成都市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使得目前城市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较快,但是农村发展能力滞缓,主要表现在:参与人数少、缺乏体育知识、缺乏统一管理、随意性大、经费缺少、公共体育设备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和结构失衡、公共体育产品有效需求不足、体育观念的落后造成体育消费愿望不高、经济因素的困扰造成群众体育实际支付能力偏低和缺乏技术指导等,本文重心在于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重点要在农村体育建设上,把着力点放在提升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能力上。

3.2 建 议

3.2.1 建立体育公共文化服务特色示范点

以集中居住的社区文化中心为依托,创建特色体育活动基地和示范点,使城乡群众能够方便快捷地享有各种体育公共文化服务。

3.2.2 开展体育公益文化宣传 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生动、贴近市民的公益讲座,逐步树立群众体育意识。

3.2.3 丰富体育活动,鼓励全民参与加强和完善体育中心各培训室、阅览室、展览室、讲座室及活动室设施设备建设。积极开展内容丰富、符合农村特色和农民特点的体育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其他力量,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在社区、乡村、企业和校园搭建体育活动平台。

3.2.4 加强体育服务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以培养、激励、评价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实行体育服务人员资格上岗管理制度,提高体育服务队伍的思想素养,采取各种政策和有效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体育人才进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发展。

3.2.5 加大投入,提供财政保障 经费的投入与落实是实现城乡统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最为关键的财政保障,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积极筹集和农民大众自愿参与的、稳定的经济链,切实加大对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器材购买力度。

3.2.6 配套完善,提供政策保障 在全面实施加快城乡统筹文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中,制订符合体育事业跨越发展的规划方案,完善配套设施,提供政策保障。

[ 1 ] 课题组.体育公共服务国际比较及启示[ J ].体育科研,2008(2).

[ 2 ] 曹庆荣.机遇与挑战: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新审视[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4):43-45.

[ 3 ] 刘庆山.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述评[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4-26.

[ 4 ] 李静.试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2-65.

[ 5 ] 曹庆荣.论我国农村公共体育产品供给制度创新[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6):24-26.

G812.7

A

1674-151X(2017)03-12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6.065

投稿日期:2017-01-15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编号:15SB0260)。

金显春(1986—),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学。

刘合智(1976—),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成都市公共服务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新冠病毒及公共服务观念的渐变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政府购买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实践探索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