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研究

2017-07-13嘉,关

运动 2017年6期
关键词:场地设施体育场馆天津市

贾 嘉,关 军

(1.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2.天津南开翔宇学校,天津 300190)

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研究

贾 嘉1,关 军2

(1.天津音乐学院,天津 300171;2.天津南开翔宇学校,天津 300190)

本研究通过对天津市部分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学校进行问卷及实地走访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总结问题,寻找对策。结果表明,制约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经营管理、安全以及物耗3个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具体指导措施,各学校应建立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体系,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长效有序发展。

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开放

《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场地不足”依然是城乡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公共体育场馆资源严重不足而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大量闲置,因此调和稀少的体育场地资源与巨大的体育锻炼需求的矛盾,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社会开放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天津市30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寻找目前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建议,以期为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提供建设性意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相关问题及对策。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采用封闭式提问与开放式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设计,经重测信度法和专家评判法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均较高。对天津市河西区、红桥区、河北区各10所中小学校场馆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有效回收率100%。

1.2.2 实地调查法 对部分学校进行实地走访考察,了解开放的实际情况等。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开放情况及存在问题

2.1.1 开放方式 经调查显示,这些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开放方式有3种:有偿开放(27所,90%)、无偿与有偿相结合(3所,10%)、无偿开放(0所)。这是因为无偿开放所涉及到的运营成本,如雇佣场馆管理工作人员、设施设备维修的经费问题等无法解决。关于开放项目,综合体育馆内开展较多的项目是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室外场地是足球(有些非标准足球场是采取五人制足球的形式)、田径和篮球。

2.1.2 开放时间 大多数学校选择在寒暑假、法定假日和双休日这些学生在校活动较少的时间进行开放。调查显示,在工作日进行开放的学校(14所,46.7%),其开放的时段多为学生活动较少的晚上,并且此时前来锻炼的通常是以上班族为主的人群。原因是这些人群白天需要上班工作,只能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里进行体育锻炼。

2.1.3 服务项目 经调查显示,开放体育场馆资源提供最多的3项服务是“场地开放或租赁”“运动器材、饮料、服装的经营”和“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商业会展等活动的承办”,分别占93.3%、83.3%、80%。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服务项目类型相对集中和单一,利用其有形体育资源——场地设施等的项目较多,而能够利用其无形体育资源——体育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的项目目前还比较少见。

2.1.4 经营管理模式 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一般有3种:传统经营管理模式、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混合式经营管理模式 。据调查显示,传统经营管理模式(25所,83.3%)是体育场馆由体育组进行管理和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中体育组既是场馆的经营管理单位又是使用单位,对场馆的设施设备和器材等比较熟悉,便于对这些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和维护维修。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体育组是学校的教学单位,人员配置是以体育教师为主,其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并且这种弊端随着场馆服务项目的增加而更加凸显。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2所,6.7%)是学校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来进行场馆的管理和经营的模式。它的优点是场馆的经营管理由专业化人才专职担任,使得体育教师能够从经营管理的琐事中脱离出来专心教学,但这种模式的经营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相分离,如果协调不畅,有可能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混合式经营管理模式(3所,10%)是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和专业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综合。这种模式既能够照顾到学校体育场馆的教学功能又能够照顾到其经济效益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2种经营管理模式与场馆功能多元化之间的矛盾。

2.1.5 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调查显示,目前30所学校中,有23所学校(76.7%)具有相关规章制度,但是有7所学校(23.3%)尚未制定体育场馆的管理规章制度。而已有规章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全面性和规范性方面尚有欠缺;其次,在合理性和可行性方面尚有欠缺;再次,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尚有欠缺;最后,在实施力度和监督机制方面尚有欠缺。

2.1.6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体现在3个方面,即领导的能力和水平、管理人员配备的科学与合理、具体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和工作经验。经走访了解得知,目前体育场馆资源的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人员多为非体育人士、退体工人等,不具备专业的场馆使用及维护维修知识。

2.1.7 场地设施器材 学校内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等均属于学校的固定资产,将其对外开放会加大对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频率,带来许多问题。首先是场地设施设备折旧速度过快。例如,对体育场馆设施设备的使用多养护少造成过度使用;违规使用场馆及设施设备(如大力扣球时手抓篮筐造成篮筐或篮板的损坏等);故意毁损场馆设施直接造成体育器材设施的破坏等。其次是场地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的资金来源困难。场地设施设备折旧速度过快,使得场地管理者不得不加快场地设施设备的更新速度或维护维修的速度,然而不论是场地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或是更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调查显示,目前这部分资金只有少数学校是完全来源于对外开放的收入(8所,26.7%),大部分都需要有政府拨款和学校经费的支持(22所,73.3%),但是这部分的资金却是十分有限,造成了场地设施设备维护和维修的资金来源困难。

2.1.8 安全 由于学校教育环境相对封闭,人员结构比较简单,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准较高,使得学校的治安环境良好。而场馆一经开放,外来人员入校锻炼,使得校园内人口流动频繁,给学校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带来各种隐患。例如,可能会发生学校财务失窃、人为蓄意破坏场馆设施设备、引起场馆火灾等事件,造成学校财产和私人财物等不可估计的损失;可能会发生人员冲突、疾病传播和运动损伤等人身伤害。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校(26所,86.7%)有消防设施的配备和安全疏散通道的设置等方面的安全管理措施,但是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则显的不足,只有少数学校(4所,13.3%)制定了相关的安全保障条例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而场馆开放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势必会增加,学校应该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做好安全风险的应对措施。

2.2 对外开放问题的对策分析

2.2.1 发挥地方政府指导作用,制定详细具体政策法规予以支持,并加强监管力度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务院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教育部等逐步下发各级各类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进行部署和要求,到201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已经有了十分清晰明确地阐述,并且其中提到关于“经费补贴”“责任保险”“新建、改建、维修和改造体育设施”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出台的指导性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等都只是指导性的文件,并没有就对外开放的具体收费方法、具体经费补贴办法、具体保险办法等做出规定。

由于各地经济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甚相同,天津市政府、教育局和体育局等有关单位应根据这些国家级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在宏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适合天津市的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工作指南等文件,对场馆的使用、管理和经营等作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规定,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各当事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相应的政府监管机制以发挥政府指导作用并依此加强对学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相关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从而使天津市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并促使天津市的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工作向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2.2.2 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探索适合的经营管理模式 现代经营活动的核心在于管理,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经营活动同样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来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其对外开放工作有序开展。但是目前多数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经营管理工作尚处于滞后状态,其模式粗放、简单、陈旧,严重制约了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发展。因此,各学校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积极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和适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保证学校正常教学工作与对外开放工作协调有序地发展。

2.2.3 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明确伤害事故的责任,引入保险机制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对外开放,风险和收益并存。在收益不断增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系数加大。因此,学校体育场馆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要未雨绸缪,树立正确的安全风险意识,敢于冒风险、承认风险和承担风险,认真研究并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做好防范各种风险的紧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尽力预防和排除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并减少风险损失。但是在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果让学校单方面地承担所有的责任,则会增加学校对外开放的顾虑,制约其发展。因此,天津市政府、教育局和体育局等有关单位应根据相关国家级法律法规和指导性文件,制定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专项安全保障条例,各学校还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具体的安全负责方和伤害事故的责任方。另外,为了减少学校和健身人群双方的后顾之忧,同时也作为规章制度的有益补充,政府、学校和保险公司等还可以共同研究探索并建立 “学校体育场馆责任保险”机制,从而将健身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丢失等带来的损失和赔偿责任有效降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的软硬件条件方面,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无论是经营管理模式,还是开放程度和开放效果等都不尽相同。

3.2 制约天津市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经营管理、安全以及物耗3个方面。

3.3 天津市政府、教委与体育局等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有关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具体指导措施等为其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各学校要积极建立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探索适合的经营管理模式,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加强安全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长效有序发展。

[ 1 ] 霍建新.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综合利用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179-18.

[ 2 ] 杨震,李艳翎.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J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

G818

A

1674-151X(2017)03-0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6.020

投稿日期:2017-01-04

2015年天津市教委重点立项调研课题(课题编号:jwdy-20151049)。

贾嘉(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场地设施体育场馆天津市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有趣的云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如果画笔会说话?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我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政策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