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7-12汪浩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症状

汪浩

摘要 小麦纹枯病近几年已经成为宿州地区小麦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不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本文结合近年来宿州市小麦纹枯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小麦纹枯病发生症状的基础上,分析了2017年该病在宿州市呈偏重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以指导2017年宿州市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症状;重发原因;防治措施;安徽宿州

中图分类号 S43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121-01

近年来,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小麦生产区经常发生,造成小麦烂芽、烂茎、枯穗、白穗等,降低了小麦籽粒数,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在800 mm左右,平均温度在16 ℃左右,比较适合小麦等农作物生长。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宿州市小麦经常发生小麦纹枯病,连续多年达到重发程度,严重制约了当地小麦的高产、稳产。据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前,宿州市小麦发生纹枯病的几率较低,面积在13 hm2以下,在当地小麦种植面积中占40%左右;自1997 年之后,小麦纹枯病危害逐年加重,之后的10年间,有7年发生程度达到偏重以上,其中有5年(1998年、2003年、2004年、2006 年、2007年)小麦纹枯病发生面积占小麦种植总面积的60%~70%。虽然政府多年来一直在此方面加大防治力度,但每年因此造成小麦产量损失达到5万t左右。2017年,经过预测,宿州市小麦纹枯病将偏重发生,整个安徽省发病面积将达到160万hm2。为了有效做好2017年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工作,现从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症状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小麦纹枯病识别症状

小麦纹枯病属于土传性真菌病害,在小麦各个生长阶段均可发生。当春季宿州市小麦开始返青后,气温越来越高,纹枯病开始逐渐发生,一般其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小麦进入拔节后的初期。小麦纹枯病发病部位主要在小麦茎秆及叶鞘上,发病初期小麦植株靠近地表的叶鞘上先出现云纹状病斑,边缘为浅褐色、中间灰白色;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增大,最后连成一片,发生严重的还会造成茎基部腐烂而致使植株死亡。茎秆上的病斑呈纵向裂开,梭型,随着病情的扩展,病斑最后连成一片,最终造成茎秆腐烂。小麦的花秆、烂茎等,都会造成小麦无法抽穗,或者即使可以抽穗,但很少结实,且小麦籽粒长势不饱满,瘪秕粒比较多[1-2]。

2 2017年宿州市小麦纹枯病偏重发生的原因

2.1 监测点小麦纹枯病发生情况与2016年同期相比普遍偏重

2016年冬季至2017年春季,宿州市气温一直较上年同期偏高,再加上田间湿度水平偏高,不少地方小麦纹枯病发生较上年同期高。2月下旬通过对当地各监测点的观测,小麦纹枯病的病株率在1%~5%之间,平均达到3.5%左右,比上年同期高30%左右,特别是宿州市埇桥区发生程度更重,病株率在5%~10%之间。

2.2 小麦品种、植株长势等综合情况利于纹枯病发生

宿州地區小麦主要品种包括淮麦22、烟农19等,这些品种大多数对小麦纹枯病抗性不强。在播种时间提前、播种量较大的小麦田内,小麦长势过旺,再加上一些田间管理措施不当,为纹枯病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3 未来的气候条件利于小麦纹枯病发生

据气象资料显示,近期宿州地区雨水偏多,易造成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蔓延。3—5月淮河以北地区的降水量比上年同期增加2成,极有可能出现连阴雨天气,加上气温也有所降低,整体气候条件对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均较为有利。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结合宿州市的气候及土壤情况,选择对病害抗性强、适合在当地气候及土壤上生长的小麦品种,且在小麦生产的格局上,要合理搭配,注意布局的合理性,不可在很大面积上种植单一抗源的小麦品种。采取配方施肥,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及时防治麦田杂草,确保田间有良好的透风透光性。若田间湿度大,则不宜过早浇头水,可结合实际适当推迟。此外,适期播种和合理密植可以有效预防小麦纹枯病[3]。

3.2 化学防治

在小麦处于返青到拔节期之间时,当田间小麦纹枯病的病株率超过10%时,可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做好纹枯病防治工作,结合草害防除同时进行效果更佳。可在3月底上午有露水时采用45%~55%多菌灵750~900 mL/hm2,或12.5%速保利450~600 g/hm2,或35%~45%黑星必克可湿性粉剂375 g/hm2,或4%~6%井冈霉素1 800 g/hm2等,兑水450 kg/hm2喷雾处理,每隔7 d左右喷1次,连喷2次效果较好[4]。

4 参考文献

[1] 陈军.小麦纹枯病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165.

[2] 纵良.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和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2.

[3] 陈长江.淮北地区小麦纹枯病防治要点[J].农家致富,2005(19):36.

[4] 江育民.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简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3(9):110.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You Must Have A Healthy Diet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原来我们都有病
晕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