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阳姜薯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12黄建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黄建宏

摘要 总结了潮阳姜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产量指标、生长进程、种薯选择与预处理、选地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分级、包装运输等方面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潮阳姜薯;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9.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83-02

姜薯(块茎)性甘、温、平、无毒,隶属薯蓣科薯蓣属作物。从植物形态来看,姜薯与山药极为相似,均为缠绕藤本植物,叶心形互生,以块茎供食用或药用,块茎去皮后呈乳白色,富含黏液质[1-2]。姜薯是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特色农业作物之一,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汕头市现有种植面积200 hm2,主要分布在潮阳、潮南两区。姜薯具有皮薄光滑、肉质洁白香嫩、粉泥粘连、清爽滑润、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可制成多种香甜型食品,也可进行深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各地,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和较大的经济发展前景。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农产品发展的要求,提高姜薯产品的产量和市场竞争力,使姜薯产品的栽培、销售、流通按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现将潮阳姜薯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产量指标

种植密度3.75万~4.20万株/hm2,单株薯块产量0.6~0.9 kg,年产量22.50~33.75 t/hm2。

2 生长进程

种植至出苗期15~20 d,生长前期(种苗出土至结薯期)45~55 d,生长后期(薯块膨大期)240~260 d。全生育期300~335 d。

3 种薯选择与预处理

从前年高产的姜薯品种中选择薯形近似柱形、表皮光滑、无病虫害、无机械伤的薯块留作种薯。被选留的种薯,应在向阳通风处适当进行晒种,晒种期间,若出现霜冻,要及时遮盖种薯,防止冻伤。晒种时间一般为35~50 d[1]。播种前将薯种切成小块,每块1~3个芽眼,重10~20 g。

4 选地整地

应选用土层深松肥沃、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园地种植,一般不宜连作,可实行水旱轮作。地块选好后,在冬季应先进行深翻或深耕50~60 cm,使土壤充分晒白风化,利于姜薯生长。深翻后起畦前,施基肥(以土杂肥为主)15 t/hm2以上,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种植前整成薯畦,畦幅包沟宽190~200 cm、高35~40 cm,畦面整平圆,挖深四环沟,以方便排灌。

5 种植

在春分前后种植较适宜,应选晴好天气进行种植。先定穴,穴深5~6 cm,每穴放1块种薯,切口向侧面,覆土。每畦种2行,株距23~25 cm。

6 田间管理

6.1 追肥

一般种植后20 d左右施1次齐苗肥,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每隔25~30 d施1次肥。以磷、钾肥和多元素肥料为主,至立冬后停止施肥[3]。施肥原则前期偏轻、后期偏重;施肥方法为畦面撒施或点施。

前期施肥每次用46%尿素75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120 kg/hm2。后期施肥每次用三元复合肥(15-15-15)180~225 kg/hm2、尿素45~75 kg/hm2。一般全生育期施肥总量2 550 kg/hm2,其中尿素750 kg/hm2、三元复合肥(15-15-15)1 5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

6.2 中耕培土

种植后45~50 d,应结合除草中耕、修沟培土,逐次增培在植株周围,每隔35~40 d培土1次。如果遇雨后表土板结时,可适当提早。培土重点在秋季和初冬,全期培土5~6次。

6.3 搭架

出苗后注意查苗补苗,苗高10 cm左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芽1~3个。苗高15~20 cm时搭架,选用200~250 cm长的硬直竹竿或树枝,每株坚直插立1支,让藤蔓延伸自然攀紧棚架。

6.4 灌水

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上半年多属雨季,注意修沟排渍,如遇干热,早上淋水,切忌深灌。前期供水做到干湿有间。7—9月是水分敏感期,8—9月秋旱时可进行深灌,晚上灌、次日早晨排干。10月灌“走马水”保湿防浸。至立冬后停止灌水,保持薯畦土壤干爽疏松。

7 病虫草害防治

姜薯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斜纹夜蛾、旋花天蛾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药安全使用按GB4285的规定执行;农药的使用按GB8321的规定执行[4]。

7.1 病害防治

防治重点在秋季,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乙铝锰锌(代森锰锌含量30%、三乙铝磷酸铝含量20%)可湿性粉剂4.5 kg/hm2兑水1 500 kg/hm2喷雾;或用68%金雷(代森锰锌含量64%、精甲霜灵含量4%)3.0 kg/hm2兑水1 500 kg/hm2喷雾。

7.2 虫害防治

在姜薯生长前期,选用1.8%~2.0%阿维菌素1 500 mL/hm2兑水1 500 kg/hm2喷雾,生长中后期用5%氯虫苯甲酰胺(普尊)450 mL/hm2兑水1 500 kg/hm2喷雾。

7.3 除草

种植后15~20 d进行人工除草或用除草剂除草,可选用20%百草枯水剂2 250 mL/hm2兑水1 125 kg/hm2喷雾。植株周围10 cm以内应采用人工除草。全生育期一般除草6~8次。

8 收获

姜薯在农历11—12月(即大雪后至春节前)收获。姜薯皮薄易烂,应注意小心挖掘,尽量避免薯块受损。收获后宜贮藏于向阳干爽的地方。

9 分级

薯块以块重和外观为主,按规格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分级标准见表1。

9.1 外观要求

薯形较好,无明显缺陷(冻伤、裂薯、腐烂),无异味。

9.2 理化指标

还原糖≥0.1%、淀粉≥20%。

9.3 卫生指标

应符合GB 2715的有关规定。

10 包装运输

对样品薯块可用目测、鼻嗅、手感评定,对肉质可取个别样薯切开检验。产品应有标志、标签,并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质量等级、采收日期、包装日期、产品标准号、生产者、产地。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要求或按合同要求执行。运输工具应清洁,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运,小心装卸,严禁重压。

11 参考文献

[1] 朱祺,郑健,王碧琴,等.紫山药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江西科学,2014(6):833-836.

[2] 邵文斌.山药生物学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3):148-149.

[3] 王鹏程,宋晓东,常红青,等.宜昌地区长山药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12(7):1381-1384.

[4] 许海生.紫山药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農业科技通讯,2013(3):220-221.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