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7-07-12周春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豆高产高效

周春燕

摘要 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病虫害综合防控、及时收获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皖北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夏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大豆;小麦秸秆还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35-02

皖北地区农作物种植多为一年两熟的复种制度,冬季作物一般为小麦,夏季作物通常为大豆、玉米、甘薯、芝麻等。随着小麦产量的逐年增加,小麦的秸秆量也在不断增长,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使得秸秆很多被直接抛弃在田间。大量的秸秆在田间不便于下茬作物的耕种,且秸秆收集费时费力,经济价值低,利用效率不高。为尽快抢时种植,前些年多采用秸秆焚烧方式,但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隐患突出。近年来,政府组织秸秆禁烧的力度连年加大,秸秆如何处理成了一个农业生产的大问题。人工清秸和机械化打捆虽然可行,但效率低,在人力紧张和时间紧迫的情形下,不易完成,且人工清出的大量秸秆存放在田间地头或沟渠中,造成下雨时水流不畅和水源污染等问题。权衡利弊和生态效益,认为当前最实用的秸秆处理方式应为还田。秸秆还田包括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堆沤还田等形式,其中最经济的属直接还田,主要是粉碎后均匀覆盖于土表或者留在背垄处,此法占小麦秸秆总量的80%以上。经过一个夏季,小麦秸秆充分腐解,触之即碎,不会影响小麦种植时整地,秸秆大量还田,补充了土壤有机质,对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大有益处。秸秆还田使得田间秸秆量大增,传统的大豆播种工具和栽培方式已不再适用,需要改进播种方式和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

小麦秸秆还田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下茬作物的安全播种,尤其对于大豆的传统播种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皖北地区大豆播种应用的多是前茬小麦播种机,行距20 cm左右,在小麦秸秆清理较干净、留茬较低的情况下,无论是旋耕播种,还是板茬播种通过性均较好。虽然出苗匀度差,存在缺苗断垄和成簇苗现象,但是在行距较小、人工间定苗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一定的丰产性。但是在秸秆还田条件下,由于耧腿间距小,会出现秸秆拥堵而无法正常播种的情况。而且,机械化植保技术近年发展较快,窄行距大豆田在花期封行后,植保机械即无法进地作业,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本文总结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大豆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1 选用高产、抗病、抗倒大豆品种

大豆要高产,品种是关键。市场上大豆品种繁多,要选择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的适宜于本地区生产的正规品种,其籽粒不宜过大或过小,种子质量要好。正规品种纯度高,生长整齐,一般高产、稳产,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和根腐病等常见病害。注意选择耐密、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也可选择高蛋白质含量的优质大豆品种,面积较大时可联系大豆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订单生产。

2 播种

2.1 加大播种行距

秸秆还田对大豆生产的最大影响是播种困难,要克服这一困难,首先,要从过去应用小麦播种机改为应用大豆专用播种机械,其行距,即耧腿间距在35~40 cm,而且分前后2排交错排列,以有效防止秸秆拥堵。其次,要贴茬直播,节约动力能源,使秸秆覆盖于地表,以防止耕翻后土壤与麦秸混在一起而跑墒,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提高出苗率。

2.2 实行精量播种

精量播种就是用最少量的种子达到最佳的出苗质量,与传统条播相比,节本增效,出苗质量更高。但精量播种的重要前提是种子发芽率要高,要达到95%以上才能有良好效果。实行精量播种可以保证大豆行距加大后出苗的密度和均匀度,保障和提高群体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大幅节约种子用量,节省间苗定苗用工,实现集约高效的大豆机械化生产方式。

3 肥水管理

由于秸秆主要成分是碳,在田间自然条件下进行腐解时需要消耗土壤中一定量的氮元素,与大豆幼苗生长存在争氮现象。因此,为保证大豆根瘤尚未形成前生长需氮,播种时要增施一定量的氮肥,人为调节土壤环境中的碳氮比,保证大豆生长不受限制。可以在播种时随播种机械播施含氮肥料,一般施尿素75 kg/hm2或复合肥150~225 kg/hm2。

大豆宜足墒播种;苗期喜轻旱,利于根系生长发育;花期喜水,遇雨则结荚多;荚期不缺水而光照充分时,利于干物质积累,籽粒饱满而高产。因此,总体上应把握苗期注意防涝防渍,花荚期注意防旱即可基本保证丰收。

4 病虫草害防控

由于秸秆还田,大豆田间病原菌和害虫卵量等增多,对病虫害的防控要求更高。近几年小麦赤霉病多发,该病菌也能够侵染大豆根部而致根部病害加重。农业防治措施通常为选用抗病品种,提前清理沟渠,增强田间排水能力,防止田间长时间积水或受渍。化学防治方法主要是种衣剂拌种,防效较好的常用试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施保功等。还要根据田间病原菌种类选择种衣剂,如大豆根腐病常是多种病原菌混合发生,可选用2.5%适乐时+35%金阿普隆一起施用效果较好。

同时,田间害虫基数也较先前增加,特别是地下害虫,如蛴螬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较多时,可在播种前撒施克百威等颗粒药剂,或者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按药、种比为1∶50拌种防治。大豆苗期要注意防治红蜘蛛和大豆蚜等,花荚期要注意防治叶蝉、烟粉虱、豆秆蝇、造桥虫、斜纹夜蛾、豆天蛾、卷叶螟、大豆食心蟲、豆荚螟和蝗虫等,根据虫情监测,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不到防治指标,尽量不施用化学农药防治。建议应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和粘虫板等生物防治方法,以减轻大豆产品的农药残留和保护农作物生长环境。

由于秸秆覆盖,苗前封闭除草剂无法直接喷到土壤表面,除草效果普遍较差,建议应用苗后除草剂喷雾防除。待杂草长出,大豆苗3~5片复叶时,可适时选用精禾草克加氟磺胺草醚等按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兑足水进行茎叶喷雾除草。其中精禾草克主要防除尖叶杂草,氟磺胺草醚则主要防除阔叶杂草。大豆封行后,杂草生长受限,此时如有大草,可在早晨或傍晚或天气不太炎热时进行人工拔除。同时,秸秆均匀覆盖于土表,还可起到抑制杂草生长和保持土壤墒情的作用。

5 及时收获

及时收获是大豆丰产丰收的保证,待大豆荚皮呈成熟时颜色,叶片全部落下,手摇豆株听到响声时,即可准备机械收获或人工收获。人工收获时宜在早晨或无太阳时进行,以减少豆荚的开裂。机械收获宜在晨露褪去豆株干燥后进行,以保持籽粒的光洁,防止商品性降低。收获后及时晾晒,在籽粒水分降至13%的安全水分以下时再入仓储存。

6 参考文献

[1] 王兴于.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及夏大豆播种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7):61.

[2] 杨滨娟,钱海燕,黄国勤,等.秸秆还田及其研究进展[J].农学学报,2012,2(5):1-4.

[3] 季陆鹰,葛胜,郭静,等.作物秸秆还田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342-344.

[4] 宋学堂.颍州区小麦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9):101-102.

[5] 史树森.大豆害虫综合防控理论与技术[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75.

[6] 王金陵.大豆[M].1版.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大豆高产高效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大豆农场
给小嘴安个开关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