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联想

2017-07-1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田田荷塘秋风

联想,即由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都会产生联想。一提及“秋风”,我们立刻就会想到“落叶”。何以触“秋风”而思“落叶”?因为“秋风”与“落叶”不仅在时空上常常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总喜欢将小女孩比作“花朵”,那是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之处和小女孩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在談及贫困山区的孩子求学的艰难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城市高质量的教育,这就是“对比联想”。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我们往往会想到母亲,因为她们在关怀、体贴孩子这一方面非常相近,这就是“相近联想”……

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写景、状物类的抒情散文)中,联想手法的运用是极为常见的。例如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景致的一段,不少地方就运用了相似联想: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在这段描写中,作者借助联想,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分别从形、神、色、味等方面生动传神地描摹出月下荷塘的美,带给我们强烈的观感。

叙事类作品中,运用联想手法的文章也不乏其例。无论是小说、散文,都少不了联想手法的一席之地。例如鲁迅小说《故乡》的结尾,便将联想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由眼前的情景想到了无限美好的少年岁月,由脚下的路想到了人生的道路。这段描写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暗示了文章的题旨。

猜你喜欢

田田荷塘秋风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脚踏实地
荷塘
一鸣惊人
学无止境
秋风
闭门思过
荷塘三记
秋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