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翻拍何以问题多

2017-07-1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经典作品低龄美化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在2016年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开播仅一周,原计划260集的动画剧播到第26集,就在一片吐槽声中停播了。没想到,停播一周后,剧情反转,网友却开始哭喊着求更新。《新葫芦兄弟》的市场反应呈现出两极化,在某视频网站上,其总播放量达4.26亿次,评分也较高,而在另一网站上的评分却相当低。事实上,《新葫芦兄弟》主创团队将该片主要觀众定为7岁至11岁的小学年龄段儿童。也就是说,它是拍给当下的低龄观众看的,而非大多数已为人父母的“80后”,其人物设定、故事情节等也有明显的低龄色彩。

精要点评

这不只是《新葫芦兄弟》所面临的难题,而几乎是所有经典改编共同遇到的困境,可谓“成也经典,败也经典”。选择翻拍经典,被有些制作单位视为寻求成功的捷径,以为只要用经典再现的宣传噱头,就能够俘获观众,而降低了对电影制作本身的质量追求。

抢分速记

《新葫芦兄弟》遭遇的吐槽,并不让人意外。毕竟,早在其传出要制作的消息之时,诸如“求放过”“不要毁童年”的调侃就盛行于网络。正如有评论者所称,一部拍给小朋友看的动画片,为什么要迎合“80后”的口味?但这正是经典翻拍的难处所在——无论你是何种定位,都难逃倾心于原经典作品的观众以他们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因为经过岁月的沉淀,经典之作会在观众心中自然地产生一种美化效果。这种记忆美化其实已经超越了经典作品本身的质量,更多是一种情感认知。这决定了对于经典的改编,必须要完成情感超越,方能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经典作品低龄美化
低龄未成年人案件核准追诉问题研究
为什么读经典(节选)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感悟经典作品 提升美术素养
撷英 经典时期的经典作品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低龄儿先天性并指
低龄未婚先孕者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后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
低龄晚孕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分析
古典音乐欣赏与时代的融合——经典作品欣赏引发的思考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