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场作文快速达意技巧(二)

2017-07-10丁卫东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杨柳朱自清考场

丁卫东

这种达意技巧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巧借东风”,即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将别人好的构思、意境、材料、表达技巧及语言等拿来,巧妙地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那么,在考场上,要如何“借东风”呢?

1.调动库存。从记忆中调动读过的文章内容,合理地运用到当前考试作文中去,如可以移植別人的某个构思、某种结构、某种表现技法甚至语言方式,这种方法省力气且见效快。在文思堵塞时,可以很快地打开局面。有位考生在写《一次不该失去的机会》这篇作文时,开头就遇到麻烦,但该考生不想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于是巧借东风,直接将朱自清《匆匆》一文的开头移植过来。我们先看朱自清的开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再看该考生作文的开头: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机会一旦失去,就无法再拥有了。

接下来,作文写自己某次因为贪玩,经不住电影的诱惑,使得好强、想为集体争光的“我”失去了参加英语复赛的机会,造成了遗憾,让“我”认识到机会不能重新拥有。这样的开头恰到好处,不仅没有抄袭的生硬感,还让该考生快速地打开思路,完成了这篇应试作文。

2.就地取材。从考卷中“就地取材”,即利用试卷中的材料为自己的作文服务。试卷中,阅读分析题会提供不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些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获得写作的某种启示;有时也可从试卷基础知识题中获得作文的材料。只要我们稍稍留心一下,说不定就会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

如某年考试,某考生要写的作文题是《时间的分量》,他打算写议论文,主题早已确定,但是要证明的事实材料却很缺乏,怎么办?他忽然想到刚才做现代文阅读时,有篇谈完美的短文,在讲到“完美在于执着”时,列举了曹雪芹十年如一日,才写出撼世之作《红楼梦》;居里夫人为了发现镭,和丈夫顽强地苦战了四年,一年中他们从未看过一场戏,没有听过一次音乐会,也没有去访问过朋友等事例。这些材料不正好可以作为论证自己作文中“名人志士之所以有所作为,是因为他们非常珍惜和善于运用时间”这一论点的论据吗?该考生悄悄取来,很快就完成了这篇考场作文。

猜你喜欢

杨柳朱自清考场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Try to Think Yourself into the Role
牵牢平移手 考场稳稳走
杨柳 书法作品
风儿吹过杨柳湾
考场上怎样才能写好记叙性散文
期末小考场
杨柳
考场借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