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下社会经济发展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2017-07-05杨超肖凡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一带一路

杨超+肖凡

内容摘要:“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艺术设计行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需要以国际化视野、开放包容的心态,找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目标定位,做好沟通生产与消费、协调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桥梁作用,从而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一带一路” 艺术设计 生产与消费 物质与精神需求

“一带一路”战略下艺术设计的发展定位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设计”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小到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设计,大到国家大政方针的设计,设计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设计(design), 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74年版),“设计”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作为艺术学上的“设计”则是指有关美学实践领域的各种构思和创造活动,是一种把规划、计划、设想通过视觉化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艺术设计尽管与绘画同属艺术学科,但无论是从艺术形式、艺术目的、表现方法等方面看,二者都存在着明显区别,艺术设计除注重艺术审美外,更注重实用价值,它是以满足社会生活需要、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如果说绘画艺术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那么,艺术设计则是满足了人们精神、物质的双重需求。

二十世纪初,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所推崇的现代设计教育理念,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不仅使人们享用到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产品,还深刻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随着现代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设计已跨越了不同种族、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界限,成为现代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艺术形态。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建筑、装潢、制造、出版、教育等急需大量艺术设计人才,艺术设计行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发展期。当前,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我国艺术设计行业又将面临一个更高层次发展的机遇期,因此,更需要把握住机遇,以国际化视野、开发包容的心态,将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融入本民族的文化元素,更好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艺术设计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基础

“设计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历史一样久远”,这种提法一点也不为过。从原始社會时期岩壁上的刻画符号,到各种陶器的造型、纹饰,都清晰反映出人类设计的最初萌芽。事实上,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发展进步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经济的每一次繁荣时期也同样是设计大发展的时期。尤其是人类进入近代社会后,以持续百年的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重要标志,直接导致了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制造技术转向以机器制造为主的大机器工业的兴起,生产力迅速提高,社会经济规模空前发展,基于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以包豪斯为代表,结合大工业生产方式的现代设计出现,包豪斯将自己的设计思想巧妙融入当时的制造工艺,从建筑造型到门窗家具装饰,无不体现现代设计理念,可以说,如果没有欧洲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现代设计的产生发展。

艺术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才开始引进艺术设计教育体系。改革开放前,我国的设计基本上是停留在传统技艺层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西方一些国际性大品牌企业在产品设计定位上追求的是“价高物美”,“价高”是因为这些知名品牌拥有尖端的核心技术,拥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以及享誉世界的品牌文化。而我国的产品设计定位却是“价廉物美”。“物美”,作为产品外在的、内在的美感体现,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缺不得艺术设计的参与;至于“价廉”,却并非是企业生产的真正目的,如果一味追求产品价廉的话,企业也不会生存的长久。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当时我国社会经济落后,设计水平跟不上,导致制造业长期停留在“一流质量,二流包装,三流价格”,缺乏必要的竞争优势。而且,多数企业忽视产品设计的重要作用,不愿意在产品外观、包装设计环节投入过多资金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企业没有资金、消费者没有多余收入、社会经济水平上不去造成的。

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人类社会带入快速、高效、多维的发展时代,艺术设计在这全球化、信息化经济结构中,以其自身超强的适应性不断完善发展,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获得了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使得设计行业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设计行业的发展也反过来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经过改革开放短短30年的发展,我国艺术设计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优秀的设计思想已深入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无论是园林景观、建筑环境,还是影视娱乐、广告传媒,还是日用产品、机械制造等,到处都能见到艺术设计的身影。特别是近年来,新科学技术和工艺材料的广泛使用也使得艺术设计有了更大的表现空间,新的设计理念得以更好展示,设计艺术风格化倾向日趋明显,人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因设计而享受到高品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可见,没有雄厚的社会经济基础,艺术设计难以生存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必将迎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浪潮,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服务社会的能力也将更强。

艺术设计对“一带一路”战略下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助推作用

设计可以将企业或产品的思想、目标通过生产活动转变成具体可感的实物,成功的产品设计不仅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产品的价值需求、审美需求,而且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使生产与消费之间实现最大化利用和谐。

一件产品从生产到投放市场,要经过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等环节,其中,技术准备过程首先就涉及到产品设计问题。所谓产品设计,就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产品的定位、功能、构造、材料等进行方案设计。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前期的方案设计在整个产品生产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直接关系到未来市场推广程度。当产品通过前期方案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环节最终为消费者所使用时,就建立起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设计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实现经济价值的基础之一,是生产活动的先期行为”。

当社会不同行业、不同消费群体都能因设计而受惠时,设计便超越了一个企业、一件产品的生产意义而上升到整个社会的普遍意义,其在社会群体审美意识提高、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改变方面的作用由此凸显出来。

尽管艺术设计的价值在于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但是,价值能不能实现还需要放到市场中加以检验。方案设计再周密,产品设计再美观,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甚至会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就无法实现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企业自然也无法获利。可见,艺术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前提是其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必须能够建立起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只有正确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艺术设计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人类社会是多元的,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物质与精神内涵的理解是不同的,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以及快餐式消费理念会进一步加强,这将促使人们从关注产品的耐用、实惠转向时尚、个性。在这种状况下,如何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如何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对艺术设计来说是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从物质层面上说,一件产品的生产,总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的需要,因此,其功能性就会成为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这种功能性需求标准通常能够适用不同消费群体,这就意味着物质层面的需求相对容易满足。从精神层面上说,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对于精神上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具有多元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在产品设计定位时要在满足功能性基础上充分考虑产品的精神表达。尽管精神需求复杂多变,但也并非无章可循,通常来说,事物在呈现出复杂的个性特征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如:年轻人群多是充满活力,追求明快、动感;老年群体则是充满睿智,阅历丰富,沉稳、简洁等。

综上,设计的发展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市场、科技等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过程中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艺术设计行业既会迎来发展机遇,也会面临着诸多挑战,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必将给艺术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只有以创新的战略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把握设计方向,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充分了解市场,才能凝聚企业精神,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增强企业竞争力,协调生产与消费关系,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参考文献:

1.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

2.阚波.论艺术设计与文化、经济、生活的关系[J].艺术百家,2012(8)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一带一路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Nirvana涅槃》
《星.云.海》
《花月夜》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