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俱新 推动房建工程监理持续改进

2017-07-01马锦海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监管机制房建工程信息化管理

马锦海

摘 要:如今,监理人才的诸备、监理行业的更新已经颠覆传统意义上的旧有认知和陈旧观念,急需复合型、一专多用的全能人才,要求其不但熟谙监理技巧,而且博闻强记,精通项目管理、成本控制、合同拟定、设计要领……集如此多的建筑领域专业知识于一身,更好地推动监理走向科学化、先进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房建工程;监理人员;监管机制;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1.104

在实践的基础上适度创新,是监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当前新形势下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了使工程建设总目标得以实现最优,各位监理同仁应追随时代脚步,顺应时代变化,及时反思、不断完善,遵循建筑业的发展规律,接纳科学、先进的监理方式,致力于监理事业,更好地效力大众、服务社会。

1 形势所趋,建筑监理工作应与时俱新

1.1 监理工作要渗透到工程的每个环节

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对工程情况知之甚少,不利于监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尤其是对于技术复杂的大规模工程,更是影响巨大。为此,监理工作要渗透到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应该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切实发挥监理工作的作用,确保质量无差评。

1.2 监理职能应该紧扣“监督”二字

监理对工程质量安全实施微观的监督管理工作,即“监督、检查、验收、评定”。作为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的维护者,监理责任重大,不应该由业主委托,而应该由政府委托。

1.3 端正监理态度,明确监理职能

理顺监理与业主的关系很有必要。从理论上讲,监理与业主不存在利害冲突。但现在有很多监理公司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存在“姻亲”关系,使监理效能失去说服力。为此,必须明确,监理工程师绝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

1.4 不可将监理和项目管理两者混淆

监理必须实行强制性监理,强制性监理范围不应被压缩,反而应被扩大。只要涉及人民利益,不论规模大小,都必须进行监理,以确保交付使用的工程合格,即便发生自然灾害,也是人们藏身的放心之地。而项目管理的核心要素是质量、范围、成本、进度,实质是由市场决定的。

1.5 监理工程师是施工现场的唯一管理者

为了便于监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监理机构从大局出发,以“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宗旨。监理人员要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对业主负责,取得业主的信任。

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者。规范业主的行为,使业主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监理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是确保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

2 顺应发展,推动监理持续改进

2.1 提高監理行业核心竞争力

在已确定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监理行业必须扬长避短,以维持行业的稳定发展。核心竞争力是监理企业独占鳌头、雄霸市场的成功利器,是令监理同仁望而兴叹、难以企及的专业高度,是让竞争对手费尽心思想要掌握的制胜技巧。可以说,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一定是历尽千帆仍胜券在握的市场健将,这位市场健将的背后,一定有足智多谋、武解六韬的出色团队,这个出色团队的精英成员一定通权达变、定力十足。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几乎所有优秀监理企业的员工都热衷于挑战,勇于破旧立新,愿意成为监理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不跟风瞎闹、随波逐流,而是在监理领域创新、探索、学习,工作中是实足的拼命三郎,竭尽全力;功绩后做隐者贤达,激流勇退。监理企业正是因为这群特殊优质人才的加盟,才合纵连横,在监理市场驰骋自如。

2.2 加强监理的信息化管理

与时俱新、创新工作是监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监理行业应营造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环境,实现市场主体和大众对信息的共享,从而利于各界监督,提高对资质管理的透明度和监理实效。

兼听则明。信息共享不仅尊重了大众的知情权、监督权,还便于收集民意,将各个领域不同人士的想法、建议、创意及时搜罗在一起,广开言路,博采众长,发挥网络无界的优势。在网络监理信息平台,大家虽然不熟悉,但交流无碍,可就当下的焦点问题、监理关键、先进工艺、科学流程随时探讨,你一言我一语,热火朝天,认真劲不亚于监理企业的监理例会。动用社会的力量开山拓路,监理企业必现乾坤。

2.3 取得法律授权,真正做到“创新”

对强制性监理范围进行简单的调整,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创新”。监理的真正创新,应得到法律授权,应当按法律程序进行,确保一切的与时俱新都在法制范围内活动。为此,行政主管部针对监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处理,落实到位。

创新需要创新者才思敏捷,不能异想天开、脱离现实,也不能只谈构想不付诸行动。行胜于言,流于行式的创新类似于治标不治本,和换汤不换药别无两样,真正的创新是与时俱进的标本兼具,从监理理念、监理手段、监理技巧、监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突破、改制,最后在得到政府部门的“允诺”下,各方共享监理创新之后的繁花盛果。

2.4 提高监理能力,适应全方位需要

作为监理企业,不仅要配备工程技术人才,还要配备全能型管理人才,能胜任对合同、成本的管控工作。

笔者在长期的工作中经常会见到一些优秀的监理人员,他们不仅对监理专业知识烂熟于心,运用得当,而且知识面广,对于相关的法律条文,聊起来也头头是道、条理清晰。如此超群出众的人才,自然是各大监理企业的目标人才。正是这些人才,组成了企业的骨干力量,满足了监理工作全方位的需要。

2.5 建立监理投入和监理费用的监管机制

很多监理企业在招投标期间,为得到监理业务而恶性压价,导致企业利润受“窘”。为了改变“窘”状,监理企业会减少监理服务内容、减少监理设施投入,但是这些难以做到监管到位。对监理投入和监理费用拨付的监管,其实手段很多。甲方可监管监理投入,政府可监管监理费用的拨付,使监理职能履行得到较好的保障。

2.6 监理应该设立自己的体系

监理与施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他们之间不应该是共创关系。笔者认为,给监理颁发“鲁班奖”不妥,监理应设立属于自己的权威、专业的监理奖项,引导监理行业健康发展。

2.7 执行并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

在其位,谋其政。严禁总监理工程师一身多职,应建立总监理工程师动态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对总监理工程师定岗定位。另外,还应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制止监理工作中敷衍了事、以假乱真。

建筑质量事关重大,监理要为建筑质量把关。监理人员作为监理工作的执行者、操作者,如果没有责任加身,就如同虚设,无职业道德可言,是受建筑业诟病的,尤其对于总监理工程师,更是如此。因此,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胜任这份工作,要全心全力回馈给这份工作热爱和专注,这样才无愧于总监理工程师这个职位。希望总监理工程师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为部门的工作人员做个好榜样,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3 建议

技多不压身,能者走遍天下。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监理能力,增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现场监理工作科学开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监理不是简单地在施工现场走一走,更不是随便到工地各处转一转,而是肩负重任,全面监督、科学核查,不放过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任何细微隐患,讲究方式方法,做到监理的标准化、先进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为建筑工程质量保驾护航。

〔编辑:刘晓芳〕

猜你喜欢

监管机制房建工程信息化管理
大数据时代涪陵政府采购监管机制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探讨
房建工程节能技术新进展
浅谈民用建筑房建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房建工程容易忽视的防水处理要点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