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法学核心研究综述

2017-07-01王晓巍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利法数据分析专利

王晓巍

摘 要:专利法学核心研究综述,是对专利法学研究领域进行的阶段性分析和评述,目的在于把握专利法学的最新研究动态,评测专利法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专利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新阶段的专利法学核心研究成果集中分布在“专利申请与审查”“发明专利的利益分配”“国际贸易中的专利保护”3大领域。从新阶段的研究成果来看,专利法学的核心研究呈现“专利保护制度研究精细化”和“专利实施与保护国际化”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专利;专利法;数据分析;核心研究

中图分类号:D923.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1.009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专利法学作为知识产权法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为了更好地把握专利法学的核心研究动态,促进专利成果及时向产业应用转化,专利法学界宜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的综合评析,总结专利法学理论和实务层面的科研精华、经验成果。“专利法学核心研究综述——基于‘2016年度专利法学CLSCI论文数据的分析”作为专利法学的阶段性学术研究提炼成果,是对2016年度专利法学的重点研究领域进行的分析和评述,旨在为专利法学专业理论和实务工作者提供学术“风向标”,评测专利法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专利法学核心研究综述”重点以中国法学会界定的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中的专利法学核心论文为依据,依次对专利法学的研究成果展开数据分析和理论评述。

1 专利法学核心研究的数据分析

由中国法学会界定的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的论文数据信息分析,2016年度知识产权法学论文共有47篇,与2015年度法学类核心期刊的知识产权法学论文数量基本持平,在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民法学论文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纵观近2012—2016年的知识产权法学核心论文数量,2012年47篇,2013年31篇,2014年54篇,2015年47篇,2016年47篇。宏观的比较数据显示,知识产权法学的研究在新时期保持了强劲的升温态势。在2016年度法学类核心期刊的47篇知识产权法学论文中,专利法学方面的核心研究成果在知识产权法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在2016年度,中国法学创新网中的16种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共有专利法学方面的论文8篇,约占该年度知识产权法学核心论文总量(47篇)的17.02%.2012—2016年的CLSCI专利法学方面的论文数据,依次是9篇、4篇、13篇、8篇、9篇。比较分析近5年的CLSCI相关论文数据可知,专利法学的研究热潮在2014年出现峰值,2015年和2016年的研究成果略有下降,但专利法学的研究成果依然保持在近5年的平均研究水平以上,并呈现出回升态势。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际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国际专利的情况也在不断增多。国内、国外专利申请数量的激增与专利审查程序的严控政策形成现实矛盾,在此专利实务背景下,专利法学的研究热潮将再次迎来高峰期。

2 专利法学核心研究成果评述

从2016年度专利法学CLSCI论文的宏观统计数据信息来看,2016年度专利法学的核心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3大领域:①专利申请与审查。由于国内、国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增多和专利审查程序的严格化,专利申请与审查的局面呈现出现实矛盾。在此形势之下,“完善专利申请和审查制度”势在必行。②发明专利的权益分配。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经济中,经济利益分配依然是市场主体关注的焦点,发明专利背后的权益分配问题自然也是专利相关人的关切点,尤其是在利益关系复杂的职务发明专利中,其权益分配问题更是值得重点研究。③国际贸易中的专利保护。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专利主体不再

满足于一国范围之内的专有权利,竞相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国际专利,开拓更为广阔的专利海外市场,随即专利的国际化保护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专利法学界重点研究的领域。

根据2016年度专利法学CLSCI论文及其研究成果的内容,本文归纳的2016年度专利法学研究成果的核心集中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 专利制度的完善

专利研究契合专利申请、专利代理、专利诉讼的实务,深入探析相关专利制度的完善之道。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一项专利的取得,经历研发、申请、审查等一系列流程,期间涉及诸多利益关系,而专利取得之后的专利实施、专利许可、专利保护更是涉及诸多复杂的经济利益纠葛。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专利在产业应用过程中转化成资本的途径越来越多,比如“技术入股”“专利证券化”“职务发明奖酬”“绿色专利”等。与此同时,专利引发的权益纠纷也越来越多,而这些专利权益纠纷正考验着我国现行的相关专利法律制度。2016年度,专利法学方面的CLSCI论文内容涉及到最多的问题当属“专利侵权赔偿规则不合理”“专利申请程序不完善”“专利审查制度不健全”“专利代理人身份不明确”“专利利益分配不合理”等专利实务难题。

在专利侵权赔偿规则方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徐小奔在《论专利侵权合理许可费赔偿条款的适用》一文中,充分论证了专利许可赔偿标准在举证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在赔偿范围中的基础性,主张专利许可费赔偿与实际损害赔偿、侵权人获利赔偿协同适用于具体专利侵权审判案件。在专利申请程序和专利审查制度方面,中国计量大学法学院暨知识產权学院范晓宇以论文《宣告专利权无效决定的本质及其效力限定——兼评我国专利复审制度的改革》,有所侧重地论述了专利复审过程中重复审查的弊端,并主张应当恢复以专利行政部门为主导的专利复审制度。在专利代理人身份界定方面,西北政法大学焦和平在《我国专利代理人从事诉讼代理的合法性困境与出路》中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即允许具有律师资格的专利代理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独立代理专利诉讼,同时,允许达到一定执业年限的专利代理人经过诉讼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与律师共同代理诉讼。在专利利益分配的实务问题方面,清华大学蒋舸在论文《职务发明奖酬管制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一文之中主张,职务发明奖酬管制应当允许以笼统定价取代单次定价,以科层结构替代价格机制,并强调在专利实务管制过程中,要从主体类别、客体范围和审查模式方面限定职务发明奖酬的管制范围。

2.2 专利国际化程度的增强

随着专利国际化程度的增强,专利保护探求民事、行政、刑事、国际4个方面的保护。

在贸易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涉及专利的国际贸易愈加频繁,而专利的国际保护标准也更加严苛。例如,《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对农用化学产品和药品规定了高水平的数据保护制度,这是美国在国际上积极推行其管制性排他权制度的结果。随着国际专利保护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内专利保护制度也正在探求应对之道。在国际专利保护制度的引进方面,南京师范大学梁志文专门针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具体规定和适用问题,撰写论文《管制性排他权:超越专利法的新发展》,详细阐述了管制性排他权在专利实务中的有效性,并阐释了管制性排他权的具体制度在创新者、竞争者、监管当局、社会公众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适用方法。在专利国际化程度增强的同时,专利保护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对此,国家知识产权局学者董涛以论文《专利权保护网之漏洞及其弥补手段研究》论述了,在专利保护网中强化刑事救济和行政救济,是弥补专利权保护网中诸多漏洞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专利保護制度的研究正在探析民事、刑事、行政和国际层面的全方位救济途径,以保障专利利益的最优化开发。

3 结束语

通过对中国法学会界定的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中专利法学论文及其研究内容的综合分析,本文总结得出,专利法学的核心研究呈现“专利保护制度研究精细化”和“专利实施与保护国际化”的发展态势。新阶段的专利法学研究趋势在关注传统重点理论和实务问题的同时,也在探究创新专利权保护制度的途径以及新型专利权保护制度在实践中的适用之道。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作为经济体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而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专利法学作为知识产权法学的重点领域,其研究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准备工作:①完善国内具体的专利权保护制度,促进科技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智力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产业资本,并获得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②重视国际专利制度的本土化研究,促使从国外引进的专利制度充分适应我国国情,以调适专利权保护与科学技术信息共享的利益平衡。

注:专利法学核心论文数据整理说明:①论文统计的法学类核心期刊范围为2016年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创新网”中的16种法学类期刊,即《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清华法学》《环球法律评论》《法学》《法学家》《现代法学》《法律科学》《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政治与法律》;②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以及各刊物官方网站,且只统计第一作者以及第一作者的单位。

参考文献

[1]中国法学创新网:2012—2015年的法学类核心期刊(CLSCI)的知识产权法学论文数据[DB/OL].2015年法学盘点[2017-01-05].http://www.lawinnovation.com/index.php/Home/xuejie/artIndex/id/13966/tid/Y.html.

[2]孙银龙.专利法学热点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05):185.

[3]徐小奔.论专利侵权合理许可费赔偿条款的适用[J].法商研究,2016(5).

[4]范晓宇.宣告专利权无效决定的本质及其效力限定——兼评我国专利复审制度的改革[J].中外法学,2016(3).

[5]焦和平.我国专利代理人从事诉讼代理的合法性困境与出路[J].法商研究,2016(4).

[6]蒋舸.职务发明奖酬管制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J].中国法学,2016(3).

[7]梁志文.管制性排他权:超越专利法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16(2).

[8]董涛.专利权保护网之漏洞及其弥补手段研究[J].现代法学,2016(2).

〔编辑:白洁〕

猜你喜欢

专利法数据分析专利
陶凯元:《专利法》修改应坚持问题导向、契合专利特点、对标国际规则
浅析抵制“生物剽窃”的方法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中国专利法详解(缩编版)》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