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谷佳”传奇—记发展中的青岛林宇养殖场

2017-06-29吴海燕山东省青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振国蛋鸡鸡舍

文│吴海燕 (山东省青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 企业采风

“和谷佳”传奇—记发展中的青岛林宇养殖场

文│吴海燕 (山东省青岛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20多年来,青岛林宇养殖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成山东省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年存栏60万只,年产蛋7300吨,“和谷佳”牌鸡蛋通过“国家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

20多年来,青岛林宇养殖场外闯市场,内抓质量,实现了由单纯的规模扩张向规模效益型发展、由传统的家庭企业向股份制现代企业发展的亮丽转身。

20多年来,青岛林宇养殖场声名鹊起,在业界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美誉度,先后获得山东省蛋鸡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基地、青岛市规范化养殖基地等荣誉称号,吸引了上海鸿轩集团和青岛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的青睐,与其结成了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跨界经营 艰难起步

1996年3月,蓝村镇古城村55岁的皮鞋专业户高华林召开了家庭会议,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转行养鸡!他是蓝村镇最早的皮鞋加工户,也是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一批万元户。面对蜂拥而来的皮鞋加工户和日渐萎缩的皮鞋效益,他觉着转行势在必行。

听说附近的城阳区上马街道养蛋鸡效益很好,高华林多次前去考察,果然名不虚传。心动不如行动。他拿出3万块钱,准备先让三女婿刘振国试试看。“赔了算我的,赚了一块儿分红!”刘振国夫妻俩在贾戈庄村租了4间民房,进了500只蛋鸡。

没想到,产蛋期正赶上鸡蛋行情不好,俩人愁得整宿睡不好觉。高华林就挺身而出,推着小推车,沿街叫卖鸡蛋。“您那么大岁数了,别上街卖了!省得让别人笑话!”“这一偷,二不抢,怕啥笑话!你俩只管把鸡养好就行!”慢慢地,鸡蛋行情好起来了,刘振国夫妇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回报了!

天有不测风云。转眼间来到了1997年。这一年夏天,周边养鸡场遭遇了传染病“新城疫”,刘振国的养鸡场也不例外。看着那些昨天还活蹦乱跳的精灵,一夜之间就奄奄一息,尸体堆成了小山,只好用小推车送出去,挖深坑掩埋了。夫妻俩心疼地满脸是泪,难受得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有问题解决问题!”高华林来劝刘振国夫妻俩。“关键是防疫不过关!”“那就学习,请专家来指导!”刘振国夫妻又重整旗鼓,再次创业:东拼西凑地借了3万元,镇上的农村信用社又贷款支持5万元,新进了3000只鸡。他俩不再闷着头养鸡,还见缝插针加强学习、参加畜牧部门举办的培训班,邀请动监所的专家来养鸡场进行指导……渐渐地,他俩摸索出一套卓有成效的养鸡套路,养殖场的效益也好起来了。弟兄姐妹们听说蛋鸡养殖效益很好,纷纷入股,林宇养殖场完成了由私营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转变。

众人拾柴火焰高,历经坎坷的林宇养殖场,终于步入正轨,发展越来越红火!

规模扩张 突破重围

渡过难关之后,刘振国的养殖场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根据防疫专家的要求,养殖场应远离村庄,一是避免影响群众生活,二是切断传染渠道。1998年,刘振国果断把养鸡场搬到城后村。他租了7亩地,办理了养殖用地手续,先盖起 2排鸡舍,后来又不断扩张,在鸡舍还建起楼层式立体养殖模式,蛋鸡存栏量达到3万只,成为远近闻名的蛋鸡养殖户。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规模偏小、效益不高,成为制约养殖场发展的桎梏。寻找一方合适的土地,成为养殖场扩张的关键。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振国发现《青岛日报》上刊登了一则招租广告:店集镇有60亩鸡舍和30亩水面招租。当时,店集镇启动了民生工程,建起了16排鸡舍,分租给10多户养殖户。由于经营不善,养殖户相继退出,这里一片衰败。刘振国以独有的眼光,租下了整片养殖场,一包就是30年,盘活了“休克”的集体资产。说干就干,修缮鸡舍,消菌杀毒,整个养殖场焕然一新。到2009年,已发展到蛋鸡存栏10万只。

◎投资200万元建设的近3000平方米的恒温式鸡蛋储存库

鸡蛋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食品安全,质量关天。刘振国也不再一个人包打天下,先后引进了26个工人,其中包括6个防疫员。特别是引进山东农业大学毕业的闫宏发博士担任技术员,从根本上扭转了防疫不利的局面。他把防疫员分成3组,每组两人,固定分管鸡舍,从小鸡进场到母鸡离场,实行全过程检疫,谁出问题,就处理谁。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刁猫捉老鼠,而且干得格外认真。其实,大家心里也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只鸡防疫5分钱,但是50万只下来,就很客观了,每人的月收入稳赚三四千元,谁还愿意为此担风险呢?

为了缩短养殖周期,刘振国还同蛋鸡孵化场达成了协议:不再从育雏开始,而是从3个月的小鸡开始,引进林宇养殖场。到蛋鸡6、7个月时,就开始下蛋了。可以说,抛去育雏和衰老,蛋鸡在林宇养殖场奉献的是“黄金时代”。不但降低了养殖风险,还节约了养殖成本,缩短了养殖周期,何乐而不为?“舍小逐大”,这是刘振国赢利战略的一部分。

同时,刘振国还启动了“品牌强场”战略,在工商部门注册了“和谷佳”牌注册商标。这里面有什么学问?“和,就是和谐;谷,就是五谷杂粮;佳,就是好。合在一起,就是把五谷杂粮调和在一起,就会生产出品质好的鸡蛋,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刘振国把传统的喂养习惯和现代的经营理念融合在一起,无论外界怎么推崇添加剂和抗生素,他也从未动摇过当初的承诺,也从未怀疑过自己的坚持。正是凭着这样的不懈努力和始终不渝,刘振国一直用品质和品牌不断占领市场、引导消费,“和谷佳”牌鸡蛋也从偏远乡村走进了上海大都市,获得了千家万户消费者的喜爱。

品质+规模,使林宇养殖场不断发展壮大。到2013年,林宇养殖场的蛋鸡存栏达到20万只,成为青岛市最大的蛋鸡养殖企业。

机器换人 转型升级

蛋鸡养殖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心劳力。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用工也越来越多,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给防疫带来了风险。看到国外自动化的养殖场,快捷方便的流水线、清洁整齐的环境、随时清除的粪便处理系统,刘振国有些动心了,养殖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否则,面对同行业的奋起直追和群雄逐鹿,林宇养殖场将是危机四伏。

但是,如果对店集镇的养殖场进行拆迁改造,成本太高,还不如重新建一处新的养殖场。于是,他把养殖根据地不断向北拓展,几经考察,选中了莱西市东三都河村。这里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著名的蔬菜种植基地,不但环境优美,而且水土肥沃,特别是水质含有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这对于蛋鸡养殖来说,简直是一方风水宝地。经过多轮融资,投资5000万元,建起了占地80亩的现代化养殖场。引进了意大利鸡笼和荷兰MOBA捡蛋设备,实现了上料、上水自动化,捡蛋、排污自动化……建起了8排鸡舍,每排鸡舍养鸡6万多只,存栏50多万只,每天产蛋20吨,合理有效地利用了土地的面积。据了解,普通生产模式的50万只蛋鸡养殖场,将占地500亩,而这个50万产蛋鸡场仅占地80亩,节约土地超过80%。在现场,只见一枚枚鸡蛋从车间的鸡蛋传输带中徐徐传出,几位女工不停地将传输带上的鸡蛋分拣装箱,她们每天要捡40多万枚鸡蛋。鸡舍里产生的粪便等排泄物,无需人工收拾,全部通过高速运转的传送带,自动运到鸡舍外,集中到封闭的运输车上,不但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改善了鸡舍内的卫生条件,始终保持良好的空气流通。特别是在鸡舍内安装了全方位、24小时不间断监控设备后,刘振国坐在办公室内,就可全面掌握、遥控指挥养殖场……不仅如此,他还配备了进料、供水、排风、温度控制等自动化设备,不断推动养殖场转型升级。这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的广泛运用,可以使这个养殖场劳动力节约90%以上,而且随着厂房内用的工人少,可以有效控制病源的传播途径,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投资250万元从意大利进口的MEZA立体养殖设备

面对巨大的产蛋量,销路成了大问题。刘振国与上海一家大企业鸿轩集团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刘振国负责按订单生产,对方负责营销。这样,销路问题解决了,而且还给养殖场撑起了保护伞:无论市场繁荣还是萧条,始终按保护价收购。不少同行得知后,都说刘振国有远见!特别是去年以来,饲料价格上涨,但鸡蛋市场行情不佳,结果不少养殖户入不敷出、欲哭无泪。“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刘振国的养殖场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很小,还小有赚头!但是,薄利多销、积少成多,效益不可小觑!

攀上了大客户,也不能高枕无忧。质量如同利剑悬在头上,一不留神,后果不堪设想。上海方面在合同中明确提出,鸡蛋不能含有抗生素,也不能添加剂超标,否则会追究法律责任。刘振国没有畏难发愁,是因为他心中早有一个成熟的想法。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按畜牧部门的要求,继续做好防疫工作外,关键是要从饲料源头上把好质量关。于是,经多方对比,他选择了正大饲料,由正大公司按上海方面的要求配方配料。一旦鸡蛋产品例行飞检不合格,将连带追溯饲料供应方的责任。正因如此,正大公司也不敢掉以轻心,每天进行专门配料,严格检测,合格后才准许出厂。刘振国也加强了饲料运输管理,防止二次污染饲料。他让五妹夫买了两部密封罐运输车,每天往返位于胶州的正大公司两趟,确保母鸡都能吃上当天的新鲜饲料。

质量和规模上去了,林宇养殖场的鸡蛋受到了上海消费者的追捧。当天的鸡蛋,连夜发往上海,第二天一早就出现在上海的易初莲花、大润发等知名连锁超市。

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刘振国充满了信心:瞄准国内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化养殖场,决定投资476万元,建设鸡粪发酵罐,在鸡舍外,接上传送带上的鸡粪,并在密封的发酵罐内进行加热、发酵、杀菌、烘干,生产有机肥。仅此一项,每500克鸡粪的价格能翻一番,达到0.5元。一年以来,有机肥收入达到500万元。

更为喜人的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经多方考察,海尔金控看中了林宇养殖场,决定进军蛋鸡养殖业:双方计划投资上亿元,在莱阳市建设占地200亩的蛋鸡养殖场。计划用3年时间,再造一个林宇,存栏规模和鸡蛋产量翻一番……那时的林宇,在即墨、莱西、莱阳建立的蛋鸡养殖根据地,渐呈三足鼎立之势,将继续引领山东蛋鸡养殖业发展。

从昨天到今天,林宇养殖场完成了漂亮的“三级跳”,实现了实体产业转型。明天,还会演绎出怎样的产业传奇呢?我们拭目以待,也祝愿林宇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振国蛋鸡鸡舍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爱在拉萨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鸡舍消毒程序小结
我和继父13年
我和继父13 年
别请狐狸建鸡舍
我和继父的13年
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