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五点”,实现小学科学有效教学

2017-06-28袁婷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有效课堂小学科学

袁婷

(江苏省新沂市港头镇中心小学)

摘 要:从抓住知识关键点、确定教学新迄点、考虑教学切入点、把握课堂兴奋点、预留课外延伸点等论述抓住科学教学的“五点”,实现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几点实践性策略,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教学;五点;有效课堂

科学作为三年级起始学段的学科,学生对这门学科的热情不亚于英语。然而,长期以来,科学课程备受歧视。教学中,要关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课堂的构建是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都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谈谈“五点”铸就小学科学有效课堂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抓住知识关键点

科学学科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而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每一课的学习应抓住知识点,在知识点和关键点处再设计实证、实验等活动,活动以知识为基础和基点,没有知识做基础,实证、实验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科学的本真。如,对于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它们吸水吗》的教学,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新课标把握这节课的基础知识包括:(1)了解吸水性的概念,把握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2)了解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是四大发明之一。四大发明有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了解东汉蔡伦发明纸的过程。(3)了解纸张的横、纵的韧性不同;纸具有吸水性等。

了解了這些知识,再设计实验证明纸的韧性、吸水性等,才有意义,实验是验证知识的真实度,突出科学的实验性、实践性。

二、确定教学新迄点

学生好动、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因此,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确定教学的新迄点,突出“学中做”“做中学”。仍然以《它们吸水吗》为例,在学生了解了纸的发明、纸的用途、纸的分类、纸的性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研究纸的吸水性,或者设计“观察纸”的实验,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思考,想验证哪一个知识点,怎么验证,用什么材料和实验设备、再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实验。如,(1)不同的纸韧性不一样,如何验证?(2)同一张纸,横、纵的韧性也不同,如何验证?(3)纸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怎么证明?(4)透明度实验如何做?要注意什么?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自主讨论的基础上,集众人意见而归纳和整理的,学生自己想探究的问题,集中起来,再让学生设计实验、亲自验证,定会彰显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课堂氛围才会兴趣盎然、妙趣横生。

三、考虑教学切入点

教师经过研究教材和学生,把握了教材的知识点,找准教学的新迄点之后,创新教学,努力构建小学科学的活动、生态课堂,是科学课堂活起来的关键一环,这个环节,教师应考虑教学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包括如何导入,如何找准知识点间的练习,如何架起知识点与实验的桥梁,充分考虑这些元素,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便会生机无限,魅力无限。

如《它们吸水吗》的教学,首先教师应考虑导入的方式。独特、新颖的导入,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之初,首先考虑有效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的学习打下基础。如利用情境法,呈现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如木头、塑料、金属、纸等,教师再引导学生,如果用滴管分别滴一滴水在这四种材料上面,你们猜猜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如此的情境问题,会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把孩子们引进教学的主题——吸水性的学习中,也能促使孩子们主动投入到实验中。再者,对于环境保护问题,也是科学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于纸的普遍运用,而引导学生思考:随着用纸量的增加,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意识到纸的普遍运用,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垃圾遍地、污水排放等,让学生增强“节约一张纸,净化一滴水”的认识。这样,从导入到知识的呈现,到知识的升华,无不与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新课改理念完美“切入”。

四、把握课堂的兴奋点

抓住课堂的兴奋点,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发挥思维和想象力的环节。如,实验环节,孩子们喜欢动手、动脑,喜欢无论什么都问为什么,那么,将知识的呈现、验证,与学生的这个特点巧妙融合起来。

比如,对于《它们吸水吗》中的“纸”的吸水性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孩子们的兴趣点,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对纸的性质——韧性、吸水性、透明度等的疑问和好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这个表格中不同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进行实验,最后组际间交流,完成这四个实验。实验本身给课堂增加了生机和活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交流,更将课堂推向高潮。

五、预留课外延伸点

科学学科有必要开展调查活动、实践活动,丰富课堂所学、拓展课堂知识。因此,科学课堂教学,应预留课外的延伸点,让学生课后带着问题走进实践活动。开展课外拓展,如可以开展一个统计活动——统计每一个学生一学期要使用多少纸,计算一个班又要用多少纸。说说以后你会怎么做?也可以开展一个科学幻想活动——畅想将来的纸是什么样子的?用什么材料制作?会不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也可以开展一个“小小设计师”的活动,请孩子们设计一张有特色的纸等;亦或组织学生开展“我造一张纸”的活动……

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是探究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住“五个点”——关键点(重点)、切入点、新迄点、兴奋点、延伸点,下工夫,这样,我们的科学教学,才会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齐立.基于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5(91).

[2]刘江棉.浅谈小学科学的有效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有效课堂小学科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