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艺术类考生德育教育初探

2017-06-27陈月桃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培养

陈月桃

摘 要:立德树人是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高中班级管理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管理好学校,必须首先管好班级。高中艺术生是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在他们身上,除了具有一般学生的特点,他们更具有个性:思想活跃、思维各异、穿戴新奇、向往自由、喜欢装酷等等。所以,在管理他们时,要更加注意方式方法。

关键词:德育教育 艺术生德育 培养

一、制订班级目标

建立班级管理目标要以国家的教育目标、学校的管理目标为基础并保持一致。想要做到突出素质教育,体现出德育的重要性,以下几个原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1]

1.全员激励原则

在高中艺术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每一名高中艺术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公正无私,对任何一名学生都不能戴有色眼镜去看待,并且要使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为了能够向社会输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在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为每个艺术生机会均等的创造学习、表现和成功的条件,创造平等的有竞争性的学习环境对于高中艺术生的教学尤为重要。对于优秀的高中艺术生不能“一样好样样好”,同时对于暂时后进的学生也不能一眼把他们看死,要能够发现每个高中艺术生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加以引导,并开展高中艺术教育教学工作。[2]

班级目标作为全班学生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达到的成果,它的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引导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制定共同班级目标,根据时间跨度、目标达成难度等标准制定远、中、近的班级努力目标,以小组、个人、整个班集体为单位,制定团体和个人的努力目标,依据已经制定的努力目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通过努力一起逐步的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有条不紊的开展艺术生的教学工作,同时这种有计划的、有方向的、平等的竞争性学习环境也可以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成果和荣誉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适当的使用一些激励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提高对于高中艺术生的教育教学效果。[3]

2.教管结合原则

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是指把班级的教育工作和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辩证地统一起来。教师既要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和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根据必要的规章制度去要求学生,规范学生学习行为,进行严格的教育管理。首先要求教师应当用科学的道理和正面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调动其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使他们在思想、品德、学业、生活等方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如勤学习、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并要认真执行,经常检查,及时总结,进行评比。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目标的一种科学的管理,也是实现班级管理达到预期效果的保证。

3.情通理達原则

贯彻情通理达原则,首先要动之以情,与学生进行真正的情感交流。人们常常有这样一种说法,即:三分制度管理,七分感情管理。所谓感情管理,具体表现是四个“心”:思想上关心学生的进步,学习上细心地指导,生活上热心地照顾,遇到困难能耐心地帮助。其次,要晓之以理。管理者要善于利用科学的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第三,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既不要“有理无情”,又不要“以情代理”,而是要将情理有机地“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也就是说,在管理制度上要严明,要公正,要一丝不苟,体现一种“刚性”;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待人之诚,体现一种“柔性”。[4]

二、尊重个性,培养创造性

1.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艺术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如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制订班规,每个同学都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集中制订出:“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每个课程都一样”这两条班规。还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订和落实班级工作计划,并由学生及时验收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填写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记录表。从班规的内容,工作计划落实记录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板报可以看出艺术生具有的独立自主的精神。并且发挥了艺术生的特长,在集体的氛围中艺术生的自律性也就加强了。[5]

2.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这就需要教师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每个成员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翁,具有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避免学生感到受制于人,产生被人“管”的消极意识。应避免教师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会使艺术生一切听命于教师,其责任感必会遭到泯灭,久而久之,创造性个性、品质不仅不能形成,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奴性。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与学生应该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形成两个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

3.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想要将艺术生培养成才,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应该说:有的学生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这种兴趣是否真正化为学习的动力,每个学生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另外,教师还是要重视艺术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尤其对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加以引导,使其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通常我的做法是:因势利导,重点讲清文化和专业的关系,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好比鸟儿缺了一只翅膀,怎样展翅也是飞翔不起来的,还通过之前一些艺术生的事例去说服他们。这样文化、专业相辅相成,学生的个性得以健康地成长。艺术生的德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各个方面、各位任课老师的鼎力配合。教师要发挥艺术生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正确引导,全方位管理,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优秀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代贤凤.新课程下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理念与方法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2,02:155.

[2]钟水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3,54:188-189.

[3]吴晓芬.关于改善高中教师德育工作举措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7:112-113.

[4]邱丽颖.关于高中教师德育创新工作探讨[J].新课程(下),2015,05:13.

[5]张向葵.教育心理学[H].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3(5):65.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培养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