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之花必结育人之果

2017-06-27陈穗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教室

陈穗红

摘 要:储蓄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能使班级成员共同拥有正确而积极的信念、价值观、态度;能使班级成员拥有良好的言行倾向、人际环境和风气。班主任应该精心布置教室生活和学习氛围,让其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班主任应该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其成为孩子行动的指路灯;班主任应该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为建设正能量的班级文化保驾护航

关键词:储蓄正能量 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 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人际关系

引言

古人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正能量的班级信念、价值观和态度。近年,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六马路小学注重班级文化建设,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班级管理制度,和谐友爱的班级人际关系改善班级的学风、风气,同时也改善校风。 [1]

一、储蓄正能量的教室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室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储蓄正能量的班级环境布置是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物化反映。

1.“幸福大门”为班级文化建设储蓄正能量

教室的门是通向知识海洋的门,学生每天要进出教室大门无数次,能否把教室的门,装扮一番,让它摇身变幻成散发正能量的一块“快乐的磁铁”,吸引学生:踏入知识圣地,吸允文化营养,充盈自身修养。

(1)“新春到,‘福门添喜”。春节过后的新学期,学生过完愉快的寒假,为了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班级读书氛围,可以在教室正门门板上用“利是封”平凑成的“福”字,吉祥的中国“福”字,让学生踏入教室之前,感受温暖,接受祝福,迈进新学期,新年新气象,学生心里即刻涌动积极向上的思绪。

(2)“节日里,万变的门”。节日里,教室正门的门板上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主题,进行精心的打扮。植树节,门板上的棵棵小树苗,让学生升腾植树的冲动;“六一”儿童节,门板上的张张笑脸,让学生快乐无比;国庆节,门板上的万里长城,让学生记得要为祖国强盛而读书……(见图1)

(3)“期末了,敞开知识的大‘门”。学期末,教室大门的门板可以摇身一变,变为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它展示一棵“知识大树”,让学生“温故而知新”。

2.“会说话的墙”为班级文化建设储蓄正能量

舒适、温馨的班级环境,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情。在班级环境的建设中,各个班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真正的设计者,参与班级环境的布置,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催人进步;让教室洋溢着文化的气息;让教室的面面墙壁都散发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气息。[2]

3.“看得懂的图书角”为班级文化建设储蓄正能量

书是知识的海洋,各班级争创书香班级,激发学生读书的愿望,让书籍伴随学生的成长,让书籍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各班级充分挖掘课外阅读的资源,鼓励学生捐献自己家里的书籍,不断充实班级图书角,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1)低年级开设“花般童年图书角”——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充满童趣的图书角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他们喜欢翻阅“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窗边的小豆豆”,小小的图书角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快乐。(图2)

(2)中年级开设“绿色环保图书角”——绿色工作是千秋事业,更是一项造福后代的功德,绿色环境教育要从娃娃做起。中年级的学生在绿色充溢的环保图书角里尽情地阅读涉猎环保知识的书籍。各班级的环保书籍多为自然科普读物,学生在寻找书中的环保足迹,吸取绿色养分,增强环保意识。[3]

(3)高年级开设“国学图书角”——国学博大精深。高年级的各班开设国学图书角,学生被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典故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试图认识“孔子”、“老子”、“孟子”和“庄子”,游弋在国学的海洋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 “精美的墙报”为班级文化建设储蓄正能量

教室的墙报更是会说话的墙。各班级结合实际,以不同的形式,用心制作每期的墙报。内容充实、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的墙报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喜欢看、喜欢评论,这些精美的墙报让学生获取知识,赢得长进。

三、储蓄正能量的人文制度成为学生行为的指路灯

班级是全班师生共同的“家”。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正能量的班风得以形成的有力保证。对于一个正能量班级的形成,必须要有适合本班的切实可操作的制度。基于此,为了得到大家的认同,班级结合学校校训、校规,让每位孩子参与班级制度的确定、管理和评价。集思广义,积极采用学生、家长的建议,首先确定班集体的口号,打造班级特色。

四、储蓄正能量的班级文化人际关系

和諧是一种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彼此尊重对方的地位、权利、个性、品格。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谐是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班级人际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的。如果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相互理解、团结、帮助,能平等友好相处,这样班级必定形成了一种催人奋发向上的正能量氛围。

1.师生的友爱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这告诉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是胸怀热忱、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学生,去塑造孩子,感染学生,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使师生共鸣。师生如家人般亲近,教师时时处处挂念着学生,关心他成长;学生喜爱教师,爱跟他谈话、帮老他做事、听他讲课。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师生友爱。

2.学生与学生的友爱

学生之间在校相处的时间远比师生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他们更容易相互影响,如果学生群体呈现“团结协助”、“强学好问”的正能量氛围,则班级的整体将呈现积极向上的势头,良好的班风将不断牵引落后的学生,催促他们前进;如果学生群体呈现一盆散沙,无心学习的负能量氛围,则班级的整体将呈现滞后或落后的势头,散漫的班风将不断拖累优秀的学生,阻碍他们的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教室的每一扇门、每一块堵墙、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报都具有教育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富有教育性的班级环境文化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沟通师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室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大展台。不仅使许多优秀生找到自我感觉,满足了自我表现的欲望,每个学生都有显示其闪光点的机会,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只是各不相干的把知识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和消费者。教室应该是一个生长中的部落和社会;教室应该是一个要形成自己文化与规则的地方。我们要营造正能量的班级文化以达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班级文化之花,必结育人之果。

参考文献

[1] 张艳芬.基于区域特色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5(03)

[2] 马秀红.生命视角下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文学教育(中). 2014(01)

[3]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 2012(08)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教室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未来的教室
教室大变样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须回归生命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