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2017-06-27杨保栋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4期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安全性疗效

杨保栋

【摘要】 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7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肝切除治疗,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41%,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相比, 对原发性肝癌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效果显著, 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 缩短治疗时间, 减少并发症发生, 安全性较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开腹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4.024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具有预后差、转移快、生存率低等特点[1]。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常用手段。以往临床常采用开腹肝切除术, 虽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 但其对患者机体创伤较大, 术后易出现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影响治疗效果, 不利于患者恢复[2]。腹腔镜肝切除术因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低等优势, 在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中被广泛使用。本研究选择就诊于本院的部分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组实施腹腔镜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治疗, 对比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4例, 均经CT、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原发性肝癌。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7例。观察组中男17例, 女10例;年龄47~73岁, 平均年龄(56.82±5.75)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12±1.42)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 女8例;年龄46~74岁, 平均年龄(56.79±5.77)岁;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14±1.40)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肝切除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全麻)后, 在右肋缘取切口为手术入路, 切除肝周围韧带, 将肝叶游离。根据患者自身肿瘤具体位置, 阻断血流。在肿瘤边缘使用超声刀将肝被膜预切线切开, 由预切线切除肝肿瘤及其附近局部正常肝组织。如有出血点于肝断面, 需先予以缝扎止血处理。确定肝断面无出血点后, 对其进行清洗, 置入纤丝速即纱, 并将引流管置入腹腔, 缝合切口。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后, 做一约1 cm的切口于脐下缘, 以此为手术入路, 置入套管, 建立气腹, 并保持气腹压为15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进行观察, 在其引导下将其他导管置入。分别于右上腹部和左上腹部置入套管, 将两者作为主、副操作孔。根据预切线使用超神刀切除肝肿瘤及其附近局部正常肝组织, 采用切割闭合器或生物夹将断面管道结构夹闭。如有出血点于肝断面, 则采用缝扎或电凝钩予以止血。延长脐下切口, 将标本取出。清洗肝断面, 确定无出血点后, 将纤丝速即纱置入, 并将引流管置入腹腔, 关闭切口。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围术期各项指标, 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其中疼痛程度根据VA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 总分为10分, 分数高低与疼痛程度呈正比[3]。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围术期各项指标 观察组切口长度为(5.12±0.63)cm, 术中出血量为(288.21±180.32)ml, 术后疼痛评分为(4.21±2.59)分, 住院时间为(9.18±2.33)d;对照组切口长度为(16.87±2.44)cm,

术中出血量为(385.64±210.24)ml, 术后疼痛评分为(7.36± 1.32)分, 住院时间为(15.21±3.06)d;观察组围術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并发症 术后, 观察组中出现胆汁屡1例、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对照组中出现胆汁屡3例、出血2例、胸腔积液2例、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9.6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以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等为特点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案。以往临床常采用的开腹手术, 能有效稳定患者病情, 延长其生命周期, 但因其会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创伤, 增加术中失血量, 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并发症, 延长预后恢复时间, 影响治疗效果[4]。随着腔镜技术的快速发展, 腹腔镜手术逐渐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应用, 能有效避免传统手术的弊端[5]。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可能与腹腔镜手术以下几点优势有关:①腹腔镜能将手术视野放大, 便于精细操作, 能减少因术者操作不当引起出血。气腹压力可有效减少腹腔脏器及小静脉的血流量, 腹腔镜器械的使用也能起到较好的止血作用, 能避免出现肝断面出血[6]。②腹腔镜切口较小, 对患者机体所造成的创伤较传统开腹手术更小, 利于伤口早期愈合, 促进患者早期排气和下床活动, 恢复胃肠动力。③与开腹手术相比, 腹腔镜手术中术者无需将双手进入腹腔实施操作, 能避免刺激患者的胃肠道, 利于早期恢复其胃肠道功能, 进而缩短治疗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3%(P<0.05)。可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肝切除, 能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 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 与传统开腹肝切除术相比, 对原发性肝癌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效果显著, 能有效优化各项手术指标, 缩短治疗时间, 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减少并发症发生, 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畅, 罗祥基, 吴孟超, 等.腹腔镜肝切除与开腹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性及疗效的Meta分析.海军医学杂志, 2016, 37(5):439-442.

[2] 钟爱, 陈健, 郑树国, 等.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47例临床疗效研究.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 24(3):256-259.

[3] 张建军, 武金才.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肿瘤临床疗效比较.海南医学, 2015, 26(9):1349-1351.

[4] 黄智清, 张诚华, 施建设, 等.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6, 19(11):858-865.

[5] 刘志春, 姜玉石, 张立献.腹腔镜下行肝左外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医学临床研究, 2014, 21(2):269-271.

[6] 武金才, 李灼日, 周开伦, 等.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和评价.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 26(3):192-194.

[收稿日期:2017-03-13]

猜你喜欢

原发性肝癌安全性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贝伐单抗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36例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