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王》文本解读

2017-06-27李水君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阶层家国情怀

李水君

[摘 要]解读《老王》,以杨绛的另两部作品《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为阅读背景,从“幸运”与“不幸”的角度理解作者的“愧怍”,进而理解作品主旨。抓住作者改述称呼的细节,论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愧怍,是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的体现,是平等对待每个生命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关键词]不对等;阶层;家国情怀;悲悯情怀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1803

大多数教师讲解杨绛先生的《老王》时,是遵循教参的思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理解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以及作者与人为善的本性、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精神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本文的主旨,即“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所以课后“研讨与练习”的设置是这样的:以善良去体察善良。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课文结尾的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思路是不连贯的,问题的设计存在逻辑错误。

首先,既然是善良体察善良,善良同情善良,善良帮助善良,且体察、关注、同情、帮助是相互的,再者双方皆接受对方的善意,那么结尾处何来愧怍之说?

其次,愧怍之情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的,而对结尾句的理解教参则是这样叙写的: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文章写于1984年,杨绛先生已73岁高龄,一个智慧的老人一直记挂着念念不忘的事情。一个纠缠作者多年的渐渐明白的难题,可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是为了表达对老王一样的广大底层百姓的关注和同情吗?就是为读者提供一段饱含泪水唏嘘不已的往事吗?

文学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发人深省,唤醒灵魂,从而构建自己的精神大厦。鉴于以上的困惑,笔者认为教参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是值得商榷的,而最关键的解读是探究作者到底为什么而愧怍。

课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记叙了“文革”前后的一些生活片断,隐约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中有“‘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从干校回来”等句子,笔者认为把《老王》与杨绛先生的另两部作品——《干校六记》《丙午丁未年纪事》结合起来读,更容易把握“愧怍”的真正含义。另外,结尾句的表述也曾引起不少同行的争议——“我”和老王,谁才是真正的不幸者。但笔者认为真正的关注不应该是幸运者与不幸者的分歧,而是作者变换了人物的称呼。“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在这段话中,“我”与“幸运的人”、老王与“不幸者”是相对应的,但作者把“我”和老王在文末表述成“幸运的人”和“不幸者”是另有用意的。在这里,“幸运的人”和“不幸者”不再是“我”和老王两个个体,而是代表了两个不同的阶层,也就是说作者表述的是一个阶层对另一个阶层的愧怍。基于以上两点,笔者对“愧怍”的理解如下。

一、不對等的交往关系

从一开始,“我”与老王就处于不对等的交往关系中。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这是文章的开头,语言干脆利落,简洁得有些吝啬。“常坐”说明“我”是老王的老主顾,与老王较熟悉。“闲话”,用来打发时间的,说明“我”和老王虽然熟悉,但仅限于主顾关系,且只到闲聊的份;第二段开头“据老王自己讲”一句就表明“我”并不太在意老王说话的真假,听过就算了,这就是不折不扣的听“闲话”。“他蹬,我坐”表明了“我俩”的社会地位不同,身份也不同;同时此句也暗含着这样的信息,他蹬“我”坐“我”付钱。从以上分析可知,“我”与老王是一般的顾客和车夫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是比较远的。常坐老王的车,是照顾他的生意,可更多是彼此了解一些情况,坐车放心些,少些麻烦,“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所以那时“我”对老王的关心同情,是礼节上的,是知识分子素养的体现。

下文还有类似的语句。

“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后来”一词很巧妙,它不是看见老王蹬车进破破落落的大院后第二次坐老王的车的时间,而是有机会闲聊的后来的某一次。“闲聊”时问起,说明不是专门有心问起。老王住在那儿多年,“我”是不知道的。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文革”前,因为作者夫妇还能去“散步”,文中写道“‘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后文还有类似的描述。“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连用两个“不知”,说明“我”不清楚老王的病情,这同时也交代了与老王不是朋友的信息。“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来家里时老王的死相“我”是看出来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且“我”的感觉极强烈,“我吃惊地说”“我强笑说”“我忙去给他开了门”“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这些词句都表现“我”对眼前的老王是感到恐怖的。但“我”的问候是在碰到老李时提起的,十多天了并没有想到要专门去看望老王。

在与老王的交往中,“我”始终是有一点俯视的姿态的,所以“我”与老王的所有关系都可以用钱来解决。老王愿半价送冰,“我”付全额;送默存上医院,定要付钱;送鸡蛋香油,还是付钱。对课文这样的表述,有人会觉得与杨绛先生的为人不符,但笔者认为这与她的散文风格有关,也正是她高尚人格的体现(这是另一话题,此处不提及)。

但“我”的确不同于其他乘客,同情宽宥老王,对他没有任何歧视。“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甚至还有人造谣诬蔑老王年轻时不老实才害得恶病瞎掉一只眼。“我”却是常坐老王的三轮,且肯听他的闲话,同情老王是单干户,没有亲人,孤苦伶仃,也明白“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的凄苦悲楚,能感受到他“失群落伍的惶恐”,载客三轮取缔后,“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

正是这些礼节性的闲话,知识分子的敏锐感受,平易近人的态度,让老王特别感激“我”,视“我”为知心人,甚至是亲人,而相告身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诉说生活苦楚及对前途的担忧,感叹自己年老错失机会。因此一有机会他就热情报答这知遇之情,“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送钱先生上医院“坚决不肯拿钱”,“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老王在临死前,不顾自身安危,“直着脚”艰难来“我”家送鸡蛋香油以感谢对他的照顾。

不对等的交往关系,并没有影响老王对我们的真诚,他一如既往,并不因我们条件优越而巴结谄媚,也不因为我们遭遇困厄而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老王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发扬者。而应作为中国之脊梁的某些知识分子,在这一点是不及他们的,尤其是在人性被极端扭曲的“文革”时期。

“得一(作者女婿)末了一次离开我的时候说:‘妈妈,我不能对群众态度不好,也不能顶撞宣传队;可是我决不能捏造个名单害人,我也不会撒谎。他到校就失去自由。阶级斗争如火如荼……工宣队领导全系每天三个单元斗得一,逼他交出名单。得一就自杀了。”

“押我的一个大姑娘拿一条杨柳枝作鞭子,抽得我肩背上辣辣地痛。我认识她。我回头说:‘你爸爸也是我们一样的人。因为我分明看见他和我们一起在席棚里登台示众的。那姑娘立起一对眼珠子说:‘他和你们不一样!随手就猛抽一鞭。原来她爸爸投靠了什么有权力的人,确实和我们不一样了。”

“后来我独到信阳看眼睛,泪道给楦裂了。我要回北京医治,军宣队怎么也不答应。我请事假回京,还须领到学部的证明,医院才准挂号。这大约都是为了防止干校人员借看病回京,不再返回干校。”

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作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

某些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在老王们的反照之下,只剩下不光彩。在人性光辉面前,作者是代表自己的阶层向老王们深感愧怍。

二、“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自古以来,与西方文学相比,中国文学往往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更深刻的家国情怀和更强烈的理性精神,即在丰富多彩的感性、意象的审美表现中,蕴含着关于人性人情、人生价值、苍生命运、社会进步和民族繁荣发展,乃至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等种种问题的叩问、求索、思考、认识。”《老王》虽然没有直抒这种情怀,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广大底层民众处境的关注与担忧。“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老王窮啊,作者明白痛惜。

对于老王们,即广大底层民众,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代表一代知识分子,自我反省,自我解剖,正视自己阶层的缺点,以清醒的认知分析历史,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唤醒民众;她关注民生,同情弱者,担负时代的责任与义务,为人类的进步不惮前行。

所以当老王因营养不良眼睛看不见“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之时,当老王为了方便“运送”老先生防止他掉落,“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之时,当老王凭着一位主顾,凑合着维持生活之时,当老王在临死前,不顾自身安危,“直着脚”艰难来“我”家送鸡蛋香油以感谢对他的照顾之时,当老王“贫贱不能移”,坚守着道德底线,雪中送炭,散发熠熠生辉的人性之光之时,她感激震撼;当在生存线上挣扎,因贫穷而丧命的底层民众对“多吃多用多占”的人宽容时,她伤痛愧怍。因为是他们——底层民众一边承受着时代带来的剧痛,一边依旧推动时代之轮继续前行,永不停息。

所以当人们都穷疯急红眼,偷菜,偷草,偷树苗,偷门帘,偷木桩,偷黍秸,偷大粪之时,甚至明目张胆,成群结队,不顾廉耻,有组织有领头地偷窃之时,作者深感心酸,不忍责备。

“追只是我的职责;我倒但愿她们把青菜带回家去吃一顿;我拾了什么用也没有。”

“我却心上抱歉。因为那堆稍大的疙瘩,我们厨房里后来也没有用。”

所以当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已由父母之命定下终身而连对象的照片未曾见过之时,当女孩子们不上学之时,当人不如狗之时……作者不动声色地描写着,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

当她反观“文革”的历史时,她追问,深究,是什么造成当时中国黑白颠倒的现状,是什么造成中国民众的贫困,是什么让人性的恶井喷而出;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更让她深感愧怍,深沉的爱国之心更让她感到痛惜。新中国成立前,“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这该是种怎样的情怀啊!“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是作者崇高的家国情怀的体现,是平等对待每个生命的悲悯情怀的体现。

散文重在表现“我之心”,解读重心在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指作者在特定时候、特定地点、特定场合,通过特定的文本表现出来的。读散文,就要进入作者的胸怀,深入理解体会,而不是简单地用我们的生活经验去代替对文本的解读。

[ 参 考 文 献 ]

[1]杨绛.干校六记之一下放记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杨绛.干校六记之六误传记妄[M].香港:香港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阶层家国情怀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分析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阶级镜像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