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问题研究

2017-06-26李国新

时代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研究

李国新

[摘要]校企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途径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目前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通过分析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从政策、机制等方面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长效深入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研究

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需要,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明确提出,要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校企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也遭遇的诸如校企合作形式单一,难以持续和效果不佳等多重现实困境。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把握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和规律显得十分必要。

一、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1、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

自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以来,伴随着《职业教育法》、《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等政策的颁布,各高职院校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及尝试,如订单式、学徒制、校中厂等校企合作形式,取得了许多成功的案例。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其主体逐渐趋于多元化,形式趋于多样化,合作内容也更加丰富。但是高职教育在构建自身教育体系、创新办学模式、探索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社会上对高职教育及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接受与扶持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建立成熟的体系机制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校企合作中,还存在大量浅层次、松散、短期的合作,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目前还没有形成真正成熟的典范。

2、校企合作的利益相关度差异显著

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从企业的角度看作用却不大。调研中发现,在合作密度上,高职院校一般与数十家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主動性上,高职院校比较倾向于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而企业在这一点上没有表现的很积极。这种不平衡的利益相关度直接导致了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需求不足。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与其合作的高职院校的参与程度不深,对毕业生的需求不高。调研显示与企业有合作关系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企业每年招聘的新员工来源中并不占优势,只有低于五分之一的新员工来自合作的高职院校。

3、校企合作深度不足

虽然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也多方联系并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建立了许多企业实训基地,但是很多实训基地不能够成规模接纳实训学生,实习实训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实习时间的安排要以企业为主,与高职教育的知识体系可能存在冲突:很多企业不愿提供专门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安排学生进行生产性操作,实习内容以参观为主,或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不足,学生较难得到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的机会,部分专业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与教育软件企业合作在学校建立工程中心或者建立仿真环境下的模拟实验室来提供实践机会:虽然高职院校都希望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工作,但口头上的鼓励和制度上的限制阻碍了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企业实践活动。

二、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原因

1、管理体制有待改进,政策法规不完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为高职院校实现深度校企合作提供和规范和约束。一方面,教育体制改革后,经过校企分离与院校划转等一系列工作,高职院校与政府业务部门、劳动保障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逐步淡化,主管部门不能再以行政命令要求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各高职院校有的归属于当地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有的归属于市地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归口不同,相应的政策制度等也有差异;另一方面,我国相继颁布的教育法令法规,在规范高职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校企合作各个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等的相关规定比较模糊,缺乏操作实践性,对高职教育的地域特点考虑不足。这都影响了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关系。

2、行业标准欠缺,主导地位较弱

行业是行业内各个企业共同利益的代表,是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间交流合作的桥梁与纽带。但是,伴随着政府部门与教育体制、制度的改革,企校分离、职业院校划转等情况的发生,许多原本隶属或依托于行政部门的行业组织对企业的影响力逐步减弱,与职业院校的联系逐渐减少。由于行业与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关系淡化,行业对企业的引导及人才培养标准的话语权不足,是影响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因素。调研发现,近三分之二的高职院校认为行业在当前校企合作中的影响不足,发挥的作用不大。

3、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从企业来看,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方式主要是以为师生提供实训基地、安排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浅层次的合作形式为主,而参与高职院校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实训基地、设置专业及开发课程等深层次的合作相对较少。企业更多的将学生作为临时性员工使用,根据单位生产的时间需要和岗位需求安排学生实习,很少考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校企合作关系大多依靠感情维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驱力不足,相关合作组织管理不健全,社会责任意识不够,缺乏参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动性,处于被动状态。

4、高职院校的市场意识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于各种行政管理的束缚,办学自主权是相对有限的,而且相当数量的高职院校的公立属性带来的公共财政来源是相对无偿的,这大大降低了高职院校对市场需求的迫切性和敏感性。在实践操作中,很多高职院校主要将校企合作作为解决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途径,缺乏从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在办学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充分响应企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信心以及利用企业资源的决心。

三、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建议与对策

1、制定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可行性政策

探讨校企深度合作促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重要的攻坚任务,教育部或者任何某一部门单独无法有效解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领域、跨部门问题,需要统筹校企合作的宏观性制度政策,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建立:培育良好的校企合作的市场秩序,建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专项经费,并对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物力消耗和人力成本进行适当补偿,发挥市场机制在校企深度合作中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建立校企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商议推进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事宜,并提供人员互聘、信息整合、交流沟通及对话交往等多种平台,对各行业的校企合作准则和指导手册进行顶层设计,在管理层面上组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管理共同体。

2.完善校企深度合作的指导机制建设

完善校企合作的指导机制,主要包括导向机制、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导向机制是在推动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明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与政策制度,对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约束机制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对于区域内的高职院校與行业企业,强调其校企合作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通常来说,约束机制更多的倾向于对企业的约束,因为企业是人才的主要消费者,应与高职院校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义务与责任。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就是由国家政策层面规定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制度之一,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措施鼓励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进行合作。保障机制是校企合作顺畅运行的保证条件。同时,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的管理机制、发展机制与评价机制。管理机制是校企合作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及运行机理等,是决定校企合作功效的核心问题。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可以建立由政府、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专家组成董事会或理事会,明确校企合作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定议事规则、程序及行为准则等。评价机制是衡量校企合作运行状况与合作效果的标准,可以从合作基础、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效果、社会效益等方面拟定指标,对校企合作进行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发展机制是从长期的角度在战略规划、保障政策和开放发展等方面构建持续性机制,建立长期稳定深入的校企合作关系。

3、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校企合作不能仅从高职院校发展与完成育人任务的角度考虑合作关系,而应立足于高职院校、企业及社会三方的共同发展去思考。深度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共同的利益,因此,充分挖掘校企双方的合作效益,建立协调校企合作良好关系的利益机制,成为解决校企合作问题与达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效益的关键环节。只有找到合作共赢的结合点,在自愿互惠的基础上建立持续扩大合作利益的动力机制,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合作关系更深入,更长久。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成立专业团队,深入研究行业企业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动态,与行业企业建立密切的联系,从而解读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利益结合点,研究制定高职院校为行业企业提供服务的技术技能与发展方略,探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建立合作的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能力,通过良好的市场秩序,引导受利益驱动的企业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从而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研究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