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商质量管理

2017-06-26陈样树

时代经贸 2017年6期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

陈样树

[摘要]本章围绕供应商质量管理展开,首先论述了质量、质量管理概念及发展历程,其次论述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最后重点针对供应商质量管理从概念、产生、发展历程、常用方法等进行相关论述。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作用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而且是企业战略的支持者。因而,在供应链中,企业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对供应商管理中一个不客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加强供应商产品质量管理则是提升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关键点。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产品技术提升

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指: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所采购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供应商所进行的选择和管理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对供应商的招标、选择、评估、现场考核、定级、试用、试用评估、正式试用、再评估、定期确认资格等环节。基于学者对供应商管理研究的基础,宋立荣,李思经指出采购企业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转向针对性的供应监督工作,通过质量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如以下12条:

1)供应商征集及选择:在网址上公布采购信息:采购、质量、设计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协调工作,减少工作会议。

2)供应商自动查询采购信息、自我评定:供应商自动浏览,并按照采购程序指导上传供货信息,按网站中的供应商评审标准自我评定。

3)对供应商的现场审核:由评审小组对供应商质保体系、技术、供货能力等等抽样检查,评审结果录入系统数据库中。

4)对零件图纸、质量要求等信息的沟通:通过网络、授权供应商访问相关物料的图纸、质量信息数据库,提前图纸,了解质量管理程序。

5)样品试制: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密码访问产开放计划相关内容,掌握进度,提交新样品,做货源鉴定。

6)正式生产交货:通过网络互动式交流,相互了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质量要求等,实现信息共享。

7)全面质量管理:双方签订质量协议,建立联合小组,确定合作流程,保证供应商生产环节质量状况实时受控。

8)实时准时采购:基于供应流程和物料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交货期,减少订货量和库存,准时交货。

9)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通过对准时率、交货质量、配合度等历史记录定量统计,结合对供应商现场考察等多方面的定性评估。

10)免检认证的审核:供货指标的审核,以及其供货能力、生产能力、质控措施以及稳定性做综合评审。

11)免检入库:逐步减少检验等非增值环节的工作,提高免检入库的比例。

12)质量控制的优化、提升:定期、不定期的供应商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标杆供应商,设定新的质量目标,如Cpk,PPM。

二、供應商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介绍

2.1零缺陷管理理论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伟大的质量宗师菲利普-克劳士比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在于质量就是符合顾客要求,卓越质量的标准就是无缺陷。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要求的期望,才能创造出卓越质量,这是其一:其次,预防为主,预防能够产生高质量,预防创造效益:传统的质量管理注重事后的检验,而事情已经发生,并产生损失和浪费。预防则是产生高质量的关键,加强质量的控制,做到零缺陷,不给质量出现问题的任何机会,通过事前预防缺陷产生,从而为企业创造效益:其三,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零缺陷管理的重要前提,每个员工本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意识,并具有这种责任心,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零缺陷管理就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理论的精髓。

2.2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6σ)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其中用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DMAIC应用比较广泛。DMAIC(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善:Concrol控制)。从产品设计的源头介入,及早控制,改进产品质量,帮忙供应商成长和降低项目风险,是一种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西格玛是一种高度纪律的过程,协助我们着重于发展及生产近乎完美的产品或服务。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用词,用来衡量一个流程偏离完美的程度。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从工作哲学角度上看,是要求全面品质保证,所有员工必须建立减少变异及瑕疵之工作态度及思维模式。从顾客满意的角度上看,六标准差设计在于使产品或服务能以数据和量测作确认,是否完全符合顾客需求。

2.3PDCA循环理论

ISO9000对“过程”的定义和注释:“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实际上,我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一系列活动过程的联合体,即”过程网络“在“过程网络”中,可能一个过程的输出成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在质量管理中,我们经常使用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

PDCA循环又称为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A.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处理,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过程是计划(P1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顺序进行的管理工作循环,它是所有人类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科学程序。因此它不仅适用于整个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也适用于人类任何一方面的活动。

P阶段,即计划阶段。设计质量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方法。D阶段,即实施阶段。按照已制定的计划和设计内容,认真扎实地去实施,以实现设计质量。任何有效的计划方案如不认真实施,则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C阶段,即检测阶段。对照计划和设计内容,检测实施的情况和效度,及时发现质量计划和设计过程中的问题。A阶段,即处理阶段。把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加以归纳总结并纳入标准,防止同样的问题重复发生,以巩固成绩、吸取教训、进入新的PDCA循环。

猜你喜欢

供应商质量管理
呼叫中心外包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
人力资源供应商转换:分手也要做朋友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论被装生产供应商关系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沃尔玛再曝供应商货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