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7-06-23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新建职业生涯生命周期

方 晔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策略

方 晔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以及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特性,提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即入职期、成长期、专业化期、可持续发展期.结合高校辅导员岗位的普遍特征,分析高校辅导员的职业需求,提出四阶段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认为入职期与成长期属于职业生涯前期,专业化期、可持续发展期分别是职业生涯中期、后期,各阶段之间具有紧密的连贯性.据此提出应着力解决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使其具备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证.

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

1952年,我国提出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超过半个世纪以来,政府与高校在构建高校辅导员制度化道路上不断探索[1].新建本科院校正处于转型期,建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重要改革内容之一.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职业生涯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队伍建设进程直接作用于学校管理规范化、系统化.10多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十分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推出了多个专项计划,为高校辅导员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辟了较多的途径.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该职业具备较高的可持续发展性,理应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更明确的职业规划.但是,双重身份必然带来多重角色、多种责任.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汇集点,是联系学校日常事务与学生成长之间的纽带,对于高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高,其陷入信仰、知识、责任、评价等4大困境[2],从而导致高校辅导员无法清晰定位,无法确认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与目标,有限的时间使其很难在某一领域达到专业化,则导致职业困惑.然而这并非只是高校辅导员个人能力造成的.现阶段职业困惑的产生,主要来自于管理机制,是管理者在高校辅导员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设计上缺少政策导向、激励导向、过程性评价手段等机制带来的,高校应满足其在忙于事务性工作之外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因此,构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理论,探索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培养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

生命周期理论最早是由卡曼提出,随后该理论渐渐延伸到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教育等领域.教育界对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展开了诸多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结论,证明了此理论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期,现阶段该群体的培养体系仍然欠缺系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辅导员是高校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教师与干部的双重身份,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3],必须把增强自身素质能力放在培养机制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管理服务效率,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谐发展.把职业生命周期理论框架纳入高校辅导员范畴,对高校在辅导员成长的不同阶段,因时制宜提出培育措施、目标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需要注意的是,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命周期框架不能简单照搬教师的同类理论,这是由其双重身份所决定的,其职业发展应该基于教师相关理论,但不仅仅限于此.高校辅导员往往与其他高校教师在任职年限、学历水平、工作内容等方面有很大区别,不能直接以职称、科研能力、承担任务等指标来划分职业发展阶段.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以及高校辅导员自身的工作特性,本文认为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比较合理,即入职期、成长期、专业化期、可持续发展期,入职期与成长期属于职业生涯前期,专业化期、可持续发展期分别是职业生涯中期、后期,各阶段之间具有紧密的连贯性.

2 分阶段的高校辅导员普遍特征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多所普通本科院校与多所新建本科院校两类进行调研,结果显示,无关乎办学历史、办学类型等因素,目前这两类高校辅导员普遍存在几个共性问题,这也是所有高校辅导员的共性问题,如科研能力较弱、工作压力较大、学历水平一般等[5-7].两类高校的辅导员在各阶段特征上虽有所差别,但差别并不明显,具有同样的研究意义,结论可指导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的培养工作.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四阶段的普遍特征(见表1).

表1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四阶段的普遍特征

3 分阶段的新建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培养策略

根据高校辅导员职业生命周期四阶段论,分析各阶段高校辅导员呈现出的岗位普遍特征,了解各阶段高校辅导员的需求,分阶段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可持续发展培养,着力解决其关键性问题.遵循职业生命周期规律针对性地培养高校辅导员,尤其是要在职业生涯前期加以重点引导与建设,以利于快速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同时,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处于快速转型发展过程中,其高校辅导员与其它类型高校确有差别,尚未形成较为固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应特别予以关注和指导.

(1)重视入职引导,建立长效培训制度

新任辅导员在入校后,一般会较为密集地接受至少半年的新进人员培训,大部分是针对性培训,也有一部分是与其他新进教师统一参加校内培训.培训内容大多是从宏观的政策理论讲解入手,之后扩展到微观层面,涉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介绍、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参加各类知识性讲座等.入职期的关键词是适应,主要任务是尽快熟悉事务性工作,融入辅导员群体.事实上,所有高校辅导员接受最初培训的时间,比其他新进教师都是提前进行的,一般从暑假就开始参加全省统一的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班.

同时,辅导员在入职期普遍存在授课困难,部分院校通过开放教学示范课或教学观摩课、青年教师助讲培养等,帮助其提高教学能力.但是,两类高校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教学任务区别:普通本科院校安排辅导员承担一门新生班级的必修课程已经形成固定模式,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绝大多数;而新建本科院校较少提供辅导员教学实践渠道,有些院校辅导员甚至没有机会承担一门公共选修课.

需指出的是,新建本科院校应该提供新进辅导员更多参与学校事务的机会,形成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培训制度,定期召开学工例会,减轻其融入的不适感.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工作任务量大且重的预期,注意提前进行心理辅导.

(2)夯实成长基础,关注职业心理发展

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又称黄金成长期,是高校辅导员能力提升速度最快,形成岗位基本价值观、塑造工作责任心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工作压力骤升的敏感期[8].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进取,主要任务是能够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要求,力求在思政工作、职称晋升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

辅导员经过入职期的基础培训和实践,已经基本了解岗位任务职责,基本能够独立负责学生工作的各个模块,逐步实施教学与科研实践.但是,两类高校辅导员群体的差别开始出现,集中体现在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专业培训覆盖面、频率均高于新建本科院校.同时,所有高校辅导员出现了职业生涯需求的共同点,开始意识到职称晋升问题.几乎所有的辅导员已通过高校教师教育理论考试,大部分辅导员按期通过考核取得初级职称的认定和聘任,极少部分(博士)辅导员取得中级职称的资格.

所以,在这个阶段,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关心辅导员个人发展需求,开展针对性与全面性兼具的培养,对学生思政工作和教学、科研等方面进一步培训,加大培训的普及率与覆盖面.辅导员的职称晋升压力在初级职称中表现不明显,但在中级职称及以后晋升的竞争会加剧,因此,要提前予以关注.高校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应组织申报思政、教育专项课题与撰写学术论文等培训.同时,随着渐渐熟悉日常工作事务,工作时长与任务量随之倍增,需要引导高校辅导员责任心的牢固树立,并定期安排心理疏导,警惕职业倦怠的产生.

(3)锻造全方位专业能力,建立岗位流动机制

专业化期的辅导员开拓进取,集中投入了最大的工作精力,能较为熟练地处理各类事务,工作有所建树,荣誉得到一定的积累,能主动思考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并试图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开展一些探索性研究.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求精.

在这个时期,高校辅导员个人之间逐渐出现职业生涯发展差异,或参加辅导员技能大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专注专业教学,或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并公开发表论文等.所以,即使存在差异,还是有职业生涯需求的共同点,即想要按期通过工作、科研和社会工作的考核取得中级职称.当前,高校辅导员中级职称晋升方法主要是两种,除基本工作业绩外,多数人侧重在科研方面进行突破,也有极少数人获得省级及以上个人荣誉而被认定.在这个时期,高校辅导员已经比较适应岗位的工作时长和工作强度,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工作,但开始意识到高校学历的压力,渐渐有提升学历的想法,部分人开始作考研、考博的准备.另外,在这个时期,高校辅导员岗位开始有变化,普通本科院校会交流个别辅导员到学校职能部门轮岗,或借调到上级部门和学校职能部门锻炼,但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辅导员流动率非常低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值得有关部门的思考和研究.

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重视辅导员差异化发展,既要求辅导员提升基础性专业能力,积极开展学生工作理论研究,以研促践,提升职业技能水平,又要鼓励、引导发挥各自的个性化的专业能力,在各自特长的领域做出较大贡献.因此,为激发和调动高校辅导员持续工作热情,构建合理的发展体系,建立岗位流动机制迫在眉睫.

(4)挖掘生涯动力,因人制宜助推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道路走向抉择的主要分叉口,将会面临新的挑战.这个阶段的关键词是选择.这个时期的辅导员一般会选择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从而确立较为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主要有三种:坚守型,即摆好心态继续坚守基层辅导员岗位;调整型,即申请换岗到职能或教学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深造型,即转向提升学历使生涯重心向教学科研发展.

高校聚集了一批高学历人才,占大多数的专任教师群体的学历为博士,而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学历为硕士,还有极少一部分的学历为本科.高校辅导员在科研和职称晋升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压力,所有的高校辅导员在申报课题、发表论文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足,或者在教授专业课时发现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欠缺,因此,迫切想通过升学深造来补己短板.据调查,通过专项计划在职读博的辅导员积极肯定了读博的意义,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习压力过大的困境[9].

4 结 论

面对群体深造要求和分流愿望,针对选择三种不同职业道路的高校辅导员,新建本科院校需要尊重并帮助理清职业生涯选择,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对于坚守基层岗位的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工作价值,给予应有的职业地位和荣誉感;此外,要真正落实高校思政系列职称评聘政策和条件,为辅导员提供续航动力保障.对于申请调岗的高校辅导员,要给予理解,提供新岗位必要的培训,勉励其在新岗位做出新贡献.对于要提升学历的辅导员,要制定政策保障,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妥善处理工作与学习矛盾.

[1] 王道阳.高校辅导员制度演变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3):101-104.

[2] 史慧明.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EB/OL].(2014-03-27)[2016-10-09].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404/xxgk_167113.html.

[4] 吴秋凤.论高校教师生命周期及青年教师培育机制[J].天中学刊,2002,17(3):90-92.

[5] 王占仁,曹威威.高校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81-84.

[6] 叶海燕.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及其纾解方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23):56-58.

[7] 张立鹏.应然·实然·适然: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的三维考量[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8] 李秀超.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建议[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4,26(1):87-90.

[9] 马建青,朱美燕.全国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4(4):90-9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unselor Team in Newly-built Unversities

FANG Y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rt Desig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Hangzhou 310018, China)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life cycle theor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counselor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four stages in professional life cycle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such as induction period, growth period, specialization perio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eriod. The four-stag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aining mode is introduced, by analyzing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university counselors combined with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sition, aiming to solve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counselors team in newly-built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o ensure college a hi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for counselors, 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mselves, but also for college talent quality.

newsly-built university; university counselors; sustairable developrment

2016-11-19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高教研究课题资助项目(XGJ-201505)

方 晔(1989-),女,浙江杭州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G641

A

1008-536X(2017)04-0087-04

猜你喜欢

新建职业生涯生命周期
重庆三年新建农村公路6.26×10~4 km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曹新建水彩画作品欣赏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万紫蝶、梁新建作品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曹曙东、温新建作品
曼巴传奇 KOBE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