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男子体操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团体决赛为例

2017-06-23卢英杰李翠玲

运动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操队总成绩日本队

卢英杰,李翠玲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中国男子体操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团体决赛为例

卢英杰,李翠玲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目标倒推法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中男子团体决赛的成绩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得出,中国男子体操队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为在2017—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的男子团体比赛提供理论依据。

男子;团体决赛;存在的问题;对策

在第45届中国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团体决赛以0.1分之差战胜日本队,在第46届英国世界锦标赛团体决赛上日本队以0.859分的较大优势战胜中国队获得冠军,而中国遗憾屈居季军。再到巴西里约奥运会体操比赛团体决赛,日本队以2.972分的巨大优势力压中国队夺得冠军,俄罗斯队以0.331分的微弱优势赶超中国队,获得亚军,最终中国队获得季军。我国男子体操队在新的日本奥运周期中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客场面对强敌东道主日本队的情况下如何以绝对优势夺金摘银,现应引起我国体操界所有人士的高度重视和警醒。本文通过2016年第31届巴西奥运会体操比赛中,团体决赛中日两队的比赛成绩进行研究,达到以下两个目的:第一,找出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比赛存在的问题;第二,提出提高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实力的对策。笔者的研究及所提供的观点,对改进中国男子体操队团体比赛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团体及各单项竞争实力和技术水平,在日本奥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目前中国男子体操队存在的问题

1.1 团体中各项目发展不均衡

中国队本次比赛遗憾获得季军,导致此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团体中各项目发展不均衡。从表1可以看出,从优势项目之一双杠的总成绩来看,确保了该项目第一的位置,比日本队高出1.100分;从优势项目之二吊环的总成绩来看,并没有排在第一,该项总成绩只比日本队高出0.634分;从劣势项目之一的自由体操的总成绩来看,排名靠后,该项总成绩比日本队低了3.400分;从劣势项目之二的跳马的总成绩来看,排名靠后,该项总成绩比日本队低了1.199分。总体来说,优势项目较少且不够强,劣势项目多且与其他队伍差距较大,比赛中优势项目的总成绩不足以弥补劣势项目。

1.2 团体总完成分较低

团体冠军队伍日本队总难度分排在第二名,团体季军中国队总难度分排在第一名。冠军队伍日本队与季军队伍中国队差距不明显,总难度分相差0.5分,2队总难度分相近。从表2可以看出,差距较为明显的是自由体操项目,日本队总难度分比中国队高出1.0分;双杠项目中国队总难度分比日本队高出1.4分。中国队与日本队差距较为明显,总完成分相差3.472分。差距较为明显的是自由体操项目,日本队总完成分比中国队高出2.400分;跳马项目日本队总完成分比中国队高出0.999分;鞍马项目中国队总完成分比日本队高出0.625分,中国队6项只有一项总完成分高于日本队,导致中国队在比赛中优势项目的总成绩不足以弥补劣势项目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团体总难度分(排名第1),而是总完成分(排名第6)。团体总完成分在8个队伍中仅排在第6名,总完成分较低且与其他队伍差距较大。在比赛中,中国队总难度分的优势不足以弥补总完成分的劣势。

1.3 团体成员类型不均衡

从表3可以看出,中、日2队成员类型的搭配趋向于多项型及全能型,两队区别在于,中国队有只参加1个项目的单项型运动员刘洋,日本队有参加2个项目的运动员白井剑三。针对新周期竞赛规程的改变及成员类型发展趋势,从日本队和中国队的全能型运动员和多项型运动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日本队全能型运动员内村航平无论是难度、稳定性还是完成质量都是很全面的,也是体操史上难得的天才运动员,而兼顾5项的多项型运动员加藤凌平则是以相对较低难度、较高完成质量及稳定性为主。而中国队全能型运动员邓书弟整体难度不低,但是在稳定性及完成质量都有所欠缺,而兼顾5项的多项型运动员林超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中国队团体中成员类型的搭配不够合理,如一项突出的单项型运动员刘洋有冲金的希望,但在以团体冠军为目标的团体赛中并不适用,反而加大了其他队员的比赛负担。全能型运动员邓书弟及多项型运动员林超攀,两名运动员每项难度都不低,其比赛负荷强度之大,对体能及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这必然会影响到其成套的稳定性与各项的完成质量。

表1 2016年奥运会团体决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各项总成绩的分差情况统计表

表2 2016年奥运会团体决赛中国队与日本队各项E分的分差情况统计表

表3 2016年奥运会团体决赛中日2队成员类型的情况统计表

2 提高中国男子体操队整体实力的对策

2.1 调整后备人才选拔及培养理念

就目前我国体操男子团体竞争实力不足的情况来看,我国在东京奥运周期的体操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面临巨大的挑战。东京奥运周期中男子团体赛名额从5人减为4人,预赛每队每项4人参赛,取3个最好成绩(4~4~3);决赛每队每项3人参赛,3人成绩全部计入总分(4~3~3),意味着男子团体赛的4名队员都以全能型或多项型(至少具备参加4~5项的能力)为主。中国男子体操国家队在新周期中应减少只有一项突出的单项型运动员的培养;尽可能加大全能型运动员培养的比例。建议选拔与培养单项有所突出且能兼顾3~4个项目的后备人才。把更多的训练时间集中到4~5个项目上的培养,提高训练时的效率及效果,在比赛中也能更合理地安排出场阵容及节省参赛队员的体力。总体来说暂时放弃全能的争夺,团体中全能型运动员应降低各项难度分,提高各项完成分,以单项具有夺金实力再配合3~4项的基础下,进而带动团体优势。提升的选材及培养理念更符合我们目前的国情,这有助于各单项的快速发展及团体竞争实力的提升。

2.2 理性及合理地发展各项目的难度

在2017—2020年东京奥运周期的新规则引导下,国内男子体操运动员在成套编排及各动作组别难度动作的选择应作出调整,尽可能符合新周期各项目技术发展的特点。中国男子体操队在成套难度分(D分)上,与其他队伍差距较小。新周期虽然还是以提高成套难度分(D分)为主要任务,但需要结合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应做到理性、合理地提高成套难度分(D分),不可脱离实际地、盲目地发展难度动作,这不仅出现因提高成套难度分(D分)而使成套完成分(E分)下降的情况,还会导致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受伤,最后只会得不偿失。总体来说,理性看待难度的提升,避免不必要的扣分,把握优势难度动作,循序渐进地发展其他类型的难度动作,突显出我国在此项目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提升我国在各项目的竞争实力。

2.3 提升成套完成质量及稳定性

中国男子体操队与其他队伍的差距主要就是成套完成分(E分)整体较低。伴随着各项目的发展,仅顺利地完成动作远远不够,完成动作时质量的高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新规则的发展趋势,盲目的加大难度,不重视动作质量,在新周期的比赛中势必产生反效果。在东京奥运周期有望引用日本富士通公司开发的3D感应系统取代裁判员成为相对客观的打分形式(暂时只评判D分),这意味着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时,高度和角度等完成质量的要求达不到机器系统设置的评定标准(都是以各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为评定标准),那么该难度动作将不被承认,也得不到相应的难度分(D分)。所以建议国内男子体操运动员在新周期各项目发展难度动作时要重视基本技术的巩固,在高规格质量的基本技术之上发展难度动作,将事半功倍,也利于难度动作的动力定型。除了加强技术能力训练以外,建议国内男子体操运动员还需要在日常安排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能力的训练也应贯穿整个训练之中,赛前训练要结合心理能力训练,培养运动员抗压和抗干扰的能力,做到情绪稳定并伴有适当的比赛欲望。总体来说,重视成套中各动作的完成质量,减少E组裁判对成套动作的扣分点,提高在比赛中稳定发挥,进而提升我国在各项目的竞争实力,力争在世锦赛、奥运会各项目有所提高,努力争取优异的比赛成绩。

[ 1 ]马海涛,邵斌,魏旭波,等.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团体比赛战术运用特征与奥运会备战策略研究[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2):234-240.

[ 2 ]陈宇,陈立农.从第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探究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发展格局[ J ].湖北体育科技,2013(6):515-518.

G83

A

1674-151X(2017)03-007-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5.003

投稿日期:2017-01-09

卢英杰(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操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体操队总成绩日本队
体操队留影
第50届体操世锦赛中国男子体操队成绩分析
一场比赛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