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常规训练的开展思路研究

2017-06-22邓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思路初中数学教学

邓钊

【摘要】针对初中数学教学常规训练的开展思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数学新课改对常规训练的思路的要求,本文对初中教育阶段的数学中常规教学思路进行研究,认为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具有初步学习能力,常规训练的开展思路教育已成为数学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常规训练关乎于广大数学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在初中教学中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开展常规训练的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常规训练;教学思路

初中教学中是离不开数的,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影响其效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为更好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训练,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用细致地研究与分析思路,积极找出有效途径来创新初中教学,教学中贯彻落实新课改的精髓,提高课堂教学训练的效率与速度,让初中数学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本文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改中的数学教学,使教学内容改掉以往生硬式的教学,增加多彩的教学方案,使得学生成长为身怀理想与高技能的人才,还成长为具有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的学生,为以后的实践意识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空间.

一、提出初中数学教学的合理的要求

掌握数学这一说法来源于某位数学家说过的善于解题的理论的运算与实际应用,教师出相关年级数学习题作为学生课堂数学学习与课外拓展的运用,教与学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联系方式,每一位数学教师针对教材内容来选择与之对应的数学课内习题和家庭作业,辅助学生理解与学习数学相关理论,尤其是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这种不错的选择,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又能让学生增加交流的机会,最终提高学生的知识分析能力,并学会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选择恰当习题可使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数学教学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选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题,教师依据对各知识点的要求做到有据可依,可以在选择习题时,避免偏题和难题.首先,教学选题要求教师在对自己的学生有充分了解和认识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弱点有针对性、選择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完成教学目标.其次,数学的教学习题内容的设计必须与教学教材的教学目标有一定的关联,换而言之,是将数学的同一个知识点,利用习题来逐步让学生学会数学理论知识,也可以是添加一定的社会自然知识点或其他不同知识与数学理论的结合,毕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会生活.所以,本文认为,数学知识的纵向延伸或横向发展的教学训练思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掌握的,教师系统扩充来发挥习题的补偿与提高作用,大幅度地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和质量.最后,教学选题要做到新颖灵活,鼓励学生打破常规锐意创新,使学生在多思多变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二、构建完整数学教学与训练体系

数学虽然是应用型科目但也有一定理论知识来作为支撑,往往每一堂数学教学都是需要习题来穿插几个知识点的,一般一章内容之后会有小结练习和单元模拟训练这类的习题,习题会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点进行适当的整理从而达到训练目的,使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再认识,达到从数学运用的高度认识方法,将数学知识点与生活的本质或规律联系,教师利用教学训练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做到运用自如.而通过平时的数学作业批改或学生辅导能使教师了解哪些知识学生掌握得不够,习题可以很生动地回顾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练习的锻炼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一步步的提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的能力和运用的能力.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在我们学习完四边形之后,都会相对应地做题,这样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对新学的知识巩固知新,例如,我们可以在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四边形,之后取每个边的中点,将这些中点连起来之后所产生的新图形是什么?假如我们把新得的图形称之为“中点四边形”,那我们所学习过的平行四边形和矩形还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这些图形,取其中点连线之后会是什么样子的?还有就是延伸到对角线的垂直和相等的这些问题,学生们在学习了新知识之后会比较容易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养成逆推导的思想,让学生讨论、思考,然后提出问题,分组提出问题之后再一起解决问题.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在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学习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将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还真正地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的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指导学生学会分析解题思路

“解数学题,是会了不难,难了不会.”这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普遍感受,这里的“会”与“难”,所指的是思路的“通畅”与“阻滞”.所以,在习题课中,对一些较“难”的数学题,首先,在解题思路的畅通上进行点拨.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解答设计方面的训练.学生获得了思路,自然喜形于色,有的学生还用笔记下思路的关键环节.

四、注意习题的变式、开放与拓展

上好习题课的关键是变化习题,可以将死板的数学题变成开放性问题,或是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也可加大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通过引导思维发散,从而达到数学知识的迁移和联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思维升华,让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课堂中教师在堂课里总结各种理论知识点和解题方法,总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通过习题训练来学会整理,学生的数学的总结能力和运用能力是表现数学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通过习题训练来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和运用能力可以让学生集中思维来解决数学难题,甚至挑战一些脑洞大开的训练题目,数学训练的思维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的有力方法,学生准确、灵活地运用知识,不呆板、不死气,能够展现学生该有的青春与活力.

五、采用灵活多变教学的方式

新课程强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欣赏者,这说明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根本任务是“导”,即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教学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同时得到数学知识的积累.因此,教法为学法“让路”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而言,教师的任务不但是要指导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来让学生能够自我学习和遇到问题不会逃避,为学生在班级营造一种自觉主动探究知识的环境,更深层次地加深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达到“由已知到求知,从现象到本质”的高度,它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数学习题课教学知识密度大、题型多,学生容易疲劳,如果数学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样容易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激发学生全方位“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六、总结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常规训练来配合教学理论的教学,解决数学问题的判断,体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时时刻刻的训练,教学训练思路的培养来源于课堂教学中的练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锻炼,开发思维.初中生不仅需要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习题训练的运用计算,而课堂习题和课外作业及考试都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学习途径.常规的习题训练教育是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所必有的内容,根据当堂数学授课的形式,采取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交给学生数学知识和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并积极发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并形成解题思路.

猜你喜欢

教学思路初中数学教学
中职学校《工程制图及Auto CAD》课程教学思路探讨
初中语文教师理解性阅读教学思路及创新方法的研究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有效策略分析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