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浅谈

2017-06-20吴明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困生兴趣习惯

吴明辉

【摘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转化数学学困生,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必要的数学的技能,是我们数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从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课堂教学、学法指导三个方面谈如何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学困生;习惯;兴趣

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解决“学困生”的数学学习问题,便成为数学教学的关键点和难点.本文主要从数学教学方面就“学困生”的转化措施作粗浅论述.

一、加强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初中阶段的“学困生”与其他的学生相比缺乏自信心,感觉极不适应初中学习生活.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困生的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困生的友谊,从内心去尊重他们,为他们创造轻松、愉快、乐观的学习情绪.比如,在课堂上提问时可以让他们回答较简单的问题,向他们投去一个信任的殷切的目光;当学生回答不上来时,给予恰当的提示,让他们树立自信;课后当面批阅他的试卷或作业,耐心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并且经常找他们聊天,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愿望.这样,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紧张、压抑和抵触情绪,与教师形成积极合作态度.使“学困生”“亲其师,信其道”,迸发出更高的学习热情.

二、遵循认知规律,改进课堂教学

1.适当降低要求:由于“学困生”基础差、底子薄、思维能力落后.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降低要求,使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变成人人能够到的苹果.同时,在讲解时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2.选择恰当的教学节奏:由于“学困生”的认知前提差,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部分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保持适当的教学节奏.例如,在讲新的概念时,要放慢教学进度.在每一个知识点上多重复,多停留片刻,让他们有时间对知识进行加工、理解、记忆.

3.加强直观教学:直观演示能使抽象的理论问题形象化、具体化,不仅便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比如,上课时可以用一些PPT课件、flash课件、手工教具等.把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机盎然.

4.发现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虽然数学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学优生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大多数数学学困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数学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用心去打開他们智慧的闸门,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性和微小的进步都要引起注意加以肯定,给予表扬,因为有时一两句赞扬的语言胜过一顿严厉的说教,使他们终生难忘.

5.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课堂上有意识地向学困生不断提供成功的感受,对于改变其不良心态、促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对学困生提供成功机会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在讲课时尽量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多举些具体实例;提问时,回答一些较简单的题目;在作业要求和考试评定上也分层次进行.开始时,对于他们应降低作业难度,对他们只要求能完成教材的基础题目即可,中档题目不作要求.当他们成绩有所起色后,对他们的要求再提高一点,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有利于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作业批改及考试评定多进行面批,有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和肯定,并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这样让他们更进一步得到成功的喜悦.

三、做好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

一般来说,“学困生”都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帮助他们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伟大的教育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困生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习惯的培养.

(1)教给预习方法,逐步培养自觉能力.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有效的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听课时便有了重点,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2)教给听课方法,提高学习效益.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才能在课堂上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3)教给解题方法,培养综合能力.

(4)教给数学方法,培养概括能力.

2.学会思考:培养“学困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重要的一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思路的探索,适时的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3.经营“失败”,做好错题集:对于学困生,建立一本错题本,分门别类地把平时练习做错的题进行整理、分析、归类.另外,错题本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学生们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本,浏览一下,对错题不妨再做一遍,吃一堑,长一智.这样,可以事半功倍,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对“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工作,教师应常抓不懈,只要通过严格管理,积极引导,“学困生”终究会对数学开窍.由“学困生”变成“学优生”.

猜你喜欢

学困生兴趣习惯
上课好习惯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