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言慎行 严于律己

2017-06-20胡遵远

铁军 2017年6期
关键词:老红军警卫员参谋长

胡遵远

上将洪学智的“八条铁令”

“六星上将”洪学智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一位军队领导。他经常告诫自己和下属:“人生一世,可能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但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敬业之心做事、敬畏之心律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贪图小利。”他带头执行廉政规定,精心为国家和军队理财,从不利用特权为自己和家人谋取私利。

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洪学智定下了许多规矩,比如:下部队严格“四菜一汤”标准,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錢款请吃请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部队和下级送的礼物一律不收,不允许子女搭车,等等。后来,这些规定被其下属概括归纳为“八条铁令”,大家始终认真执行,谁都不敢触犯。

有一次,洪学智下部队,在乘车返回的途中,发现车子上多了一小口袋花生,他立即追问是怎么回事?工作人员报告说,这是基层官兵的一点心意。洪学智立即火了:“我们到部队,吃住都在部队,给人家添了那么多麻烦,走了还拿部队的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我现在管的是全军的钱物,到部队里去哪怕是拿一点东西、占一点便宜,官兵们会怎么看、怎么想?如果身居要位的人这个拿一点、那个占一点,必然会带坏部队风气。部队的风气坏了,还怎么指望他们去好好打仗?”以后,洪学智还多次拿这件事教育大家严守他的“八项铁令”。

在洪学智身边工作了20多年的邢秘书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他陪洪学智到安徽芜湖调研,当地政府的同志准备送给首长一个砚台。邢秘书觉得这个东西对首长练习书法有好处,就自作主张地收下了。结果报告洪学智时,首长语重心长地说:“收了第一次,就会收第二次,这个口子绝对不能开。这些看似小事,实际上却像分水岭、分界线一样重要,许多人犯错误就是从这些看似小事开始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细微之处做起、从严做起。”最后还是按他的意见把砚台退了回去。

老红军梅少卿的“约法三章”

老红军梅少卿认为,干部部是党委的办事机关,是党的干部路线的具体贯彻执行者,因此,应该努力把干部部办成“干部之家”。而要做到这一点,干部工作者就都要切实增强全心全意为广大干部服务的意识,成为干部的知心人、贴心人。为此,他对下属约法三章:第一,要坚决贯彻党的德才兼优的干部工作路线,坚持用人唯贤的原则。在空军与防空军两个兵种刚刚合并的情况下,特别强调要搞好内外团结,对所有干部都要一视同仁,不搞亲疏厚薄。第二,要树立立党为公、为政清廉的思想作风,坚决克服那种认为做干部工作、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吃请、不受礼、不看人办事。第三,要尊重、关心、体贴干部,对过往和来访的干部,要热情接待,态度要和蔼可亲,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坚决摒弃干部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

梅少卿是老红军,又是乙等甲级残废军人,身患多种疾病。可是,生活上他从不要求特殊照顾,部队发给他的残废军人证也从来没有使用过。“文革”期间,市场供应紧张,秩序也不好,他和大家一样排着长队去买米买菜。广州军区向部队的老红军、老干部增发了一种红色的“优待证”。“优待证”规定:持有此证者,可以免费进入公园,可以优先在影剧院购票;在市场买鱼、买肉可以不用排队……然而,他的“优待证”却一直沉睡在抽屉里。逢年过节,地方政府也向老红军、老干部增发鱼、肉、禽、蛋等一些票证,他从不用它。有时候,他连续跑几个菜市场也没买上菜,宁可空手回家,也不愿享用“优待证”上规定的特殊照顾。

王远芬将军不占公家一点便宜

王远芬,金寨斑竹园人,1907年出生,192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参谋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参谋长、独立团团长,太行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太行军区参谋长,河南省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王远芬将军一生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小事,也要公私分明、毫不含糊。

1955年,王远芬将军由安阳军分区司令员调任河南省军区任参谋长,搬家时警卫员误将军分区的一只绿色搪瓷脸盆带到了郑州。一次,他的两个女儿用那脸盆洗脸时被他撞见了。他叫过警卫员,询问原因。警卫员吞吞吐吐地说,带错了。他听后非常生气,执意叫他捎回去。警卫员见他的两个女儿正用着那只脸盆,便轻声嘀咕:“一点小事,算了吧?”王远芬却毫不含糊地说:“小事也应分清楚!绝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

后来,他还追问那位警卫员送去了没有,当警卫员汇报说,已妥善归还后,他才放心。

张贻祥将军让一名老干部“全家上当!”

张贻祥,金寨南溪人,1909年出生,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二七一团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处主任,华北军区军械部副部长、政委,第二十训练基地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贻祥将军经常告诫子女要遵纪守法,不要搞特殊化。1970年8月,一位老同志的女婿即将从某军事工程院毕业,分配到哪里工作成了全家都很伤脑筋的问题。这位老同志忽然想起来,张贻祥正在北京化工学院读大学的儿子张经这一年也将面临毕业分配问题,于是,他灵机一动,认定老张一定会将自己的儿子分配到最好的单位去。他便决定傍上张贻祥,张贻祥把儿子放在哪里,他家的女婿也要分配在哪里。张贻祥得知后,耐心地劝他:“你不要跟我们比,我儿子将来要去的地方,那里真的艰苦!”这位老同志和夫人都笑着摇头说:“我女婿偏要跟你儿子去同一个地方!”当年,张贻祥的儿子所在的大学确实有一批国防科委某研究院的分配名额,儿子也完全符合留在北京工作的条件。然而,张贻祥却罕见地动用了自己的权力,将儿子分配到了位于晋西北的某训练基地第五试验部。全基地人都知道,那可是整个基地所属单位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后来,这位老同志笑着对张贻祥说:“我们全家都上了你的当啊!”

猜你喜欢

老红军警卫员参谋长
“水壶”和“仨锅”
消失的铁三连
紫桑葚
彭德怀喝茶:公私分明
陈毅拒吃西瓜
龙长春走访慰问老红军
新四军参谋长亲临省府催军饷
王维国当好防灾决策“参谋长”
红三军参谋长唐赤英
贵州省抢救征集“老红军口述历史”工作出发仪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