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可行性及对生活质量的意义

2017-06-19顾奕娟杨玉兰董莉

当代医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整体康复

顾奕娟,杨玉兰,董莉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江西鹰潭335000)

整体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可行性及对生活质量的意义

顾奕娟,杨玉兰,董莉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外二科,江西鹰潭335000)

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可行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按照入院ID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社会功能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1.5±5.1)、(52.6±4.9)、(75.1±2.3)、(81.5±2.1)、(78.6±4.3)和(88.4±3.2),均分别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2.3%)显著优于对照组(6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干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有效可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整体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由于疼痛迁延、病程反复,患者生活质量极易受到严重影响[1]。而康复护理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关键,部分文献报道在患者康复期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2]。本研究旨在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可行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改善患者

预后以及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按照入院ID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观察组男18例,女8例,年龄(51.2±11.3)岁,病程(4.2±1.1)年;对照组男17例,女9例,年龄(52.2±10.8)岁,病程(4.3±1.2)年。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所有患者病情处于稳定期。(3)实验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处于病情急性期或其他无法配合治疗情况。(2)合并有其他脊柱、关节疾病或严重器官系统疾病。(3)实验相关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功能锻炼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期功能锻炼主要以增强腰背肌力量,加强脊柱稳定以减轻腰椎负荷为主。向患者详细说明功能锻炼意义、动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督促患者每日坚持循序渐进进行直腿抬高法、三点支撑法、快慢交替步行功能锻炼,10 min/次,3次/d。(2)饮食护理干预:患者饮食以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便秘致排便困难引起椎间盘压力增高;中医认为“肾主骨,肝主筋”,为患者定制滋补肝肾食谱,如动物肝脏、骨骼等;也可以枸杞等滋补肝肾药材泡水茶饮,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3)生活护理干预:向患者详细介绍正确坐姿、卧姿以及行走姿态,避免久坐、过度弯腰以及突然扭转、侧弯腰部。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凉引起肌肉痉挛;佩戴适宜腰围增强脊椎抗负荷水平,睡床以硬板床为床垫。(4)中药离子治疗:以伸筋草、补骨脂、透骨草、骨碎补等药材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煎煮30 min,取药液约300 mL置药垫其中待降温至50℃左右,取出药垫放于患者腰部疼痛处,将离子治疗仪正负极放置药垫内后,接通电源,然后沙袋压迫定位,调整适宜脉冲强度以腰部电流、温热感患者舒适为宜。25 min/次,1次/d,12 d为1个疗程。通过药、电综合效应使药物离子深入皮下,缓解神经炎症反应以及肌肉痉挛疼痛。(5)心理护理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腰腿疼痛、活动受限等原因往往不能生活自理,容易引起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语言沟通、心理暗示、躯体示范等方法,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动力。(6)出院指导:良好有效的出院指导对于减少患者病情复发、巩固护理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向患者明确出院后采用硬板床睡眠的必要性,以及每日坚持、最少3个月的日常运动锻炼的重要性;剧烈运动前进行腰部热身,拾物时尽量以屈膝下蹲代替弯腰取物;久坐久站时可使用护腰以避免腰部肌肉过度劳累。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内容为:(1)知识宣教:详细说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注意事项,避免加重病情或不利恢复诱因发生。(2)康复指导:患者身体条件允许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性训练,促进患者康复。(3)日常护理:注意做好患者日常基础护理以及日常保健。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以治疗有效率评价治疗效果,痊愈:患者全部临床症状消失,无生活工作不良影响;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劳累或者活动后仍存在轻微不良影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仍存在躯体疼痛以及下肢麻木感;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以“痊愈+显效+有效”计算治疗有效率。

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共6个项目36个条目,每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3例;观察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7,有效5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显著优于对照组(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3 讨论

长期腰部受力不当以及腰肌劳损者容易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痛等临床症状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工作[3-4]。整体护理干预提倡全面系统地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采取科学生活方式、系统功能锻炼以及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由于疼痛迁延、病程反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树立患者康复治疗信心[5]。通过科学系统的功能锻炼指导,积极锻炼相应腰背部肌肉以促进力量增强,有助于促进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针对患者生活情况进行全面生活护理干预以及滋补肝肾饮食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康复不利因素,促使养成不久坐、长时弯腰等良好生活习惯[6-7]。采用中药离子治疗,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可改善患者神经根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主观腰背部疼痛、坐骨神经痛感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8-9]。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治疗有效率92.3%也显著优于对照组69.2%,表明整体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与潘燕娟[10]等人报道治疗有效率91%结论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应用整体护理干预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期有效可行,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叶超群,王崇伟,赵广民,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14,29(1):49-50.

[2]董凤英,田春梅,董军格,等.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3):320-322.

[3]杨春英.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384-386.

[4]朱海燕,胡芝英,邵亚莲.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27-28.

[5]傅秀珍,陈梦丽,陈少华,等.腰椎间盘突出症1294例中医症候特征及护理探讨[J].广东医学,2013,34(13):2112-2114.

[6]夏瑶,陈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3,13(5):71-74.

[7]张美娟,莫朝媚,卢宗君,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5):4247-4248.

[8]王薇,张巧红,张玲玲.中药塌渍+直流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6,22(1):125-126.

[9]时青军,王栋.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护理体会[J].河南中医,2013,33(10):1823-1824.

[10]潘燕娟,魏辉.整体护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36):109-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6.102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整体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